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思源实验学校 李沛怡
非智力因素在许多方面都与智力因素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例如不同的性格在其学习能力上会有不同的表现,而不同的学习动机也会影响学生在学习中思维能力的提升,甚至课堂环境、教师的教学方式等等外力性非智力因素也会造成智力性学习的不同效果,那么为了降低非智力因素的负面影响,提升其正面反馈效果,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动机是指人在维持一件事情,满足其需要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典型的非智力因素,拥有正向积极的学习动机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一般的教育学理论中,学习活动的开展,决定因素在于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也是有巨大的影响的,所以要想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需要引领孩子创造积极的学习动机,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也是一种无形的助力,孩子一旦有了学习动机,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教师也会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们在教授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我们不妨向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并可以动手使用量杯模拟“乌鸦喝水”的场景,借此提出问题: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其中有什么道理?借由孩子的好奇心一步步引入,而我们的教学内容在问题的指引下,一步步慢慢推进。我们更可以让孩子动手实操,通过模拟小实验,让孩子理解体积的概念,这样的教学,让原本需要教师灌输的概念,由孩子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究出来,加深孩子的理解的同时,也增强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让孩子寓学于乐;另一方面如此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被动接受型的学习模式慢慢转变为孩子愿意学习甚至主动学习的模式,长此以往有助于孩子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不同的年龄阶段以及不同的家庭生活经历会造成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还应该让孩子有一个正常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心理因素作为非智力因素,在孩子的发展上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正向的内心情感有助于维持和谐的课堂氛围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一些有着特殊经历和特殊的家庭背景的孩子,例如留守儿童、身心有缺陷的儿童等,教师应该在生活上和学习中给予更多的关注。这一类孩子往往内心比较敏感,在乎别人的看法,教师在课堂教育中应该增强同学们的同理心,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达到维持课堂学习氛围、师生关系、高效学习环境的作用。而对于一般孩子,教师要善于把握孩子的心理,这个年纪的孩子往往渴望得到外界的关注和认可,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对于孩子的积极发言和表达要善于表扬,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而对于孩子的不洽谈的言论也应该理性地进行正确引导,始终谨记教师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陪伴性的、引导性的角色,而不是一个批判者和独裁者,只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才能维持师生与课堂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
例如在我们基础的小学加减法教学中,我们机械地告诉孩子计算的结果或者“背口诀”,这往往给孩子脑海中留下了数学太抽象、太死板的第一印象,不利于日后更加复杂的教学内容,而且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提供有效的师生互动,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与孩子一起动手参与游戏,通过数小棒、分苹果的方式,在小棒数量的一增一减中让孩子体会数字的加减运算。又比如在教授孩子“位置与方向”时,孩子往往不容易理解书本中对方向的抽象的解释,这时我们可以借助教室这个环境,带着孩子们做游戏,通过游戏让孩子们理解自己在同桌、在教室的什么位置,从而理解“位置与方向”的抽象概念。教师的教学,要让孩子在动手探究的同时与师为友,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在学习中发挥情感的维持作用,从而更好地帮助孩子融入课堂生活。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先天智力因素的差异性,可能在学习的速度和思维灵敏度上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一旦孩子在某次考试或者学习过程中失利,就会产生明显的自卑心理,严重时甚至可能会对学习产生厌倦,从而在意志上受到打击,丧失积极正向的学习热情。这个时候教师应该采取措施增强孩子的意志,以意志的坚韧来适当弥补孩子在智力因素上的不足,可以向孩子讲述卧薪尝胆、头悬梁锥刺股的意志小故事,告诉孩子勤能补拙,没有天生的圣人,并以此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使孩子重新找回学习信心和动力。坚韧的意志,对于课堂中缺失的智力因素有一定的弥补作用,教师要善于借助适当的措施,采用挫折教育、困难教育的方式教会孩子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通过教师的引导,遇到疑难的知识时,学生也能够积极地与教师一起交互探究学习,并在接下来的人生中不畏艰难,勇登高峰。
诚然,足够影响学生发展的非智力因素不仅仅只有以上的部分,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学生的健康发展除了一般智力性的因素之外,还应该多关注非智力的因素,二者在关系上也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教师只有在数学教学上充分结合二者,并在思想上两者并重、兼容并包,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而从二者的作用和分工上讲,智力因素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掌握、运用知识,而非智力因素为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发挥提供了先决条件,理应更受到人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