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东
长久以来,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等文学类课程就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积淀,此类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上已形成较稳固的传统,虽然也不断在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但基本的理念和方向一直没有大的变化。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社会发展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文学类课程的教学理念越来越显示出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不协调的一面,需要更深入的改革创新探索。
笔者所在学校一直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早在2016年就开始由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向创意写作专业方向全面转型,而文学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也随之展开。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实施者,笔者拟根据转型探索的实际情况,对课程教学改革的社会语境、指导思想、改革具体措施、改革成效等方面进行初步总结,期望能与学界同仁进行探索交流。
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在人才培养上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层次和需求目标也随之发生了明显变化,而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改革并没有跟上步伐,仍保持传统的教育和培养理念,这就导致学生的学和用不能有效对接,就业难的困境也就随之而来。为了解决这一现实困境,制定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分别对近几届的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以及相关用人单位,做了问卷调查和实地采访。学生们反馈认为,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不够强,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导致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动手能力较差,所学知识不能有效转化为能力,缺少核心竞争力;而相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的要求,着重在毕业生的写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
调研结果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现今社会所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已不再是按传统的师范教育模式和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而是有较强写作能力、具备多项知识和才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必须改革,即紧密围绕社会需要来确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从以基础性人才培养为主的目标模式向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目标模式转变。经过大量考察、调研和学习,我们最终选择了往“创意写作”专业方向转型。
所谓“创意写作”(Creative Writing),一般来说指的是“以写作为样式、以作品为最终成果的一切创作性活动”,“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它最初仅仅是指以文学写作为核心的高校写作教育改革……后来泛指包括文学写作在内的一切面向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以及适应文学民主化、文化多元化、传媒技术的更新换代等多种形式的写作以及相应的写作教育”①许道军、葛红兵:《核心理念、理论基础与学科教育教学教方法——作为学科的创意写作研究(之一)》,《写作(上旬刊)》2016年第3期。。创意写作兴起于19世纪末期美国高校的文学教育教学改革,二战前后逐渐发展为一场全国性的社会运动,据有关报道,自1936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创立第一个创意写作工作坊以来,至今在美国已有超过800个与创意写作相关的专业点和工作坊。我国的“创意写作”起步较晚,而把“创意写作”的理念引入中国高校更晚,直到2009年上海大学才成立了中国高校第一家“创意写作研究中心”,并于2011年在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试开创意写作类模块课程;2012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始招收第一届汉语言文学(创意写作)本科生,由此揭开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向创意写作专业方向转型的序幕。到目前,已经有相当多的高校在尝试此种转型。
这种转型有充分的必要性。从世界范围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除了经济和科技之外,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我国大力倡导“文化强国”的理念,并颁布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切实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应地,国家和社会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而现实情况却是,现有的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有大量的需求缺口。可另一方面,中国高校却鲜有培养此类人才的专业,按理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比较接近,但此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只强调语言文学通识、文学鉴赏和文学研究,却很少顾及学生各种创意策划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而这些能力恰恰是社会发展所急需的,这就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所需脱节的窘境。这样的现实状况,无疑为创意写作专业(方向)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深厚的土壤,同时也为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转型指明了方向。对此,学者樊星深有感触地说:“当今社会,文学研究或许已经不足以让学生们提起强烈的兴趣,而写作则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能不能培养出作家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为众多的写作爱好者点亮了一盏明灯,为文学写作开辟了新的出路。”②喻珮:《中国高校开设“创意写作”课程吸引众多文学爱好者》,新华网武汉2014年2月13日电。
而从可行性来看,转型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本来,中国对创意写作的引进,就是为了对传统中文教学理念进行反拨,而实际上,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语言文学类课程,如古今中外的文学史、语言学、文艺理论等,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只是不太关注写作能力的专门培养。但这些无疑是创意写作的基础,也就是说,创意写作的“创意”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有一定的语言文字感知能力,这部分课程的学习是创意写作能力培养的根基。相应地,这些课程仍然是创意写作专业方向的主干核心课程。
