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涛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可以调动学生们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归纳旧知识,导入新内容。课堂提问掌握得好可以“温故知新”、“愤启悱发”。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激起学生们求知欲,促成思考,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境界。
关键词:课堂提问;温故知新;愤启悱发;求知欲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可以调动学生们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归纳旧知识,导入新内容。课堂提问掌握得好可以“温故知新”、“愤启悱发”。心理学认为:“思维由问题引起,问题出现就产生思维活动。”由此可见,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成思考,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境界。
一、根据提问对象,确定提问内容
教师提问的内容要有个度的问题,即提问的内容应是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完成的,既不要太简单,也不要太深奥,而且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太简单会使学生无所用心而索然无味,虽然回答时表面热闹,但学生没有经过紧张的思维活动,不能开创学生思维或使思维僵化。太深奥又会使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感到茫然,容易失去信心,对提问不能积极参与。只有那些通过认真思考,高而可攀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打开求知的大门,能跳一下就摸到。这样的提问能提起学生的思维兴趣,易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可以充分开发智力。如课文《惊弓之鸟》中,两处用了“直”这个词,一处是“那只大雁直往上飞……”。“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学习时如不注意,学生往往一眼晃过,好像没什么疑问,设计提问时我提出“同学们,这两处“直”是不是一个意思?”一下子就激起了同学们的注意,兴味盎然,同学们积极思考。我又及时指导他们联系不同语境,仔细琢磨,弄清了前一处“直”是大雁以为飞得高,箭就射不到它,所以直往上飞,这里的“直”是一直的意思。后一处“直”是它想逃命,想快些飞,所以拍了两下翅膀就“直掉下来”,这个“直”是很快掉下来的意思,根据语言环境,不同的意思就显现出来。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适时创设问题,问题难易适度,使学生积极思索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达到开发智力的作用。
二、根据提问内容,确定提问方法
常见的提问方法,一般有四种:
1、判断性提问。这种提问要求学生作出是非判断,但它们的缺陷是难于调动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2、叙述性提问。这种提问要求学生作出回答的基本是教学内容的重复,它的缺陷同样不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
3、说理性提问。这种提问要求学生说出“所以然”,这种提问较能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惟,但对于智力偏下的学生则不容易完成。
4、发教性提问。这种提问较灵活,能很好地调动学生进行开创性思维,能很好地调动学生思维,思维空间较宽,但难在对所答问题的拴束。
不同的提问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各有侧重。一般在复习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可采用第1、2种提问方法,而在整个阅读教学中能引起学生创造性思維的重要外部条件,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灵活、巧妙地运用第3、4种提问方法。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进行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创设问题,用富有启发性和形象化的语言,去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性精神,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在知识上得到提高,在能力上得到培养。
当然,在把握教材的同时,还要充分估计学生的能力,提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能给学生的思想指出途径,且问题设计需步步深入。如《雨》文中,“雨越下越大,我透过玻璃向外望去,天地间象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开始象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汇成一条线……”。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描绘了下雨的情景,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提问:这些话讲了什么?作者用珠帘说明什么?用断了线的珠子说明什么?还可以有别的什么说法?作者为什么要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别的什么说法?这样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也对文章的特色有所领会和思考。对锻炼学习语文的能力有不可小视的作用。
三、调整提问方式,变换提问对象
在课堂提问中,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反应寡然。如遇这种情况,教师就要考虑调整提问方式,适当缩小问题范围,使之更具体。有时候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反应很踊跃,可当你提起他时,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时候教师不要责怪学生。这是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有限,当他一心想让教师叫他时,他的兴奋中心全转移到这一方面来了,而问题的兴奋中心受到抑制,造成心理障碍,问题堵塞。每遇这种情况,就要和颜悦色地提醒一下,使他们的思维“复活”、“放松”,若实在效果不佳,就要果断地变换提问对象,这样既可使学生从窘境中解救出来,使他们的积极性不受伤害,又可维持正常的教学。所以教师要灵活驾驭,准确把握。
四、掌握提问难易,调动学生积极性
提问的面易广,哪怕一课时提问不了多少,在以后的教学中也要照顾到原先没被提问的学生。提问要注意掌握问题难易,苏霍姆林斯基主张不能要求儿童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教师应根据提问的难易,确定提问不同类别的学生。提问一般先找中等水平的学生,待他们回答后再叫差生也来试试。当中等水平的学生能回答出问题的五、六成时,则请程度好些的学生进行补充。这样的做法,既能发挥提问的启发作用,又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真正的教育应把握住整个人”,教育者要全面深入、细致地观察和了解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提问这种方式,准确把握用心教学就是“把握住整个人”的有效手段,我愿为此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教育部2001年7月颁发。
[3]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2006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