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涛,郭吉军,刘 安,张建勋,高 旭
多数输尿管结石是肾结石下降至输尿管内形成的,且受饮食、代谢等多种因素影响,患者可伴严重输尿管绞痛,若未及时治疗,还能引起肾积水,导致泌尿系统感染、肾功能损伤等严重后果[1]。当结石较大时,患者自行排出的可能性较小,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常使用的手术方法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输尿管镜碎石术、经皮肾镜碎石术等,但ESWL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临床接受度较高[2]。虽然ESWL碎石效果较好,但排石过程中结石碎块可刺激输尿管痉挛,并引起输尿管水肿,影响结石排出效果[3]。故ESWL术后需予以解痉、扩张输尿管等治疗,以促进结石碎块排出。呋塞米是常用利尿药,可通过产生大量尿液冲刷输尿管而促进结石排出,在碎石术中较为常用[4]。盐酸坦索罗辛是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对输尿管平滑肌上的α1受体具有选择性阻滞作用,而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对于扩张结石排出通道具有积极意义[5]。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盐酸坦索罗辛联合呋塞米治疗行ESWL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其对排石效果的影响。
1.1病例选择标准 ①纳入标准:经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且符合《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6]中输尿管结石诊断标准;单发结石且碎石前结石直径>6 mm;年龄18~65岁;ESWL碎石效果良好;临床资料完整。②排除标准:输尿管结石停留同一部位≥6周者;输尿管先天或后天异常者;严重肾积水、急性尿路感染或肾功能衰竭者;输尿管手术史或泌尿系统活动性结核者;出血性疾病或存在出血倾向等ESWL手术禁忌者;近2周应用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影响排石效果药物者;体位性低血压者;伴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慢性疾病者;依从性差者。
1.2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行ESWL治疗的25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128例。联合组男73例,女55例;年龄37~55(46.23±8.49)岁;结石直径<10 mm者55例,≥10 mm者73例;结石部位:输尿管上段42例,中段27例,下段59例。常规组男75例,女53例;年龄38~56(47.42±8.37)岁;结石直径<10 mm者57例,≥10mm者71例;结石部位:输尿管上段40例,中段26例,下段62例。两组性别、年龄、结石直径和结石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ESWL治疗:使用体外碎石机(德国多尼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型号:Compact Delta)在X线引导下碎石,调节震波频率80/min,震波能量6~8 kV;以震波次数达3000次或结石粉碎效果满意为终点。常规组术后补液1500~2000 ml;补液后给予呋塞米(福建金山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35020525)20 mg静脉推注,1/d,连续治疗7 d;嘱患者饮水量>2000 ml/d,并适当活动。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盐酸坦索罗辛(中国安斯泰来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00681)0.2 mg口服,1/d,连续使用1个月或于结石排净时停药。两组均予以术后每周复查超声及尿路X线平片以观察结石排出情况。
1.4观察指标 ①各段输尿管排石成功率:以术后患者感觉结石排出后立即复查超声及尿路平片未探及结石、患者无明显感觉而复查时未探及结石,为排石成功标准;ESWL术后1个月复查时仍见结石影判定为排石失败。②排石成功者排石时间:记录两组排石成功者术后至复查排石成功所需的时间。③治疗期间疼痛情况:记录两组肾绞痛、膀胱刺激征发生情况及镇痛药使用情况。④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两组体位性低血压、头晕、皮疹、电解质紊乱、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⑤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生活质量:根据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两组生活质量[7],量表总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2.1排石成功率比较 常规组上段、中段和下段输尿管排石成功率分别为47.50%(19/40)、53.85%(14/26)和64.52%(40/62),联合组上段、中段和下段输尿管排石成功率分别为69.05%(29/42)、70.37%(19/27)和83.05%(49/59)。