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一帆
摘 要:语文教学作为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主要渠道。而小学语文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在此过程中便進行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不仅体现了新时期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也有助于学生从小学阶段便培养自身的品格修养与审美鉴赏能力。本文首先是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之后便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传承途径
引言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的精髓和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将之发扬光大,使之得以传承是每个中国人的义务。而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便开始注重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从小便建立起民族自信心,也能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形成自身丰富的文化底蕴,继而为他们日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1]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是符合新教学理念的有效手段,也是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下面便简要阐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2]
一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不仅有着“不屈、不淫、不移”的民族傲骨,也有着“仁爱、孝悌”的行为准则。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便可以让小学生通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习传统文化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继而有效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3]
二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学生文化内涵的提升,学习视野的拓宽。传统文化作为我国五千年文明发展的重要结晶,不仅处处彰显了文学美与语言美,也彰显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一旦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对美文的鉴赏教学,对优秀作品的借鉴教学,学生便可以借此来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涵养,拓宽自身的学习视野,继而为自身赏析能力、审美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体系和道德素养。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人涵养积累的重要时期,此时,他们对语言、诗词、文学、民俗等都有初步的了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富有内涵的文化内容来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同时,小学阶段也是学生道德品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此时教师若是利用传统文化来对之进行有效引导便可以使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培养乃至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1.注重对古诗词意境的解读
古诗词既是我国古代文人的智慧结晶,也是我国文化知识的重要体现,因此,通过注重对古诗词的讲解,对其意境的解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古诗词往往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暗藏着百姓当时的际遇,有时候还会暗含一些社会背景。因此,解读古诗词便能在很大一定程度上了解作者当时的年代背景,普通百姓的生活遭遇。而当学生对这样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后便可进行有效传承。首先,教师可以先将古诗词的意思进行还原,告诉学生这表达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其次,对诗词中引用的典故进行详细解读,借此来让学生充分了解诗人的表达情感。最后,教师还可以结合作者写作时的历史背景来对诗词进行深度剖析,借此来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通过让学生感受古诗词意境的方式便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兴趣、学习热情,继而有利于传承的进行。
2.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汉字文化的方式来传承传统文化
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内容之一,而教材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语文知识的主要载体。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时也必须要从教材内容出发。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极具代表性的汉字来向学生展示的方式可以让小学生更加有效的吸收民族文化的精髓与智慧。教师可以在教学生识字、学字时有机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对汉字有一定的了解,继而激发他们深入了解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汉字的文化背景来进行汉字教学,如此便可在讲解汉字时传承传统文化。以“从”字的讲解为例,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展示“从”字的甲骨文写法,并让学生猜测。此时,学生的探究兴趣得以激发,注意力得以集中,教师再逐一为学生演示并讲解“从”字由繁体字演变为如今的简体字的过程。这样便能让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3.模拟真实的教学情境
尽管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承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目的便是将之学以致用,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继而为自身日后适应新的生活、学习提供先决条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模拟真实的教学情境来传承传统文化时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所表达的情感,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继而进行有效传承。以《忆江南》这首词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这类科学技术的教学工具来为学生展示江南水乡的美景,模拟出“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景象。其次,教师还可以在播放美景画的同时播放《又到江南来》这首歌,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深刻体会《忆江南》中的情境,体会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如此一来,学生的思想情感便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4.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民俗文化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定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来传承传统文化,且这种传承方式还能让学生在了解更多传统民风民俗的同时感受民俗文化之美。比方说,六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便有“中华民风民俗”的专题,此时教师便可以开展制作工艺品、讲解民间传说、猜灯谜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借此来让学生对传统民俗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结语
终上所述,本文主要是从注重对古诗词意境的解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汉字文化、模拟真实的教学情境、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几个方面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6.
[2]冯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3.
[3]刘秀玲.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J].新课程学习(下).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