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鲍照《舞鹤赋》在清代的拟作现象

2018-11-08 08:19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鲍照

常 亮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据笔者统计,《历代辞赋总汇》中共收录清代咏鹤赋100余篇,赋题中出现“舞鹤”“鹤舞”字样的咏鹤赋共计50余篇,赋题为《舞鹤赋》《拟舞鹤赋》《拟鲍照(昭/明远)舞鹤赋》的咏鹤赋共计47篇。在这47篇赋中,共41篇赋的赋题为《拟……赋》,6篇赋的赋题为《舞鹤赋》。在这6篇赋中,曹秀先、徐宝二人分别在其《舞鹤赋》前有序说明作此赋乃是受鲍照《舞鹤赋》影响,或“效明远杰作,濡笔以构赋”,或“反其意而为赋”,田依渠所作《舞鹤赋》以鲍赋原句“指会规翔,临歧矩步”为题下限韵字,所以,这3篇赋可算作是对鲍照《舞鹤赋》的拟作。而周容、石钧、田明昶三人所作《舞鹤赋》未有赋序或题下限韵字标明其赋是否为鲍赋拟作,故这3篇赋暂不将其列入本文的考察对象中。所以,笔者将清代赋作家对鲍照《舞鹤赋》的拟作篇目定为44篇。从以上数据来看,鲍照《舞鹤赋》的拟作在清代的咏鹤赋中占据了将近1/2的比例。

赋作家们对鲍照《舞鹤赋》进行拟作的现象从清乾隆年一直持续到清末,清前并未出现这种现象。鲍照《舞鹤赋》被特别记起而出现拟作,不单单只是某位赋作家的别具慧眼,而是一种群体性行为。据统计,清代有40余位赋作家对鲍照的《舞鹤赋》进行了模仿创作。并且,从整个清代赋坛来看,《拟鲍照(昭/明远)舞鹤赋》也几为清代仿作前代赋之最。据《历代辞赋总汇》(篇名索引),赋题为《拟……赋》者,数目居冠的是《拟庾信(子山/开府)小园赋》,共47篇;鲍照《舞鹤赋》的拟作以44篇居第二位。因此,鲍照《舞鹤赋》在清代的拟作现象值得研究。

一、思齐与争胜——《舞鹤赋》拟作原因探析

当代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已有很多学者对古代文学中的摹拟现象给予关注。王瑶《中古文学史论》中所收的《拟古与作伪》一文,林文月《中古文学论丛》一书中《陆机的拟古诗》一文,梅家玲《汉魏六朝文学新论——拟代与赠答篇》一书中《汉魏诗赋中的拟作、代言现象及其相关问题——从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并序〉的美学特质谈起》及蒋寅《拟与避:古典诗歌文本的互交性问题》都对古典文学中的这种摹拟现象做了专业的解读。论及拟作者的创作动机时,动机一是拟作者常把拟作行为当成一种属文的方式,诚如王瑶先生所言“因为这本来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属文的方法,正如我们现在的临帖学书一样。前人的诗文是标准的范本,要用心地从里面揣摩、模仿,以求得其神似。所以一篇有名的文字,以后寻常有好些人底类似的作品出现,这都是模仿的结果”;[1]200动机二为拟作者在其属文技巧成熟后,欲与前人一较短长高下的表现,王瑶、林文月的文章中都提到了这一点,“这种风气既盛,作者也想在同一类的题材上,尝试着与前人一较短长,所以这种拟作的风气便越盛了……因之较量作者们才能的高下,或当作露才扬己的方法”[1]203,“写作技巧成熟之后,尝试与前人一较长短”[2]157。鲍照《舞鹤赋》在清代出现大量拟作,原因与动机类此。接下来笔者结合《舞鹤赋》及其拟作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原因。清代44篇《舞鹤赋》的拟作中,5篇有序,分别是曹秀先《舞鹤赋》、黄爵滋《拟鲍昭舞鹤赋》、徐宝善《舞鹤赋》、沈成章《拟鲍明远舞鹤赋》及刘可毅《拟鲍昭舞鹤赋》,赋作家们一般会在赋序中交代写作意图。

