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 唐训成
数学教学是教材、教师、学生互动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对话要追求简约,要为学生提供指向,力求避免烦琐,少讲一点趋于形式的空话,才能让学生有的放矢,进行有效的对话交流。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概念的呈现过于直接,势必会让学生感到突兀,产生理解困难。教师要建立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情境,为学生搭建“支架”,引学生入境,在观察、体验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或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学生在温习旧知时引出新知,能轻松地完善知识体系。
数学的概念、定理很多都是从生活实践中抽象出来的,我们要联系学生的生活,深挖生活中的资源,引导学生用生活的眼光去思考、分析问题,并从中探寻数学问题,从而实现知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能让学生的生活思维得到开启。如在《不等式的性质》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交流如下:老师今年40岁了,你今年13岁。请用不等式表示我们的年龄大小?(40>13)2年后,你们升入高中,那么我们的年龄谁大?(40+2>13+2)6年前,你们刚升入小学时,我们的年龄谁大?(40-6>13-6)a年后,我们的年龄谁大?如何用不等式表示?(40+a>13+a)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从熟悉的实例中获得不论是多少年前还是多少年后,老师的年龄都比学生的年龄大的体验,从而理解不等式的本质内涵,归纳出不等式的性质一。
数学知识具有系统性、抽象性,而初中生活泼、好动,易被有趣的情境所吸引,数学故事融入史料,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让学生的注意力得以聚集,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教者介绍棋盘上的麦粒的故事,故事还未讲到底,就引发了学生对大米问题进行讨论,有学生认为发明象棋的大臣太傻,这个要求也太简单了,怎么也不会多于一个口袋的。当教者把故事讲完时,学生顿时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有这么多?”教者以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惊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产生迫切揭开乘方运算的神秘面纱的愿望。
教师从学生熟知的话题谈起,学生经历了生活的体验,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师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互动中将话题引向深入。如在学习《认识概率》的内容时,教者提出问题:“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抽奖?”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大家热烈的讨论,有说抽过奖的,也有获过奖的,教者适时指出:“大家一般中过几等奖?”学生发现,一般以三、四等奖居多,此时教者呈现一个转盘,上面被分成十二等份,其中一等奖占1份,二等奖占2份,三等奖占3份,四等奖占6份,学生计算了各个奖次的获奖率,就知道获四等奖的可能将最大。教者从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引入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交流,在活跃气氛的同时,能促进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
多媒体教学已经深入课堂,能借助于图片、声音、视频、动画表现图文并茂的效果,能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将抽象的数学与具体的生活实例建立联系,让学习的内容变得更为直观,也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这样才有利于对知识的建构。如在《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中,教者向学生呈现东方明珠电视塔、天坛、学校的教学楼、足球等图片,并抽象出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等几何图形,让学生建立实物与几何图形的联系。“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寻找素材,拍了铅笔画线、刀切豆腐、挤牙膏的微视频,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当然,多媒体的使用也应有个度,切不可滥用、乱用,在此课教学中,除了应用媒体,还可为学生准备一些立体几何模型,让学生拿出笔筒等实物,将实物、模型、挂图与多媒体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形成直观的感受。
简单的讨论、交流难以形成有效的对话,究其原因是教师的提问缺乏张力,缺少让学生深入思考的空间,难以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教师要围绕某个问题步步设问,引导学生深入问题之中展开探索,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如在《全等三角形》一课教学中,教者呈现图片,让大家观察每组图片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通过观察提出猜想,每组图形形状、大小一模一样,通过移动图形验证了自己的想法,由此引入全等的概念。教者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你能从生活中找出完全重合的图形的例子吗?”有学生说出早上照镜子时,人和像是完全重合的,有同学说相片与底片是完全重合的。教师的追问,引导学生将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从问题情境中抽象数学问题。接着,教者又呈现了两组图形,让他们学生发现第一组形状相同,但大小不一致,第二组图形形状不同, 由此能分析它们不是全等形。教师的追问,能促进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形成对话,教师只有抓住概念,把握要点,提出一些具有张力的问题,才能激励学生深入探究,让对话变得更为有效。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要引得适时恰当,能抓住契机,将学生带到全新的领域,让他们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获得提升。如在《认识三角形》的教学中,教者让学生通过拼接,独立完成学案中的自主探究题,并开展组内的讨论交流,有学生根据第2题,提出了理解三角形的概念时应注意“首尾顺次相连、三条线段”这两个条件。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尝试判断,举出反例,让学生补充还需要加入“不共线”这一条件,才更加完善。有同学认为能根据有理数分类的方法,将三角形按边进行分类,或按角进行分类,让学生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但在按边分类时,把三角形分为非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类,教者让学生讨论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学生经过讨论、分析,发现了它们之间的从属关系。还有同学通过画图,感受三角形的构成要看其中任意两条线段之和是否大于第三条。学生经过深入思考,能对新的知识点、方法、规律有自己的看法,产生新的疑惑,让他们通过组内交流,在展示合作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在总结缺陷时,教师要引一引,为他们做适当的补充。
总之,我们数学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