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国
(宝应县实验小学,江苏 扬州 225800)
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明确把“运算能力”作为数学教学中应特别重视的10个重要能力之一。在小学各个年级都包括不同层次的计算教学,这些内容占据着小学数学教学的大部分时间。运算不仅仅是“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其他部分的数学内容也都与运算有着密切的联系。尽管如此,广大教师对“运算能力”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入,以至于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异化现象,对此必须引起重视,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质量。
“课标2011年版”中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1]
课标给出的解释简明扼要,便于教师理解与记忆,且耐人寻味。第一句话,采用“行为条件+行为表现”的句法结构表述运算能力的内涵,“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是行为条件,“正确地进行运算”是行为表现。第二句话,是对前句的补充与强化。一方面是对运算能力的价值定位,从“行为程度”的视角提出期望。同时,也为一线教师具体实践,提供方法论的指引。这两句话,有力地刻画出运算能力的三个主要表现特征:正确运算、理解算理、方法合理(运算途径简洁,是方法合理的自然结果)。从字面意思可以解读为:运算能力主要是有根有据地正确运算的能力,它的作用是促进理解与应用。[2]言下之意:运算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提高正确性,通过理解算理与灵活运用运算解决问题,发展能力。不妨做这样的区分:运算是一种行为,通过已知量的可能的组合,获得新的量。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类属运算技能。不仅会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计算,而且理解算理,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方为高层次的运算能力。
1.综合能力说
即认为运算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如“运算能力是运算技能与逻辑思维能力等的一种独特的结合”[3]。也有学者这样描述:“运算能力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的计算,而是与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能力等有关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综合能力。”[4]
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克鲁捷茨基的研究,给出了数学能力的九种成分:(1)对于数学材料的形式化知觉的能力,掌握题目的形式结构的能力。(2)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方面,以及在数和字母符号方面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用数学符号进行思维的能力。(3)对数学对象、关系和运算的迅速而广泛掌握的能力。(4)简缩数学推理过程和相应的运算系统的能力;以减缩的结构进行思维的能力。(5)数学活动中心理过程的灵活性。(6)力求解法的简洁、清楚、经济和合理。(7)迅速和随意地改变心理过程的方向,从正向思维序列转到逆向思维序列的能力(数学推理中心理过程的可逆性)。(8)数学记忆(对数学关系、类型特征、论证或证明的模式、解题的方法以及探索的原则等的概括记忆)。(9)数学气质。[5]
2.主要表现说
主要表现说,采用描述性的定义方式,即如果某学生有怎样的行为程度,那么该学生就具有相对应的运算能力。如“运算能力主要表现为:根据中学数学的法则、公式等进行数学运算中表现出来的正确、合理、灵活、熟练程度上;还表现在理解运算的算理,根据题目条件寻求最合理、最简捷运算途径的水平上”[6]。
也有学者认为学生运算能力表现在数学解题活动的几个方面:(1)迅速、正确地感知数学题目的形式结构(关系及其特点)的概括化能力(对数学材料的形式化知觉能力)。(2)根据题目类型(运算和关系的特点),正确地定出解法模式,根据运算法则、运算律或关系及其性质,定出化归的方向、解算的程序和变换的方法。(3)心理过程的灵活性,即心理活动迅速重组的能力。打破原有的解法模式而代之以一个新的模式的能力。多方面去试探题目的解法,摆脱思维定式的影响。(4)力求解法简洁、清楚、经济与合理。(5)对题目类型、解法模式和原则等的概括化记忆(这种记忆特别有利于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迁移)。”[7]
上述研究的共同点在于,主要针对中学数学,侧重于应用运算解决问题的过程。[8]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有益的启示:首先,“运算能力”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发展性。从运算的内容看,由非负数到有理数,再到实数;由整数运算,到分式、根式运算。运算能力随着知识面的不断拓展,抽象程度的逐渐提高而不断发展。其次,运算能力并非一种单纯的、孤立的数学能力,它需要正确理解相关知识,辨识分清运算条件,合理选择运算方法,有效设计运算步骤,还要使运算符合算律、算理,最终尽可能简洁地获得运算结果,它是算和思的结合、操作和思辨的融合。第三,正确是运算的基本要求,有据是正确运算的前提,合理是运算得以进行的条件,简洁是运算的质量刻画。第四,“运算能力”的培养是目标与过程的有机统一体,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提升需要学生个体内部积极主动的自我建构过程。这些认知有助于我们寻求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中“数的运算”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非负整数的运算,非负分数、小数的运算。对于这部分内容,“课标2011年版”提出了具体要求[9],参见表1。
与过去相比,“数的运算”内容要求突出体现以下两方面特点:一是突出培养运算能力的要求。在继承课程改革实验积累的成功经验的同时,提出了运算能力培养的要求。口算方面,把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学习从第二学段下移到第一学段;笔算方面,第一学段增加整数两步四则混合运算学习要求;估算方面,要求更明确具体。二是突出发展学科素养的要求。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让学生获取知识,更要重视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智慧。智慧表现在思考的过程中,是隐性知识的内化与升华。“课标2011年版”内容要求中增加“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10],突出学生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反思的过程,以帮助学生从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智慧。