1.清代赋作家拟作《舞鹤赋》的动机一自然是清代的赋作家们认为鲍照《舞鹤赋》的水准极高,所以将此作为学习赋作的范本。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鲍照及其赋作《舞鹤赋》。鲍照(?~466),字明远。南朝宋重要辞赋家、诗人,与谢灵运、颜延之合称元嘉三大家。《宋书》《南史》有传。钟嵘《诗品》谓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今存辞赋10篇,主要是抒情和咏物两类,《舞鹤赋》属咏物赋,其咏物赋多寓“才秀人微”的不幸身世。其辞赋讲求骈偶、用典,对南朝骈文的成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舞鹤赋》大致内容为:鹤是兼具“藻质”与“明心”的仙禽,原本“朝戏于芝田,夕饮乎瑶池”,享有“指蓬壶而翻翰,望昆阆而扬因” 的自在与逍遥。但偶然间“厌江海而游泽,掩云罗而见羁” ,来到凡尘俗世,成为“唳清响于丹墀,舞飞容于金阁” 的宠物。在某个“穷阴杀节,急景凋年” 的萧瑟寒冬,因“哀离”“惊思”而内心充满惆怅,所以这只鹤就在月夜起舞。鹤“逸翮后尘”“矫翅雪飞”的绝妙舞姿,令观者散魂荡目,“迷不知其所之”,甚至能让能歌善舞的“燕姬色沮,巴童心耻” 。但鹤的纵情一舞,仍然无法化解内心长久以来对天庭的思念与感伤,只能继续无奈的“守驯养于千龄,结长悲于万里”。[3]916《舞鹤赋》虽属咏物之作,却寓身世之悲。

清代赋作家及赋论家鲍桂星对此赋作有极高的评价,其《赋则》对鲍照《舞鹤赋》的总评乃是:“摹写舞态,羌无故实,惟妙惟肖”,[4]217沈成章在《拟鲍明远舞鹤赋》的赋序中言:“舞鹤赋字句凝练,已成兰成先声。而其骨绝高,少陵所目为俊逸者,此也”,[3]20044以字句凝练和骨气绝高来称赞《舞鹤赋》。再如曹秀先就在赋序中表明自己幼年就开始学习鲍明远的赋“旧史氏童肄鲍明远赋,悟厥形理”,[3]12118论及自己所作拟赋与鲍照原作《舞鹤赋》之间的联系时提到“爰效明远之杰作,韵栉句比” ,[3]12118由此可见,至少在押韵与赋辞上,曹秀先模仿了鲍作。纵览44篇拟作,拟作者们几乎都沿袭了鲍赋一开始铺陈鹤在仙界逍遥自在的场景,对鹤如何飞舞的铺陈之辞也竞相仿效。

2.拟作《舞鹤赋》的动机二在于与前人一较高下。这44篇《舞鹤赋》虽号为“拟”,但实际上都或多或少的试图超越、甚至有意脱离鲍照原作。

从拟赋的形式方面来看,44篇拟作多将骈体之原赋一变而为律体之拟赋,在押韵方面或摘取鲍照《舞鹤赋》中的原句限制韵部、或是以赋题为韵,或是按照鲍照《舞鹤赋》的原韵重新编造文句。清人还在拟赋中对鲍赋中的名句进行改写,如“烟交雾凝,若无毛质”“朝戏芝田,夕饮瑶池”“始连轩以凤跄,终婉转而龙躍”[3]916等名句。清人赋作家们在拟赋的形式上,以此来凸显拟赋与原作的不同,展示自己铺采摛文的才气。

在拟赋的立意方面,赋的拟作者们对鲍赋的某些立意提出质疑,拟作者们希望把自己对鹤或鹤舞的体验通过拟赋演绎出来,或沿袭或创新,欲与一千多年前的鲍照“思接千载”。

曹秀先《舞鹤赋》的赋序中言,他幼时即学《舞鹤赋》,对该赋之形理知之甚深,不过却未识得赋中鹤之性情。他作赋的缘由是:“客自淮南来,告于旧史氏曰:今宫保相国高公督河蜀中,豢鹤善舞。其舞也,遇相国出入,概以为常。日者生朝七十,具征优歌,鹤舞寿筵,穷妍呈态。坐上客乍得见之,惊语而喜,此庸非异也耶?旧史氏童肄鲍明远赋,悟厥形理,未审性情何系也。兹鹤殆善性情者已。相国仁民爱物,不此为异,凡在下风,咸得窥寻衷蕴。矧旧史氏固知相国者,爰效明远之杰作,韵栉句比,细谛弗仍,而濡笔以构赋”,[3]12118高公所养之鹤让曹秀先懂得了鹤之性情,“咸得窥寻衷蕴”,所以其进行拟赋的创作时,在韵与句上仍然仿效鲍赋,只不过涉及鹤之性情的部分并未沿袭鲍作,“细谛弗仍”,而是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以高公所养之鹤的性情作为拟赋之“细谛”。

