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文学类文本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2018-11-28 16:31鲁加静
名师在线 2018年33期
关键词:鲁侍萍文学类周朴园

鲁加静

(江苏省宝应县氾水高级中学,江苏扬州 225000)

引 言

文学类文本一般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以传达人生体验作为主要的创作意图。文学接受或者文学鉴赏活动就是文本解读活动,这是对文本加以理解、丰富的过程。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引导学生找到解读文学类文本的切入口,促使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发展语文核心素养[1]。

一、品味语言文字,读懂意蕴

欣赏文学类文本时,一般先从品味文章的语言文字开始,然后让学生读懂文章的意蕴。语言文字是文章的外衣,文学文本的语言不是指理想的、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语言结构,而是指特定个体或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对于语言的具体运用。这里的个体和群体一般指的是具体的作家或作家群体。因此,品味文章的语言文字实际上就是探究作者的表达风格,理解作者要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怎样的意蕴。

教学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该戏剧作品中的语言特点,并探究这些语言展现了怎样的言外之意。比如,当周朴园发现了鲁侍萍的真实身份后,表示要和其好好地谈一谈,在此后的谈话中一连出现了多个“好”字,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这些“好”字所表达的意思是否一样。当鲁侍萍提出双方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有些话不用多说,且有些事情鲁贵永远不会知道的时候,周朴园表示“那更好了”“那双方面都好”,这里表现出周朴园释然的心情,体现出松一口气的感觉。当鲁侍萍提出鲁大海是周朴园的儿子后,周朴园突然大声说“好”,还提出要给鲁侍萍钱,这表示周朴园想要用金钱来摆平此事,此时他心中已经不再有对往事的回忆了,渐渐地暴露了其本性。当鲁侍萍提出不要钱时,周朴园连说了三个“好”,这里表示周朴园的内心十分愤怒,认为鲁侍萍想要破坏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此时他已经完全和鲁侍萍处于对立的状态。

对于文学作品的语言解读有赖于读者的阅读和接受能力,如果文学作品的语言只停留在作者的心中,就是不确定的心理过程,就不能成为文学文本。相反,如果学生能通过阅读文本理解体会到作者的创作心理和意图,那么文学文本呈现的意义才是完整的。

二、寻绎情感脉络,了解心志

孟子曰:“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意,是为得之。”这里的“以意逆意”是指读者要根据作品的全篇立意对诗歌进行整体把握,才能真正了解作者创作作品时的心态。所以,要想让学生真正读懂文章,就要让他们尝试捕捉作者创作时的情感脉络。

高中语文必修一《致橡树》这首诗歌中,作者用多个意象表现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独特看法。例如,“橡树、木棉”是诗歌的两个主要意象,在诗歌中象征人的形象,它们“站在一起”,并没有相互依靠对方,而是处于完全独立的地位。可以看出,作者在舍弃了一系列被否定的对象后,展现出“木棉”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独特看法。作者用“刀、剑、戟”等形象展现出了橡树富有男性魅力的一面,又用红花展现出了“木棉”女性婉约又坚强的一面。通过分析,学生领会了“木棉”的寓意,也体会到了作者想要通过“木棉”的形象表达自己对爱情的看法,体现了作者自尊、独立、追求自我价值的心志。通过挖掘诗歌的意象,学生探寻了作者的情感脉络,也体会了作品的表达主题。

情感脉络是作者的创作思路,也是文章的立意,即作品的情感线索。把握住文章的情感脉络,就能了解作者的思路架构,了解中心思想和文章立意,所以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抓住文章的情感脉络是十分重要的。

三、关注第二情境,探究伏笔

在文学类作品中,环境是要素之一,环境描写能对人物的性格起到烘托和强化的作用。通常情况下,作者为了能更好地烘托人物形象,会设置各种不同的情境,有第一情境,也有第二情境、第三情境,这样就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行为,进而展现人物的性格。由此可见,教师在指导学生解读叙事性文本时,需要让他们解读文章的第二情境。同时鼓励学生挖掘出文章中的伏笔。

高中语文必修二《祝福》一文中,作者创造了若干不同的情境,首先,作者通过展现祝福祭祀的场景体现出了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其次,作者专为祥林嫂设置了第二情境,展现了祥林嫂的命运随着时间的迁移而发生的变化。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鼓励学生积极挖掘文章中的第二情境,并探究其中所设置的伏笔,让他们思考:作者想要通过这些情境描写体现什么创作意图?例如,“鲁镇永远是过新年,腊月二十以后就火起来了”,在这里展现的是鲁镇的社会背景,同时展现了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后的生活情境,当祥林嫂说自己“傻”时,文章描写了“微雪点点地下来了”的情境,通过这样的情境可以看到祥林嫂内心的寒冷,同时,这样的描写也给下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祥林嫂的生活境遇变得越来越差。

学者孙绍振提出:“好的情节有一种功能,就是将人物打破常规,使之进入第二环境中,暴露第二心态。”在叙事作品中,人物一般会出现在不同的情境中,因此会展现出多面而深层的性格。笔者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挖掘常规情境和特殊情境,进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四、辨析独特之处,学会审美

精彩的文学作品有其独特之处,如果让学生抓住文学作品独特之处展开分析,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笔者鼓励学生把握住文章中的空白处、矛盾处、模糊处进行审美辨析,并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阅读文章,从而真正理解文本的意义和价值[2]。

教学高中语文必修二《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文章中的矛盾处展开探究和审美活动。比如,林黛玉一开始说自己读了不少书,但是后来又说自己只是认识几个字,这样就出现了矛盾。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林黛玉前后的话语为何会出现矛盾。有学生认为林黛玉很谦虚,也有学生反驳,如果林黛玉谦虚,她一开始就说自己认识的字不多了。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探究一下古代女子的身份和地位。”学生有所感悟,认为“古代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林黛玉发现,如果说自己读书多可能会引起贾母不悦,所以才调整了自己的话语”。笔者又引导学生从这个矛盾处入手,尝试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德国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了“召唤结构”的观点,他认为艺术作品因为空白和否定导致出现不确定性,使作品呈现出开放的结构,这样的结构促使阅读者能随时参与进来,用想象的方式进行再创造。阅读文本就是要抓住这些地方,体会其特殊的审美价值,这样才能提高阅读能力。

结 语

文学类文本的解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多元对话和碰撞。在指导高中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挖掘文本的意义和价值,进而促进他们文学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鲁侍萍文学类周朴园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文学类
年度图书
《雷雨》(节选)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意会”和“言传”
新课改后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
试析周朴园认出侍萍前的心理过程
鲁侍萍的未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