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梅
(贵州师范学院旅游文化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反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也是世界性的难题。自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在解决贫困问题上创造了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化、多模式的扶贫格局,特别是开发式的产业扶贫方法取得了伟大成就。而理论与实践证明,旅游扶贫已成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方式之一。贵州作为我国减贫实践的主战场,2016年国家旅游局印发了《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为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旅游扶贫“九大工程”战略部署,其中“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扶贫工程在贵州展开了广泛实践,尤其是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旅游产业扶贫产业组织模式,在贵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西江模式”、保基乡“地方政府+平台公司+私营企业+农民合作社”模式、六盘水娘娘山的“三变”模式等,以上模式在实践中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旅游扶贫产业的组织关系上还是松散的关系组织,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有待提升。本文基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间,笔者4次到朗德镇获得的调查资料,深入研究了朗德镇紧密型的关系组织“总社+分社+农户”的旅游扶贫产业组织模式。该模式初步成立于2017年底,2017年12月朗德镇整合多方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朗德食用菌产业,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至蔬菜产业、养猪产业、产品深加工、饲料销售、日用品互助领域。同时,产业的横向及纵向关联上,有机融合旅游功能要素,形成乡村旅游利益共同体。
雷山县郎德镇地处雷公山腹地,是一个苗族人口聚居的山区农业镇,下辖13个行政村,分别是乌肖、乌吉民、排夫、乌瓦、也利、南猛、杨柳、老猫、报德、乌流、上郎德、下郎德。总人口11065人,其中乡村人口9812人,占总人口88.7%,人均耕地不足4分,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另外,山区交通闭塞、信息受阻,农民分散经营生产的产品量少无法持续供应市场,又受资本及技术限制、自我发展能力低、内生动力不足等的影响,为了维持生计全镇60%多的人口外出打工。因此,朗德镇土地经营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孤寡老人问题、文化传承问题等一系列问题长期无法解决。
朗德镇虽土地狭小分散,但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及文化旅游资源。全境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在14℃-15℃之间,年均相对湿度80%,是菌类植物生长的天然乐园。郎德上寨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全国百座露天博物馆”,南猛村1957年被文化部命名为“芦笙舞艺术之乡”,2002年被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列入《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巴拉河乡村旅游示范村寨被联合国专家列为“中国文化与发展伙伴关系项目村”,同时正在建设的环巴拉河流域慢游系统串联了朗德镇各村寨的人文及自然旅游资源,有效打通了内外交通网络,为朗德镇旅游扶贫产业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国家《农业专业合作社法》出台后,朗德镇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了13个村级合作社,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朗德镇村级合作社因规模小、资金短缺、人才匮乏,使得产业难以维继。与此同时,国家加大了对西部民族贫困地区扶贫的力度,扶贫资金、东西部对口帮扶资金的注入,为朗德镇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本着“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取暖”的理念,放大扶贫资金效用,郎德镇2017年11月23日注册成立欧波农农旅扶贫专业合作社(欧波农苗语青山绿水的意思)。郎德镇欧波农农旅扶贫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总社)和原有的13个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分社)为主体,总社成立企业实体来加工、销售分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农户参与产业各环节,形成产、加、销和工、农、旅游一体化经营。通过采取“总社+分社+农户(贫困户)”的“1+N+N”总社抓总、分社承接、农户实施的合作方式运营,合作社成立以来社员覆盖全镇8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及90%以上的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动农户参与旅游扶贫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具体如下:
郎德镇总社协调县内各部门负责项目的调研、规划、选址及基地的建设。首先,总社抓总统一规划,结合各村资源禀赋打造“一村一品”的战略布局。纵向上以食用菌产业为核心,增加盈利环节,菌棒废弃后与养殖场的粪便经过加工处理用来生产有机肥进入蔬菜种植环节,生产的有机蔬菜用于农家乐旅游接待延伸产业链;横向上围绕旅游产业融合乡村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及文化资源,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乡村社会的协调发展。分社承接,各分社承接具体项目如杨柳村食用菌生产基地、研发基地;老猫村、南猛村菌种植大棚;乌瓦村有机肥加工基地;也改村、乌肖村、乌吉民村养猪基地;排夫村、乌流村蔬菜种植基地;排夫村产品加工基地;杨柳村、南猛村、上郎德村、下郎德村打造核心旅游区。农户实施,总社给农户发放菌棒、菜苗,农户在自家庭院里养殖菌棒、种植蔬菜,总社配备技术人员指导种植,生产出来的产品一部分供农家乐从事旅游接待,多余部分由分社收购。
其次,总社提供公共性产品,在项目招标、项目融资、产品回收、加工包装、运输营销等方面为分合作社搭建平台,并投资建设专用性资产性设施设备。更重要的是注重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山西高平市金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技术帮扶合同引进高级技术人员、高薪聘请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共同致力于朗德镇本地食用菌菌种的培育,创立本地品牌。总社为分社培养技术人才,分社负责辖区内农户种养殖的技术指导、农机服务、统一品种、定点回收,从而解决了“小农户、大市场”矛盾。完善的设施保障与技术支持,吸引更多的农户返乡创业,为发展旅游活动项目如民族歌舞表演、传统手工艺技艺的传承创造了条件。
