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

2019-01-17 04:33任治
锋绘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任治

摘 要: 就业价值观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中起着决定方向的作用,端正的就业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同行业的具体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笔者将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就业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相关性分析入手,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特点,提出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培育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

2019年全国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规模达到834万,较2018年增加14万,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14个基本方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全方位打造大学生就业的和谐环境,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适应社会、科学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是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关键。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就业相关性分析

1.1 国家层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从国家层面提出的我国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发展目标。第一,国家方面要加强宏观调控。一方面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继续扩大就业。调整产业结构,要加大第三产业的宏观调控力度,增加更多的服务行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国家和社会都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第二,要创建规范的就业市场,实现文明和谐的就业竞争理念。国家层面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区域差距,缩小行业差距等措施逐步改变社会发展中的不公平现象。同时,国家应当强化对企业、事业单位的各种招聘的規范,强化用工监察,切实消除就业市场上的不规范、不正当行为。通过完善就业立法,规范招聘程序,使过程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的监督,扭转就业市场的不公平现象。第三,要构建完善的就业保障机制,构建能够保护以不同就业方式就业的劳动者的社会安全网络,从根本上消除大学生的后顾之忧。

1.2 社会层面

从社会层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构建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第一,完善劳动就业制度,消除就业歧视的障碍,营造良好氛围,引导用人单位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采取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就业政策,对于促进人才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社会尊重知识与人才却被在很大程度上被告异化成了唯学历论英雄,自主用人也被异化成了用人单位随意设置用人标准。学历崇拜和就业歧视都与国家提出的积极就业政策相悖。第二,国家在规范用人制度方面采取了措施后,在全社会要形成一种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脱颖而出的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要让走后门、靠关系的传统思维和行为无用武之地。这样才会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导向,大学生才会意识到学好本领才是王道,投机取巧是不足取的行为。第三,全社会要广泛树立就业服务意识,畅通各种渠道,服务学生。完善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要帮助贫困大学生就业。

1.3 个人层面

对于大学生个体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需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希望每一个青年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要在以下四点上下功夫:一是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二是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三是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四是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因此,大学生要在就业前对自己进行客观地评价,客观地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准定位。在参加工作前和参加工作后,要坚信提高自己的各项素质、学好本领和专业技能是任何时候都能获胜的法宝,只有有了自己能力的提高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最终实现充分就业。参加工作后,应该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思想。干一行爱一行,要培养自己的艰苦奋斗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 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特点

引起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既有如就业政策制度滞后、就业环境不理想、经济形势严峻、就业岗位不足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就业期望值高、求职技巧不足、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等主观方面的因素。从主观方面看,大学生在就业价值观上存在的偏差直接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的就业和择业,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现实表现主要有以下特点。

2.1 就业价值目标偏差大期望过高

随着社会信息化、网络化不断深入,国外文化与传统文化交织碰撞,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发生分化,价值观念朝着多元化发展。在市场经济日益激烈的今天,部分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也存在就业期望值偏高,不切实际的倾向。如很多大学生向往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期盼高层次、高地位、高薪酬的工作,对边远地区、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或乡镇不予考虑,对一线、基层工作不屑一顾,对艰苦行业、工资福利待遇较低的单位嗤之以鼻,对不感兴趣、专业不对口的职业不闻不问等等。就业价值目标的偏差,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念趋向现实化和功利化,更注重强调职业的个人价值,忽视其社会价值。

2.2 就业价值评价标准多重且矛盾

就业价值标准是对就业价值的判断与选择,突出表现为主体对就业价值追求、评价、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大学生在个人职业与社会需求方面,趋于理性化的价值标准和功利性的价值标准并存。大学生在奉献与索取、个人与集体等价值取向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绝大多数大学生既不支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利他主义价值观,也不认可绝对的利己主义价值观;既不只看重个人利益也不只看重集体利益,将个人利益混于集体利益中,为实现个人利益营造条件以寻求与个人利益协调发展的集体利益。多数大学生都认同基于利己以择取利他的价值取向,换言之就是公私兼顾的价值观,使大学生更关心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具备着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共同责任感。

但是,市场经济的狂潮不可避免的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特别是功利思想热潮扭曲了部分大学生的价值标准,功利化色彩浓重,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看重工作带来的体面、财富,忽略了自身的社会责任,良性的价值观念逐渐弱化。在面对现实与理想、择业与就业等矛盾时,深感压力与无奈,在“想动”与“难动”间却择取了“不动”,以回避压力或释放自己。大学生就业价值评价标准多重性和矛盾性,反映了新时代大学生在求职就业中的复杂心态。