黄爵滋在《拟鲍昭舞鹤赋》的赋序中言:“鲍昭赋舞鹤,始以蓬壶翻翰,昆阆扬音。而终之以卫国乘轩,吴都倾市。殆以仙禽驯养,非其本性,有感而言也。夫鹤者,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骐骥。尝考之瑞应图、黄帝集。昆仑以舞众神,二鹤入翔其右。然则斯鸟,固非鹑鷃之网能罗也,因时而至。比诸丹穴之羽,斯为贵耳。安有尘寰喧卑之诮乎?昭赋体物,特为浏亮。”[3]14624黄爵滋认为,仙鹤并非凡鸟,其处于人世,不同于凡鸟被网罗羁留,而是“因时而至”,所以它与凡鸟相比要可贵得多,并不存在尘寰喧卑之讥。这其实就反驳了鲍照原赋“厌江海而游泽,掩云罗而见羁。去帝乡之岑寂,归人寰之喧卑”[3]916的立意。

徐宝善《舞鹤赋》的赋序言:“昔鲍昭舞鹤赋以仙禽见羁,供人爱玩,其言曰:去帝乡之岑寂,归人寰之喧卑。若不胜其鬱悒侘傺焉者。至于丹墀金阁,非绁绊可比;饥啄渴饮,豢惠养之德。食其禄者,宜徇所知。故反其意而为赋” ,[3]15292徐宝善不赞同鲍照将豢养者的丹墀金阁等同于缧绁羁绊,认为“食其禄者,宜徇所知”,故以反为拟,反鲍照原赋之意另作赋。

再如沈成章在《拟鲍明远舞鹤赋》的赋序中言:“但相鹤经所谓善舞,当非专指人间豢养者,而此赋独写舞象于去帝乡归人寰之后,疑参军当日目击而赋此耳。兹姑附相鹤经意,以髣髴其万一云”,[3]20044沈成章认为鲍赋独写去帝乡归人寰之后的鹤舞,有违《相鹤经》之意。

刘可毅《拟鲍昭舞鹤赋》在其赋序中结合刘宋末年的社会背景,对鲍照的《舞鹤赋》评价到:“故拟鹤于君子之德,而疚其善舞,太自矜炫,以微讽之。仍归其恉于守驯千龄,结悲万里,以明不舞之鹤无所容于世。因寄所及,音声为销。”[3]20667他认为鲍照身处刘宋孝建之末,确有不得已的苦衷,《舞鹤赋》立意的自相矛盾之处乃是特殊时代的产物。但他同时也从羊叔子豢养之鹤见客不舞之事着眼,在赋序中借羊公不舞之鹤提出了新的观点:“然则侍中之鹤,氃氋工于事,羊叔子而绌于应客,独非善宝羽翮,不妄璀璨,而为德之贞者乎?鹤以舞柔,人以不舞恒其德,亦何取乎偏反者为也?”[3]20667刘可毅认为如果人们以鹤之不舞而愈加称赞其德的话,那么就不存在“不舞之鹤无所容于世”的情况了,不舞之鹤应该更容于世才对。所以刘可毅的拟作以“不舞之鹤,人恒其德”为赋意,从羊公的不舞之鹤着笔,反鲍照之意而拟作《拟鲍昭舞鹤赋》,正如其所言“敢申昔贤未竟之恉,而略变其构”。[3]20667

正所谓“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5]58鲍照作为《舞鹤赋》的作者,自有其作者之用心。而清代的拟作者们既是读者也是作者,他们对《舞鹤赋》原作的“用心”以拟作的形式呈现了出来。

但师法古人,绝非要成为古人的附庸。清代赋作家跨时代的同题拟作,与前代名赋一较高下的意味很浓。看似亦步亦趋,实则带有“趋炎附势”的意图。拟作者们想替名不见经传的自己制造随侍于前代作赋高手的机会。因此,清人拟六朝著名赋作家的著名赋作,不单单是为了“取法乎上”,也是为了尽快让自己在赋坛上崭露头角。所以,鲍照《舞鹤赋》的清代的拟作现象反映了清人对前代名赋“思齐”与“争胜”的复杂心态。