最后,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不仅仅是产品结果的融合,更注重全产业链及生产过程的融合,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全镇规划,在各个产业设计的各个环节考虑到旅游的功能,如食用菌基地、蔬菜基地、养殖基地建有参观走廊,深度体验菌盆景、蔬菜盆景的制作过程,讲授菌的生产过程、辨认不同菌种等活动;朗德食用菌、有机蔬菜、有机养殖产品进入苗族农家吊脚楼的长桌宴满足游客“食”的需求;菌棒礼盒、蔬菜育苗等精美伴手礼、苗族手工艺品等极大地丰富了旅游“购”的内容,南猛村、上郎德村、下郎德村、杨柳村鳞次栉比的苗族吊脚楼建筑,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歌舞满足了游客“娱”“住”的欲望,延长了旅游目的停留时间,从而真正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扶贫产业的落地生根。
朗德上寨旅游产业发展较早,游客多观赏寨内古文化建筑及歌舞表演,停留时间较短,辐射带动力不强,周围村寨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难以受益,总社以系统论的思维方式统一规划协调,形成旅游产业内资源互补。全镇形成上下联动、区域互动、农民积极参与的集观光、游览、购物、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目的地,超脱了传统“旅游飞地”的牢笼。
传统的以农户家庭作为生产组织的基本单元,单个农户缺乏与市场对接的连接机制,形成“小农户、大市场”的矛盾。中国承包制下的小农经济只有走联合的道路,才能减少市场风险,才能得到农副产品加工及销售利润。我国广大地区在农户与市场对接的实践中创立了两种普遍模式:一是“公司+农户”的供销一体化模式。其前提条件是:农民的合作精神与守约意识。问题在于我们的农民虽然拥有亲情私人关系相互交往的习惯,但缺乏各平等利益主体间达到契约并守约的合作经验。当农副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公司与农户间合同价,或相反,市场价低于合同价时,在机会成本下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合同很难构成约束力。二是“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合作社是公司与农户之间沟通的纽带。但这同时也存在着几个问题:第一,现有的合作社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合作社是否有制约公司行为的能力。第二,合作社的经济利益怎样保证,谁来做这个合作社。显然,农民没有能力自发形成合作社,就算组成成立合作社也是家族之间,范围波及不大。以上组织的种种弊端,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组织模式即“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基地大多是公司建设的组织,通过基地这一载体,把企业捆绑当地,这种组织往往靠的是经济组合,一旦遭遇市场风险破裂,没有办法把社会利益捆绑在一起,无法提供公共服务。往往是农民确实富裕了,公司确实赚钱了,但社区的环境遭到破坏,后期维护成本超过了前期收入。
郎德镇农业产业组织模式创新,即以整个镇为一个社区,成立总社。其制度优势表现为:第一,政府主导下的总社履行公共职能,即保障农民的利益。总社、分社都是小农户联结大市场的桥梁、纽带。一方面,总社引导农民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搭建起培育新型农业、旅游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平台,让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旅游业发展实现衔接。另一方面,总社设有农民讲习所、培训各类职业农民的基地,提升农民行动一致能力,进而团结和凝聚农民。农户承接特别是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发放菌苗、蔬菜育苗、猪仔等,总社派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农户的主体作用,让农户成为发展生产的受益者。第二,在产业组织方式上规避了高交易成本及机会成本。农产品生产领域农户及分社以扶贫资金入股总社,旅游产品供给方面农户以山林、土地、资源入股合作社。农户即是合作社的成员又是合作社的股东,总社、分社、农户之间的契约关系演化为组织内部管理层级关系,构建了紧密的关系组织。同时,总社统一收购农产品,统一对接旅游市场,提供统一技术信息服务形成了多元的利益联结机制,因此有效防范了高交易成本及农户的机会主义行为。第三,整个社区是一个共同体,社区内产业资源能够达到有效的资源配置。朗德镇的旅游扶贫产业统筹规划、科学实施,将全镇资源有效配置,依托食用菌这一龙头企业,产业间关联度高,避免了产业重复建设。总社集聚各方优秀人才。如:在技术层面上,杭州市对口帮扶朗德镇,杭州市派遣专家学者对朗德镇产业发展大力支持;与从事食用菌研发、生产、示范、推广、服务、加工、销售、出口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山西高平市金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在旅游扶贫产业管理上,旅游扶贫产业的有效运行,不仅要理顺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同时要理顺总合作社与市场和农户的关系,这需要政府长远的经济眼光与巨大的技术和财力的支持。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土地资源狭小、远离市场的贫困山区,依靠自发的农业组织模式演进,要比东部沿海地区花费更长的时间。因此,朗德政府主导下的“总社+分社+农户”组织模式符合西部地区招商引资难,旅游资源转化成旅游产品难的现实要求。
“总社+分社+农户”的旅游产业组织模式。一方面,实现了农户收入的稳定性及利益的最大化。旅游经济是需求流动型的群簇型经济、敏感而顽强的经济,单纯地以观光为主导的旅游经济,容易受游客需求转向的波动。朗德镇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旅游扶贫产业,产业类型的多元化、旅游活动的丰富化受游客群体需求的波动较小,旅游扶贫可持续强、返贫率低。自2018年以来,朗德镇仅仅在食用菌园区建设、生产和管理过程中,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就业30人,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并间接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带动6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主导产业兴旺后,将逐渐辐射到旅游业的发展,反观旅游业是一个包容性强的产业,又带动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正如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理论所言,主导产业如果能保持经济增长,它将产生扩散效应,包括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另一方面,为农户搭建了施展抱负的平台,获得了参与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机会。旅游扶贫产业基地的建设、策划、实施及与市场对接当地农户都积极参与,特别是将有技术、管理能力的外出打工人员聘请回总社担任农民职业经理人、技术工人等,旅游扶贫产业组织实践过程也是农民的参与与成长过程,农民在实践学习中不断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真正地实现了物质和精神的“双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