2.3 就业价值实现途径呈现多样化

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模式是“以市场为导向、国家宏观调控、学校和各级政府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随着就业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大学生通过网络、家庭、亲戚朋友、校园招聘、社会人才交流、三支一扶、上岗考试、人才储备考试、公务员考试等多种途径获得就业岗位,也有部分学生自主创业,或以自由职业谋生,就业价值实现的途径呈现多样化。但是,我国现行体制使得就业市场不够公平、公正,靠关系走后门就业现象依旧存在,这就导致部分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不平与扭曲,他们将就业价值的实现寄托于家长和金钱,不再注重自身的努力和提高,造成极为错误的就业取向和行为。部分大学生为了在就业竞争中获胜,弄虚作假,投机取巧,不讲诚信,随意毁约,就业道德缺失,诚信意识淡薄。所有这些,不仅使用人单位降低了对毕业生的信任度,影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将影响大学生正确的就业价值观的形成。

3 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培育的实施途径

3.1 国家宏观层面:“中国梦”助力“就业梦”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最根本的国家发展目标,是大学生形成健康就业价值观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着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也是“中国梦”实现的内在要求。而对于每个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完成自己的“就业梦”,这正是他们“中国梦”的开始。因此,在国家层面,应该大力发展经济,更多的提供就业岗位和机遇,创建规范的就業市场,实现文明和谐的就业竞争理念。这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根本保证,也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的根本保证。

3.2 社会氛围层面:构建良好的就业环境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是社会的基本价值要求,是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之举。如何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在健康的就业环境中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是社会层面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要以社会的自由平等,营造良好的就业舆论氛围。摒弃“走后门、拼关系”的不良行为,消除各种人为就业歧视和障碍,严禁限定“双一流高校”以及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条款,使用人单位形成科学合理的选才用人观念。鼓励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公平竞争,不急功近利,盲目追高。其次,要以社会的公正法治,构建完善的就业保障机制。严禁企业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使大学生就业过程的利益有保证。广泛树立就业服务意识,畅通渠道,服务学生,消除大学生的后顾之忧。鼓励大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合理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规避自身就业过程中的不合法、不合理的就业观念。即让大学生有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积极性,在树立正确就业观的同时也提高了就业者的个人能力水平。

3.3 高校落实层面:加强就业创业指导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高校培育健康就业价值观的直接要求,应当发挥高校在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一是扎实做好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宣传,使学生了解自己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帮助大学生拓宽就业思路;二是培养一支就业心理咨询和职业发展指导的专业队伍,上好职业生涯规划课,做好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有效提供生涯咨询,培养积极健康的就业自信和就业自尊;三是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应该了解就业困难生的具体情况和思想动态,通过谈心、班会等形式,切实帮助学生大一对职业有认识,大二对职场有了解,大三对择业有实践,大四对就业有方向;四是充分发挥好高校创业孵化平台的作用,大力加强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发挥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引领作用,通过生涯人物访谈、创业成功人士讲座、创业教育课程、创业实践活动、创业典型宣传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能力和素养,让学生进行创业历练,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

3.4 学生主观层面:积极应对就业挑战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是促成健康就业价值观的重要导向。许多大学生求职过程较为艰苦,很容易产生择业压力和情绪波动,在求职初期和中期,受挫感尤为强烈,从而导致自我放纵、世故、功利、不诚信等负面情绪乘虚而入,影响自身潜能和优势的发挥。因此,大学生只有以“正能量”抵御“负情绪”,才能更好地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首先,大学生就业前,要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而不是试图通过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谋求职位,避免出现就业价值观的偏差。其次,在就业过程中,要使自身的就业价值观符合公民的道德行为规范,养成敬业、奉献、守信的良好职业道德,而不是在出现问题后一味的抱怨社会、抱怨单位。再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要形成开放开明的心态和气度,形成更自信、更博大的胸襟和风范,客观认识自己,明确定位,积极就业。最后,大学生在创业时,往往需要坚强地面对各种困难,主动作为,永远保持势在必得的信心和志在必得的决心,永远保持不忘初心的激情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不能遇到一点挫折就掉头折返,而应该认清创业曲折的常态,积极应对、主动求变,成为合格的“中国合伙人”。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就业立世的价值准则,对于帮助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起到了重要作用。积极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的冲突和矛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新峰,李威娜.以研究式教学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3):95-98.

[2]冯卫东,张剑波.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7):119-121.

[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2013-12-13]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c_118674689.htm.

[4]王雁飞,尹嘉敏.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J].经济视野,2014,(2):86-89.

[5]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中国教育报,2014-05-05.

[6]李定坤,李晓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探析[J].品牌,2014,(11):145-146.

[7]夏朝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0-64.

[8]肖强,顾姗姗.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就业价值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21):34-38.

[9]石健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5):76-80.

[10]张雨婷,彭之琦,郭毅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研究[J].智库时代,2018,(26):112-117.

猜你喜欢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逻辑与进路
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创新
生命教育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策略
新形势下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力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战略 思维能力的培育
解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