二、貌似与神似——拟赋对原赋改造

清代的赋话对拟赋与原赋之间应该保持怎样的关系这一命题也做了一定的探索。最为典型的就是林联桂《见星庐赋话》中提出的:“赋家拟赋,譬诸书家临帖,正如双鹄摩空,不必此鹄之貌似彼鹄也,而不能禁止此鹄之神不似彼鹄也,故拟古之赋,有貌似者,有神似者,有神貌俱不似者而以不似为似者,唐贤以来多矣。”[6]494林联桂以双鹄摩空为喻,指出拟古之赋有貌似、神似以及神貌俱不似三种类型。这种“似”可以理解为求同存异与和而不同。正如陈恩维在《模拟与汉魏六朝文学嬗变》中所言的那样:“拟作和原作是‘和而不同’,模拟的过程乃是与原作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求同存异的过程”[7]26。鲍照的《舞鹤赋》作为原作,在赋者创作完成之后,《舞鹤赋》的意义并未随之产生。龙协涛《读者反应理论》 言及:“文学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作品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它呼唤、导引、召唤、邀请读者,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以此,未定性与意义空白构成作品的基础结构,这就是伊舍的‘召唤结构’……”[8]101-104鲍照的《舞鹤赋》也同样存在这种“召唤结构”,该作不管从赋“貌”,还是从赋“神”上,都有其未定性与意义空白。清代的拟作者们正是从《舞鹤赋》的“貌”与“神”两方面着手,对原赋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进填补和联想,把原赋与自身的经验以及自己对鹤的认识及联想联系起来。对原赋进行再创造的结果就是鲍照《舞鹤赋》拟作的问世。

拟赋对“貌”的的改造主要是指对原赋体式的改造;拟赋对“神”的改造主要是对原作赋意的改造。

1.拟赋对原赋“貌”的改造

拟赋对“貌”的的改造主要是指对原赋体式的改造,因拟赋多为律体,所以拟赋有明显的清代律赋特色,在韵与辞两方面与原赋有着显著的不同。

先来看40篇拟赋的用韵情况,如下表:

序 号作者与赋题题下限韵字在《历代辞赋总汇》中的页码1邵晋涵《拟鲍昭舞鹤赋》无116512李懿曾《拟鲍明远舞鹤赋》烟交雾凝若无毛质118313曹秀先《舞鹤赋》(有序)无121184傅玉书《拟舞鹤赋》烟交雾凝若无毛质124495阙名《拟舞鹤赋》始连轩以凤跄终婉转而龙跃124506张锡谷《拟鲍明远舞鹤赋》用原韵128507刘定飏《拟鲍明远舞鹤赋》无133848郎葆辰《拟鲍昭舞鹤赋》以题为韵136359魏瀚《拟鲍昭舞鹤赋》无1379410王渭《拟鲍昭舞鹤赋》无1396811陶澍《拟鲍照舞鹤赋》以题为韵1398812沈维鐈《拟鲍昭舞鹤赋》以题为韵1406213李宗昉《拟鲍昭舞鹤赋》无1409714沈清凤《拟鲍明远舞鹤赋》态有余妍貌无停趣1422515杨际春《拟鲍明远舞鹤赋》朝戏芝田夕饮瑶池1423216陈沆《拟鲍照舞鹤赋》无1429017黄爵滋《拟鲍昭舞鹤赋》(有序)朝戏芝田夕饮瑶池1462418袁名曜《拟鲍昭舞鹤赋》无1498519郑祖球《拟鲍明远舞鹤赋》态有余妍貌无停趣1507720胡鉴《拟鲍昭舞鹤赋》无1514221徐宝善《舞鹤赋》(并序)无1529222杨廷撰《拟鲍明远舞鹤赋》无1534623陆心诚《拟鲍明远舞鹤赋》以题为韵1540624顾怀三《拟鲍明远舞鹤赋》用原韵1548125何朝昌《拟鲍明远舞鹤赋》以题为韵1566326汪士铎《拟鲍明远舞鹤赋》用原韵1591027孙奎《拟鲍明远舞鹤赋》无1629928冯鸣鹤《拟鲍明远舞鹤赋》以题为韵1703329周玉麒《拟鲍明远舞鹤赋》指会规翔临歧矩步1732630赵克宜《拟鲍明远舞鹤赋》用原韵1788331赵新《拟鲍明远舞鹤赋》态有余妍貌无停趣1843232田依渠《舞鹤赋》(应试作)指会规翔临歧矩步1868033边沦慈《拟鲍明远舞鹤赋》无1949634秦毓麒《拟鲍明远舞鹤赋》无1955535沈成章《拟鲍明远舞鹤赋》(并序)无2004436刘彝《拟鲍明远舞鹤赋》无2026237胡元直《拟鲍明远舞鹤赋》用原韵2052138刘可毅《拟鲍昭舞鹤赋》(并序)无2066739刘铭勋《拟鲍昭舞鹤赋》无2080040刘铭勋《拟拟鲍昭舞鹤赋》用原韵2080041水云《拟鲍昭舞鹤赋》烟交雾凝若无毛质2184942姜承瀛《拟鲍照舞鹤赋》用原韵2279443秦士科《拟鲍明远舞鹤赋》无2318744蒋庚埙《拟鲍明远舞鹤赋》态有余妍貌无停趣23861