经过大量调研和充分论证,我们把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扎实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理论与知识,掌握各类实用文体写作技能,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具备突出的创意写作能力和新媒体应用能力,能够从事文化创意、影视传媒、编辑出版、广告宣传、文化会展等方面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我们认为创意写作专业方向的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解读、分析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的能力,较强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一定的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创意与策划、文案写作、新闻采编等文化传播与策划能力,以及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而每门课程的开设和教学都应该紧密围绕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于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具体就文学类课程来说,就是要思考清楚课程在全新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功能和价值,明确课程是要为培养学生什么样的专业核心能力服务,从而确定适当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我们总的原则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转变学习观念,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培育适应社会和产业需求的核心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从事各项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一是以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改革指南。为更好地推动各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赶上世界潮流与趋势,国家教育部于2018年 1月30日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国标》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指导思想,是突出产出导向,强调对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科学合理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精心调研、制定出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具体课程教学上,强调“以生为本”,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的激发,强调本科教学要从教师“教得好”向学生“学得好”转变,因此在教学方法和策略上,要不断探索、创新形式、改革教法、强化实践。
二是深入领会并践行OBE教学理念。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即通常所说的成果导向教育,早在1981年由美国学者Spady等提出,并迅速在欧美国家教育界获得认可。按照Spady的定义,成果导向教育指的是“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使之围绕确保学生获得在未来生活中能促进其成功的实质性经验”①Spady,Davis M H.“Outcome-based education”.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al education,2003,30(3):230-231.,此教育理念非常关注学生通过教育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即:想让学生取得什么样的学习成果?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如何有效地帮助他们取得这些学习成果?如何知道他们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实际上,这里所强调的最终成果,就是学生通过教育所获得的最核心的能力,而每个专业的核心能力到底是什么,不是随意认定的,而是建基在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专业能力需求的基础上。也就是说,针对传统的学科导向教育来说,这种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反向设计,它从需求(包括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开始,由需求决定培养目标,由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再由毕业要求决定课程体系,最后再决定每门课程的具体授课内容以及完成内容所需的教学时数。
就文学类课程来说,按照OBE教育理念,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就不能再沿袭以往的做法,而应首先调研清楚国家和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然后再确定培养学生具备什么样的专业核心能力,进而探索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三是适当遵循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虽然并非一种时新的教育理论,而且还曾引起广泛争议,但它的一些理论主张正好吻合OBE教育理念,因此可以适当提倡。遵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首先是要破除学生对“知识”权威的迷信,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为知识并非对现实世界的客观还原,而只是一种解释和假设,因此不存在固定的、标准的“答案”。其次,建构主义理念下的学习,并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经验进一步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①岳中方:《建构主义教育影响及其反思》,《教学与管理》2006年第33期。。具体就文学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而言,就是教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位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把真正的舞台留给学生,帮助其培养核心能力。
根据“90后”“00后”学生的身心特点,文学类课程在教学时要注重教学文本与社会现实的结合,要将文学现象与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现实相联系,将文学的审美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接受,从而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因此,选择文学文本时要遵循文学性、思想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每一学期甚至每一堂课备课时,都要注意更新教学内容。
而所谓凸显课程的“当下性”,是说在课程教学的内容方面,不能仅仅拘泥于所使用的教材,或者所拟定的教学大纲,因为无论多新的教材和大纲,与中国当下文学的实际相比,都无疑是滞后的。具体文学课程不同,这种“当下性”的表现也有所不同。如古代文学类课程,就是把文学文本主题和思想与当下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挖掘其当代价值,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效果;外国文学类课程的“当下性”,主要是指尽可能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文本,而且要有意识寻找教学内容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由于与中国当下的现实结合最为紧密,“当下性”的表现就是要求授课教师在兼顾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那些有定论的思潮流派和作家作品的同时,还应该关注最新的、前沿的、引起广泛争议或产生深广影响的文学现象,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选择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高质量的青春写作文本,如郭敬明、韩寒、张悦然、李傻傻、迪安等作家的代表作品,这样,既体现了文学关注社会的“应用型”特质,也能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有一个说法普遍流行:“中文系是不培养作家的。”因此,长久以来,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文学类课程的设置基本以文学史和文学理论为主,而文学阅读和文学创作则是被严重忽略和疏离的,课程内容也同样如此。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对中文人才需求的转变,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亟需变革,而如何从文学史的教学转化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变革和创新的关键。对此,我们的做法是,尽量淡化“史”的色彩,降低识记基本知识的要求,强化文学文本的细读和泛读,真正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模仿写作能力。我们知道,写作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大量的文本阅读和主动模仿,对于基本上生活在校园这一狭小空间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在课程教学时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指导学生如何有效阅读经典文本上,给他们提供参考性阅读书目,引导他们学会创作型、产出型阅读,鼓励他们以经典文本为蓝本,进行不同形式的创意改编和创意生发。此外,我们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文学文本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文本上的阅读分析与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对社会的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大量的文本阅读实践,将促进大学生进一步认识我们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现实,促进他们的社会关怀热情”①贺仲明:《文本阅读能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江海学刊》2006年第3期。,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理解文学,获得人生体验,积累创作素材。
