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德育效果方法研究

2019-01-21 01:28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贫困生道德教育

吕 晶

(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

经过努力,我国已经建立起以国家助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贴、家庭突发情况补贴和学费减免等多类型、多形式相结合的资助政策。这些资助政策保障了贫困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在社会中产生了良好影响。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也出现了若干问题,有的受助学生缺乏诚信和感恩意识,过分重视个人得失,斤斤计较。因此,在此情况下加深贫困学生的德育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德育缺失原因分析

从高职院校的资助工作执行情况看,虽然也进行了一些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的德育工作,但是多数情况下由于时间紧、任务急、工作人员日常性事务繁重,在资助中往往重视工作的具体施行和完成情况,忽略德育教育过程,导致资助工作对受助学生教育效果不理想。

(一)学生观念功利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不再是一个美好的象牙塔,社会的变迁让大学很难独善其身,因此这种环境下培养的大学生容易视野狭隘,格局不大。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复杂,心理发展不均衡,贫困受助学生群体更容易出现思想观念错位、功利思想严重、自省能力不足的状况。一些贫困学生的功利观念致使资助工作偏离了既定的轨道,重物质资助,轻精神培育,忽视心理成长,给资助活动蒙上一层阴影,导致资助工作的初衷变味变质,甚至污染了学生原有的良好品质。

(二)学生行为形式化

高职学生群体年龄偏小,个体自身情感和意志尚未完全成熟,心理冲突表现明显。一方面希望得到物质资助,另外一方面又没有做事动力,积极性不高,最后就形成在资助落实前只做形式、徘徊观望、消极等待。这种做出来的行为表现,从根本上并没有重视资助工作,因此缺乏责任担当意识,遇到事情就推诿拖拉,没有实效,不能体现资助工作引导学生形成优秀品质,以一颗感恩之心回馈社会这一重要内涵。

(三)资助人员权利化

资助工作中的资助认定者往往是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支部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他们在认定过程中的操作模式有时会影响到工作效果。多数高校都是采用班级民主评议、系部审核认定贫困生。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个别贫困生外在表现不受评议同学的认可,在认定过程中带有主观色彩,如果班主任或系部审核时没有及时发现此类情况,反而会影响认定工作的公平、公正,使贫困学生产生心理误解,不利于贫困生个体成长。因此,在给予资助人员权利的同时,不仅要考量资助人员个人素养,也要考量权利的权限,不让过渡的权利影响到评定工作。

(四)资助过程简单化

高职院校贫困资助工作一般按照以下流程进行:贫困学生递交贫困申请,由班主任带领非贫困生学生组成的班级评议小组,对贫困生群体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报院系审核,再上报校级审批,最后上报省教育厅,再由学院财务经银行打卡相应资助款项。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仅仅是申请资助和得到资助款项两项过程,其他过程中参与度几乎为零。这种评定方式和资助过程错失了道德教育良好时机,没有利用好资助工作德育的过程渗透教育功能。

二、提高高职学生资助工作德育效果的方法

我国有着深厚的道德文化积淀和稳固的优良传统,所以无论是德育的理论、方式、途径和方法,都有较为全面的分析探索,而且历来的教育活动也一直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高校的资助工作体系是道德教育的隐性资源,也是良好的教育平台。加强资助工作中的道德教育,对培养大学生诚信、感恩、自强、自信等人格品质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引导受助学生按需申请资助观念

德育教育在资助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哈定讲述了一个故事:在一片肥沃的草地上,牧民可以免费放羊吃草。随着放养的羊越来越多,草地上的羊达到了一定数量,如果再增加羊,就会有羊死亡,但是人们都想增加自己羊,最终羊群不停地增加,而草不能满足羊,结果所有的羊都因饥饿而慢慢死去。在资助金额上,多数贫困学生都想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但是资助金额有限,不能不顾一切地去争抢。因此,在资助工作中要进行道德约束,引导受助学生自强自立,培养其自帮自助的观念,能够自律、克制、相互理解。在比较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后,在资助中做到量入为出、按需申请,这个过程就是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改善自己的道德观念,让自己达到思想上更高水平和更高境界的过程。

(二)规范受助学生的笃行之道

《礼记·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具有诚实守信、知行合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含义。在资助教育环节中,要规范学生的行为,言行一致,才能真正做到“笃行”。比如,奖学金评定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的行为,积极向上,在学业上正面竞争;助学贷款审批中引导学生诚实守信的行为,按时还贷,信用为上;勤工助学工作中引导学生勤劳奋斗的行为,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国家助学金资助时引导学生知恩感恩的行为,自强不息,坚守本心等。通过资助各个过程坚持不懈地培育,加强人文关怀,让学生真正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强化资助工作精准认定制度

资助工作的制度化要求资助中的德育工作应坚持规范化原则。我们国家提倡精准扶贫,但是贫困学生家庭的困难类型多样、情况复杂,给认定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有些家庭贫困的学生为了能得到资助,在资助认定和定档时过度夸张家庭困难程度,大打苦情牌,各环节评议人员感情用事,致使认定出现错误判断,受助和需求不相适应。只有制定相应的量表标准,进行跨系统比对、数据分析、明察暗访,才能在认定过程中有据可依、精准认定。任何制度都有其体系所在的道德标准,强化贫困学生识别及认定制度,并严格执行,才能树立资助工作中的公平正义观念,消除贫困生“一哭定等级”的思想,保障资助工作落在实处。

(四)完善资助工作德育教育过程

资助过程是一个隐性的教育平台,充分挖掘其德育机会,在资助工作中贯穿道德教育,可以使学生在被资助的同时得到更大的精神力量,也可以触及受助学生的内心世界,种下积极向上的种子。

1.扶贫和扶志相结合

资助工作的价值在于扶贫助困,在于人文关怀,两者的结合是资助工作的内在追求。高职院校要在不断完善资助工作的同时,加强德育工作的研究,把道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上,将扶贫和扶志紧密结合起来,古人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要侧重帮助资助对象科学认识精神理想与现实困难,正确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以志向理想为导向,做好整个资助工作的落实,让学生在受助过程中感受到国家社会的温暖爱心,建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2.过程和结果相结合

资助过程是德育工作开展的良好契机,效果体现在受助学生品德的发展。赵贵臣在《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德育功能研究》论文中提到:“资助过程是资助物品的传递与受助学生思想道德生成相统一的过程。资助结果是资助过程的终点,但不是德育过程的终点”。资助过程和资助结果相结合,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发展道德品行的资助工作德育效果的体现,其通过更无声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完善自身道德人格。

3.受助和助人相结合

资助工作资助的不仅是物质,还有道德情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如在招生宣传、新生录取、迎新报到、入学教育、日常管理、资助工作及毕业就业等各环节中,融入诚信教育、励志教育、责任教育、感恩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有目的性地帮助学生积累情感,让受助学生在满足中积极主动认识资助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形成真诚善良、自强自立、知恩感恩、回馈社会的优良品德,从而实现学生由受助到自助,最后实现助人的品格升华转变。

三、结论

高校资助工作是展开道德教育的重要平台,是良好的教育资源,而德育工作则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功能。高校资助德育工作的目标就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受经济困扰,完成学业,精神上帮助受助学生增进道德情感浸染、锻炼意志、坚定信念。教育部陈宝生部长说过:“学生资助工作必须坚持育人导向,将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长效机制”。因此在资助工作中注重德育工作,以其为重要的抓手,深刻理解资助工作的特点和内涵,在资助的同时对贫困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激励贫困学生努力学习,唤醒学生思想道德自觉,提升学生道德能力,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资助工作的德育功效。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贫困生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陕西全省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