两组中段输尿管排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上段及下段输尿管排石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2.2排石成功者排石时间比较 常规组上段、中段和下段输尿管排石成功者排石时间分别为(9.72±0.87)d、(9.52±0.86)d和(9.27±0.83)d,联合组分别为(9.14±0.95)d、(8.81±0.82)d和(8.46±0.81)d。联合组各段输尿管排石成功者排石时间均低于常规组(P<0.05)。
2.3治疗期间疼痛情况比较 联合组肾绞痛和膀胱刺激征发生率以及镇痛药使用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4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且两组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均于停药后自行好转。
表1 两组输尿管结石患者治疗期间疼痛情况比较[例(%)]
表2 两组输尿管结石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2.5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的GQOLI-74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常规组(P<0.01)。见表3。
表3 两组输尿管结石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比较分)
输尿管结石患者行ESWL治疗后,结石碎块可聚集、梗阻于输尿管峡部,并刺激输尿管平滑肌α1受体兴奋,引发输尿管痉挛、疼痛,而疼痛又进一步激活α1受体兴奋性,加重输尿管痉挛与疼痛,形成恶性循环[8]。故及时解除输尿管痉挛、缓解患者疼痛有其必要性[9]。呋塞米能促进患者产生大量尿液,增加梗阻部位上段的尿路压力;从而推动结石向体外排出,减轻梗阻部位的输尿管刺激反应;还能扩张输尿管,为结石碎块提供良好的排出通道,有利结石碎块排出[10]。但仅使用利尿药难以缓解患者疼痛,故有学者提出,将α1受体阻滞剂与利尿药联合使用,可在促进结石排出的同时,缓解患者痉挛性疼痛程度,利于提高碎石术后排石效果[11]。而盐酸坦索罗辛作为第3代α1受体阻滞剂,在前列腺增生治疗中较为常用,可通过舒张输尿管平滑肌而促进尿液排出[12-13]。因此,本研究将盐酸坦索罗辛与呋塞米联合应用于输尿管结石患者ESWL术后治疗中,均取得较好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上段及下段输尿管排石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说明盐酸坦索罗辛可发挥其α1受体阻滞剂作用,使输尿管平滑肌松弛,达到有效排石的目的。也有研究表明,盐酸坦索罗辛还能松弛膀胱颈、尿道前列腺等结石排出通道平滑肌,且不影响输尿管的自然蠕动,为结石碎块排出创造良好环境[14]。但本研究中,两组中段输尿管排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该结果与入组样本量较小有关。此外,联合组各段输尿管排石成功者排石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分析原因可能与盐酸坦索罗辛能降低输尿管平滑肌收缩频率及幅度,而缓解输尿管梗阻部位的高压力状态;呋塞米则发挥其利尿作用,使输尿管梗阻部位上端压力升高,进而加速结石碎块排出有关[15]。
另外,联合组肾绞痛和膀胱刺激征发生率以及镇痛药使用率均低于常规组。这也说明盐酸坦索罗辛能进一步缓解患者ESWL术后痉挛性疼痛,与童维和王晋忠[16]研究结果一致。推测此结果由以下3个因素共同作用引起:①盐酸坦索罗辛能在有效排石的同时加速结石排出,使输尿管梗阻引起的痉挛得以缓解,而减少输尿管梗阻、痉挛引起的肾绞痛发生[17];②结石碎块排出过程中,可刺激紧张或痉挛的膀胱三角区及输尿管下段,而引起膀胱刺激征,盐酸坦索罗辛则能通过缓解相关平滑肌痉挛状态,避免膀胱刺激征发生[18];③盐酸坦索罗辛缓解输尿管痉挛的作用,也能减轻患者痉挛性疼痛程度,使镇痛药物使用减少[19]。不仅如此,联合组治疗1个月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也明显较常规组高。提示盐酸坦索罗辛联合呋塞米能通过提高排石效果,减少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利于提升生活质量水平。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发生的不良反应在停药后均自行好转。表明盐酸坦索罗辛联合呋塞米并未增加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盐酸坦索罗辛联合呋塞米可提高输尿管结石患者ESWL术后的排石效果,缩短排石时间,并降低排石期间肾绞痛和膀胱刺激征发生率,减少镇痛药物使用,提升生活质量水平,同时不增加治疗不良反应,对于患者病情转归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