我们知道,一种能力的习得靠的是反复实践和训练,写作能力的培养更需要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支撑。就文学类课程的教学来说,为实现培养同学们较强写作能力的目标,我们彻底矫正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及忽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弊端,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探索构建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紧密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积极开展课内实践。打破传统的“一言堂”“灌输式”授课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具体做法是: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课程开始前先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分享“近期读书心得”,教师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与审美趣味给以简评;然后对本课要学习的教学内容发表看法,列出要集中讨论的问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当堂汇报讨论成果,并在老师指导下与其他小组进行辩论;最后做“深化拓展”,教师结合学生们的讨论对课程内容和知识进行总结,并自然延伸出下节课要学习和讨论的问题,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为课程讨论做好准备。
二是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发挥隐性课程功效。面对课程学时逐步压缩的现状,我们主动积极应对,探索开辟第二课堂。首先是把文学感受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指导学生读书,为学生开一份“最低限量必读书目”,其中大部分是作品,少量是研究论著;同时指导学生观看根据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改编的影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兴趣,培养敏锐的文学想象力与感悟力,不断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提升能力。其次,把课堂学习进一步延伸到课下,通过创办文学刊物、博客、微信公众号等形式,为学生的创作搭建展示、交流、评价的平台,营造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成长环境。再次,举办各类与文学相关的赛事,如诗词朗诵、话剧表演、创意写作大赛、汉字听写大赛、诗词大会等,寓教于乐、以赛促练,真正提升专业能力。最后,以暑期社会调查、项目带动、写作工坊、实习基地实习、文学采风等丰富多彩的形式,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接触社会,开展实地考察,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提高写作热情、培养写作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担当的是导师和启蒙者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和阐释的权威,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缺乏主体创新效果,但信息时代的教学过程则是“学生个体最大可能地获得并整合信息资源,围绕某一主题与他人讨论学习或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个体用语言及其他信息载体来表达通过主动探究所得到的结果,协调和适应社会的实践活动”②何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个体参与实践教学》,《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再可能是知识的垄断者和唯一解释者”,“师生平等对话中知识的梳理与系统化将成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将是今后很长时期内教师们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③鲍昌宝:《创意写作:多元化时代文学史教学改革的思考——以“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为核心的考察》,《肇庆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就我们的改革实践来说,我们一改传统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而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立体化,即把讲授、讨论、座谈等传统方法与网络互动、课题指导、项目带动等新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探讨最能发挥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式,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我们进行的改革探索主要有:改革教学手段,通过制作视听兼备的多媒体课件、带领学生到作家故居实地参观等方式,增强教学过程中的感性认识;改革和完善教学体系,聘请写作经验丰富的作家、学者担任课程主讲或举办讲座,探索“驻校作家”制度的可行性,聘请校外作家做学生的写作指导教师;完善实践教学所需要的各种书籍、光盘、图片、影像等资料及部分朗诵、表演工具;开拓网络学习资源,不断丰富教学手段,达到本课程教学手段最大限度的现代化;尝试翻转课堂,师生协作探究和交流互动。
在课程考核方式方面,我们总的指导思想是淡化终结性评价,强化过程性、形成性评价。我们的考核始终以能切实提高学生能力为导向和着力点,作业方面,在保留传统纸质作业的同时,更增加了一定数量的“作品”——PPT展示、诗词朗诵、文学创作、话剧表演等;在考核形式方面,除了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我们还在学期中间增加了文章写作、课堂讨论、口语测试、文案撰写等多种形式。为保证作业完成质量,我们将学生每次课前准备、课堂主题发言、讨论以及完成课外创意文章等量化到学业成绩评定中,并在学期总评中占一定比例。另外,我们还尝试设立第二课堂学分,包含文学创作成果、学术研究成果、荣誉与奖励、素质拓展等与课程相关的项目,以鼓励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逐步提升专业能力。
经过两年多的改革探索,在文学类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策略方法运用以及评价方式实施等方面,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成果产出”导向的基本教育理念的坚守和践行,也让我们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每一门文学类课程都强调让学生学出“成果”,所以,两年多时间里,学生出版了若干本作品集,参与了数次专业核心技能竞赛,创建了丰富多彩的微信公众平台,发表微信推文数百篇,撰写了视频脚本、各类文案100多篇,公开在学校校报、各微信平台官网发表文章数十篇,参与校企合作,累计帮助企业撰写各类文案数百篇。总之,学生的课程学习已由传统的知识记忆转化为专业核心能力的提升,普遍看来,创意写作能力较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有着明显的进步。
当然,由于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一些制约性因素,比如教师的角色转换和自身能力的提升,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合理和完善,实习实训场所的建设和形式的探索,等等,还未能有效解决,这些都要在随后的改革中慢慢完善。我们的改革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