由上可知,44篇拟赋中,除9篇用原韵的拟赋是骈体赋外,其余的35篇均是律体赋。律体赋中有17篇未标明题下韵,但其中有4篇(13/16/18/35)可推测其题下限韵字应为“以题为韵”,有1篇(10)可推知其题下限韵字为“态有余妍,貌无停趣”。所以35篇律赋中,有10篇题下限韵字为“以题为韵”,有13篇的题下限韵字为鲍照《舞鹤赋》中的原句。

清律赋押韵要比唐律赋严格得多。如“以题为韵”的限韵手段虽然是清人从唐人处学来,但唐律赋押韵不严谨,如浦铣《复小斋赋话》卷上有言:“唐赋限韵,有以题为韵者,‘赋’字或押或不押”[9]707,再如王芑孙《读赋卮言》论唐代赋韵时更是指出了唐律赋在赋下标明“以题为韵”时,仍会出现以下状况:“有以题为韵者,此例甚多,不必举……有以题为韵而减其字者,有以题为韵而增其字者,有限用题中何字者”[10]342。而清朝的律赋题下所限的韵字,需要依次押,而且最好押在每段的最后,这从鲍照《舞鹤赋》的拟作中完全可以看得出来。“以题为韵”的拟作,根据其赋题《拟鲍昭舞鹤赋》《拟鲍照舞鹤赋》《拟鲍明远舞鹤赋》依次押韵,或六韵或七韵,韵字皆押在每段之末,并没有增字或减字的情况出现。

《舞鹤赋》原赋中的原句“烟交雾凝,若无毛质”“始连轩以凤跄,终婉转而龙躍”“态有余妍,貌无停趣”“朝戏芝田,夕饮瑶池”“指会规翔,临歧矩步”都曾被用作清人《舞鹤赋》拟作的题下限韵字。依此可略窥清人所偏好的鲍照《舞鹤赋》中的佳句。这五句中,除“朝戏芝田,夕饮瑶池”写鹤在仙界逍遥自在的生活外,其他四句均是描写鹤舞之佳句。这种情况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清人特别关注原赋中“鹤如何飞舞”的书写。如鲍桂星圈评《舞鹤赋》时指出:鹤未起舞前“翻翰”“迴骛”“顿趾”“弄影”的等语已逗出“舞”字,“于是穷阴杀节……既而氛昏夜歇……”是将舞鹤之时分两层写,行至“始连轩以凤跄,终婉转而龙躍”方入“舞”字。鲍桂星较为赞赏“始连轩以凤跄,终婉转而龙躍”一语。李调元《雨村赋话》有载:(南朝)宋鲍昭《舞鹤赋》云:“烟交雾凝,若无毛质。风去雨还,不可谈悉”。何焯批《文选》,极赏四句。”[11]175-176李调元指出何焯在批《文选》时,非常欣赏“烟交雾凝,若无毛质。风去雨还,不可谈悉”四句。故本文以原赋中 “始连轩以凤跄,终婉转而龙躍”和“烟交雾凝,若无毛质”两句为例,来观察拟赋对原赋“辞”的改造。

