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50例伴颞下颌关节弹响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13~18岁, 平均年龄(14.57±3.19)岁;男21例,女29例。纳入标准:经锥形束CT(CBCT)检查、X线检查及临床辅助检查均符合伴颞下颌关节弹响安氏Ⅱ类2分类错诊断标准者[2];无药物过敏反应者。排除标准:颞下颌关节存在其他疾病者;心肝脾肺肾存在严重疾病者[3]。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正畸治疗, 具体内容:使用Demoq标准转矩矫治器, 事先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治疗, 并将上颌矫治器进行粘结, 促使唇向上切牙移动, 让安氏Ⅱ类2分类错变化成安氏Ⅱ类1分类错, 之后指导患者佩戴上颌平面导板, 将下颌矫治器进行粘结, 矫正上下颌牙列, 治疗过程中禁止进行颌间牵引, 一直矫正至前牙覆正常覆盖,上前牙唇倾度正常, 上下牙列平整, 磨牙和尖牙保持中性关系为止。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治疗前后均需对患者颞下颌关节进行CBCT扫描, 以此确定髁突形态(髁突高度、髁突前斜面倾角、髁突头高度、髁突前后径)、关节窝形态(关节结节后斜面倾角、关节窝高度、关节窝宽度)、髁突-关节窝位置关系(髁突水平角、髁突纵距、髁突横距、关节前间隙、关节上间隙、关节后间隙)等, 所有扫描和测量内容均由1名医师独立完成[4];同时需要统计患者颞下颌关节弹响消失率、治疗前后髁突居中位几率。评价标准:关节前间隙为A、关节后间隙为P, 若In(P/A)>0.25, 则髁突前移位;若髁突后移位在-0.25~0.25, 则髁突位置居中;若In(P/A)<-0.25,则髁突后移位[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患者颞下颌关节弹响消失率和治疗前后髁突居中位几率比较 治疗后, 50例患者有47例颞下颌关节弹响消失,颞下颌关节弹响消失率为94.00%。患者治疗后髁突居中位42例, 髁突居中位几率为84.00%;治疗前患者髁突居中位9例, 髁突居中位几率为18.00%;患者治疗后髁突居中位几率明显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治疗前后髁突、关节窝形态及位置关系比较 治疗前, 患者髁突高度为(24.309±3.901)mm、髁突前斜面倾角为(49.362±4.028)°、髁突头高度为(2.940±1.418)mm、髁突前后径为(6.410±0.961)mm、关节结节后斜面倾角为(51.280±5.510)°、关节窝高度为(8.853±1.378)mm、关节窝宽度为(25.158±2.553)mm、髁突水平角为(25.360±8.420)°、髁突纵距为(9.368±1.620)mm、髁突横距为(53.947±3.295)mm、关节前间隙为(3.130±0.632)mm、关节上间隙为(3.047±0.375)mm、关节后间隙为(1.839±0.428)mm;治疗后, 患者髁突高度为(24.699±2.803)mm、髁突前斜面倾角为(50.279±4.896)°、髁突头高度为(2.718±1.423)mm、髁突前后径为(6.603±0.880)mm、关节结节后斜面倾角为(52.007±5.825)°、关节窝高度为(9.416±1.018)mm、关节窝宽度为(25.331±2.340)mm、髁突水平角为(25.639±5.781)°、髁突纵距为(10.185±1.182)mm、髁突横距为(54.371±3.499)mm、关节前间隙为(2.580±0.453)mm、关节上间隙为(3.434±0.590)mm、关节后间隙为(2.500±0.733)mm。治疗后, 患者关节窝高度明显高于治疗前, 关节前间隙明显小于治疗前,而关节上、后间隙、髁突纵距均明显大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髁突高度、髁突前斜面倾角、髁突头高度、髁突前后径、关节结节后斜面倾角、关节窝宽度、髁突水平角、髁突横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