先来看拟赋如何对原赋“始连轩以凤跄,终婉转而龙躍”句进行改造的。鲍照原句以“凤跄”“龙躍”为喻铺陈鹤舞“连轩”“婉转”的特点,拟作者们或沿袭原赋以龙、凤为喻之意,或添加鸾、虎、虬、雀、鹏等动物来丰富鹤舞的表现力。沿袭原赋以龙、凤为喻的如张锡穀在其《拟鲍明远舞鹤赋》言:“初龙蜿于修轩,俄凤迴于杰阁。若将飞而未翔,乃少停而又躍。”[3]12850当然,绝大多数拟赋作家会加鸾、虎、虬、雀、鹏等动物来丰富鹤舞的表现力。如顾怀三在其《拟鲍明远舞鹤赋》中言:“羌凤翥而鸾回,亦龙骧而虎躍”,[3]15481除以鲍赋中原有的“龙”“凤”外,还增添了“鸾”与“虎”。冯鸣鹤《拟鲍明远舞鹤赋》中更是用“乌”“凤”“野鹘”“山鸡”“燕子”“鸳鸯”“雕隼”“鸿雁”八种动物来表现鹤舞的姿态,其赋原文为:“远而望之,皎若踆乌之开东方;近而迎之,翩若仪凤之临西土。高翥兮若野鹘之翻云霄,低下兮若山鸡之翔水浒。缓如轻燕之受春风,急如归鸳之妬秋雨。来如雕隼之搏翰,去如雁鸿之振羽。”[3]17033

再来看拟赋对原赋“烟交雾凝,若无毛质。风去雨还,不可谈悉”句的改造。“烟交雾凝,若无毛质。风去雨还,不可谈悉”这两句形容鹤疾翔于空中,倏忽如风雨,乍见似烟雾,完全看不清原本的体态。这句话足以称得上是善用譬喻了。拟作者们对此句的拟写或接近鲍照《舞鹤赋》原句,或增添云、电、霜、流星、回雪等为喻。接近鲍照《舞鹤赋》原句者,如孙奎《拟鲍明远舞鹤赋》:“逞身迅疾,作势迴环。拟烟雾之难合,譬风雨之去还”,[3]16299再如沈清凤《拟鲍明远舞鹤赋》:“恍烟云之离合,譬风雨之模糊。势忽近而忽远,形若有而若无”。[3]14425增添“云”“电”“霜”“流星”等为喻的如刘定飏《拟鲍明远舞鹤赋》:“皎若日升,奇若云谲。动荡若星流,迅疾若电掣。展若月练舒其光,转若霓裳中其节。错杂兮若密雾之交烟,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3]13384连用“日”“云”“星”“电”“月”“霓虹”“密雾”“回雪”八个天文意象为喻写鹤舞之出神入化。

总之,在拟赋对《舞鹤赋》“辞”的改造这一点上,都有在鲍赋“辞之工”的基础上抱有“工之又工”的追求。但当原赋的某些辞已经“工之又工”,臻于极妙之时,拟赋家们通常就会避其锋芒,另辟蹊径。

2.拟赋对原赋“神”的改造

拟赋对“神”的改造主要是对原赋“鹤为何落入凡尘”“鹤为何起舞”以及“鹤的结局如何”三方面的改造,并且还援引《舞鹤赋》之外的其他文典中鹤的形象来对原赋进行改造。

先来看原赋对“鹤如何落入凡尘”的描写:“厌江海而游泽,掩云罗而见羁。去帝乡之岑寂,归人寰之喧卑。岁峥嵘而愁暮,心惆怅而哀离”,[3]916原赋中的鹤因“厌江海而游泽”的偶然机会,被羁留于尘世之中。

拟赋有沿袭鲍照赋意,认为仙鹤强遭羁绊落入尘网。如曹秀先《舞鹤赋》云:“蒙虞人之网聘,学良马之金羁。辞江湖之散逸,就庭院之崇卑”,[3]12118刘定飏《拟鲍明远舞鹤赋》云:“偶游戏于洲渚,倏见羁于毕罗。屏邻雀影,笼伴鹦哥”,[3]13384郎葆辰《拟鲍昭舞鹤赋》云:“既而仙客来游,虞人施巧……触云罕而神飞,入雕笼而心搅。”[3]13635

有的拟作者认为鹤栖于人寰是偶然的,如黄爵滋就在《拟鲍昭舞鹤赋》的赋序中提到了这个问题:“夫鹤者,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骐骥。尝考之瑞应图、黄帝集。昆仑以舞众神,二鹤入翔其右。然则斯鸟,固非鹑鷃之网能罗也,因时而至。比诸丹穴之羽,斯为贵耳。安有尘寰喧卑之诮乎?”[3]14624他认为仙鹤乃因时而至,并非强遭羁绊。再如周玉麒《拟鲍明远舞鹤赋》云:“非绦鹦之就缚,非罗鷃之受羁”,孙奎《拟鲍明远舞鹤赋》云:“曾翱翔于云路,偶栖息夫人寰”,[3]17326秦士科《拟鲍明远舞鹤赋》云:“暂辞路于天闾,聊浮游乎吴市” 。[3]16299

仙鹤善舞,所以栖于人寰的鹤也经常起舞,但起舞的原因不尽相同。原赋之中仙鹤起舞的原因应该是为了排遣落入人寰的惆怅。而拟赋中,有以舞娱人报恩者,如曹秀先《舞鹤赋》言:“感袭养之洪慈,仰青冥之广漠。嬉僮侲之不惊,目主人而炫灼”。[3]12118有以舞自娱,如刘定飏《拟鲍明远舞鹤赋》言:“感别绪而惆怅,聊须臾以婆娑”。[3]13384还有自娱兼娱人者。如傅玉书《拟舞鹤赋》云:“岂其感君子之光荣而强以相媚,抑亦怅己志之郁悒而聊以自娱”。[3]12449

仙鹤的结局也不同。原赋中的赋无法挣脱驯养的命运,所以只能“守驯养于千龄,结长悲于万里”,以悲剧收场。而清代的拟作者们对鹤命运的思考则更加多元,这可能是各以其情“神入”《舞鹤赋》的结果。最起码的是坚持操守,不能因处境艰难受尽委屈就见风使舵,如孙奎《拟鲍明远舞鹤赋》云:“纵杂处于鸡群,自永贞其常度”,[3]16299再如秦毓麒《拟鲍明远舞鹤赋》云:“虽见羁于樊笼兮,守耿介之常度”。[3]19555在坚持操守的情况下,仙鹤以“养翮”自勉,暂且雌伏,等待来日一飞千里,高步云路:如傅玉书《拟舞鹤赋》:“虽暂羁于尘缨,终扶摇其可必。待清霄之风云,岂一舞之遂毕。”[3]12449再如阙名《拟舞鹤赋》:“有志竟成,岂徒落寞。待羽毛之丰满,奋风云乎寥廓。诚抱负之不群,何妨为笑于藩篱之鷃雀”。[3]12450也有仙鹤既安于人世,又不失对云路与自由的向往:如曹秀先《舞鹤赋》中的鹤:“幻入帐于窦岩,狎立群于都市。友清献之一琴,傃闲云而万里。”[3]12118此鹤既能习惯立群于都市的快乐,心中也未失去对山林岩穴的幻想;既能与贤人赵清献以及琴作知己,又对闲云万里的散逸生活保持着向往。

上述拟作者们所描写的鹤处鸡群之落魄、雌伏与奋飞之挣扎以及待时或隐退的处世抉择,几乎都不在鲍照《舞鹤赋》原赋的铺陈中。事实上,拟作的根据已经不仅仅限于原赋,同时还涵盖了有关鹤的相关诗赋及故事。如《相鹤经》中对鹤的记载、羊叔子“不舞之鹤”的典故,以及唐皇甫湜《鹤处鸡群赋》中鹤处鸡群卓然而立的形象,还有宋代赵清献一琴一鹤自相随的典故以及林逋梅妻鹤子的典故等等。

所以,清代的拟作者们对鲍照《舞鹤赋》原赋之“神”进行改造的过程既融合了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融合了历史上与鹤有关的诗文及典故,这使得拟舞鹤赋的创作与原赋保持着“和而不同”的“似”的关系,而不至于沦为原赋的附庸。

猜你喜欢
鲍照
受气包
鲍照乐府诗创作对南朝诗人的影响
鲍照辞赋与其书信文之对比
——以《登大雷岸与妹书》为例
鲍照与《拟行路难》的创作
《芜城赋》之艺术及思想
“以生待死”的鲍照
论“神思”在鲍照诗赋中的物化体现
论左思、鲍照对门阀制度的批判
浅议古代文人鲍照的思想境界
试论高适边塞诗对鲍照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