小学数学从它的前身“小学堂算术”诞生之日起,就将计算列为首要的学习任务。[11]“课标2011年版”将核心词从六个增加至十个,“计算能力”改为“运算能力”。回顾总结关于它的教学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一线教师对之理解的简单粗浅化,认为“运算能力”的培养就是让学生会计算,要让学生会计算,途径就是练,机械地讲解、反复的练习现象严重。运算能力的提升,既要教“术”又要教“理”;既要关注“正确求解”又要关注背后的“思想方法”;既要依托“智力因素”又要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表1 “课标2011年版”对“运算能力”的具体要求
算理即计算的原理,是指四则运算的理论依据,它是由数学概念、性质、定律等内容构成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算理为算法提供理论依据,是对算法的构建与解释。[12]算理的厘清是向学生呈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没有算理的算法是机械的,不讲算理的教学是低效的。
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概念反映着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计算教学中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感悟算理,推导算法,为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撑。[13]
“9加几”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十单元)。教材创设情境:一个盒子可以装10个苹果,盒子里已经放了9个红苹果,盒子外有4个绿苹果。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应该将红苹果与绿苹果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这依赖于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与掌握。“9+4”的计算,学生可以从加数的基数意义角度思考:1、2、3……12、13,依次数完所有的苹果;也可以结合加数的序数意义建构,红苹果有9个,绿苹果有4个,可以在9的后面接着数四个数。数数的过程与加法的意义、算理的明晰融为一体。“凑十法”是对上述数数过程的提炼与优化。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盒子里有10格,放了9的苹果,再放入一个苹果,正好10个,盒子外还剩下3个苹果,一共13个苹果,接着尝试用算式来表达算理,对“凑十法”进一步感知,这其中需要数的组成中“分”与“合”等基本概念的支撑。[14]
2.完善算理的提升过程
“计算教学既需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算理,也要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则,更需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过渡和演变过程。”实践中,对于算理的教学应当经历“直观操作——表象操作——抽象分析”的提升过程。
“十几减九”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以“13-9”为例,呈现如下的情境:盒子里有10个桃,盒子外有3个桃,小猴买9个桃。还剩多少个桃?列式为:13-9=()。第一步,安排学生直观操作,要求学生取出1捆(10根)和3根小棒,从中取走9根。可以先取走3根,再拆开1捆,取走6根,剩下4根;也可以直接从1捆中取走9根,将剩下的1根和3根加起来;还可以先拆开整捆与3根合并,从13根里取走9根。第二步,让学生在同桌交流的基础上说一说自己的操作方法,学生通常会看着自己的小棒进行复述,虽有直观,但成分在减少。第三步,对操作方法的比较分析,让学生讨论思考,这三种操作方法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哪种方法更简便?在这样的教学中,直观与抽象相互促进,有助于学生真正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加强算理的多向沟通
北京师范大学周玉仁教授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曾这样阐述:小学生数学学习是一个经验激活、利用、调整、积累、提升的过程,是“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15]计算教学中,算理的理解也符合上述特征。
首先是纵向的沟通。以“分数除法”为例。教材分多课时,分别教学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等。其基本的原理都是除法的意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或者一个数里面有多少个另一个数。教学中适时的比较与沟通,有利于学生分数除法的统一算法:甲数除以乙数(不为0),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其次是横向的沟通。以“加减法”为例。纵观加、减法运算内容编排,无论是整数加减法“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还是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其本质都是为了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减,不仅突出了算法的本质,而且沟通了知识间内在联系,实现知识“互联”。
史宁中教授认为,“数学思想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数学产生、发展过程中所必须依赖的那些思想;二是学习过数学的人所具有的思维特征。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思想:抽象、推理和模型。”[16]计算教学对数学基本思想的感悟有其自身的优势。
1.在算例的比较中感悟抽象的思想
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出相应的数学规律,完成算法的归纳,实现方法的优化,是计算教学的任务之一。这里的抽象要重点关注现象中隐含的特征和变化中不变的共性。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感悟抽象的思想,提高抽象的水平。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探索“同头尾合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时,教材首先呈现了三道竖式:“22×28”“35×35”“56×54”。教学时,可以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比较这几个算式,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在讨论和交流中逐步进行抽象,明确:这些算式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每个算式中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是相同的,个位上的数相加正好等于10。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算出每个算式的乘积,继续观察、比较得到的几个乘积,并适当启发:每题积的末两位各是多少?积的末两位的数各是由哪两个数相乘得到的?每题积里末两位前面的数各是多少?它们又可看作哪两个数的乘积?由此,完成抽象:积的末两位是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而末两位前面则是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与比它大1的数相乘的积。
2.在猜想的验证中感悟推理的思想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结论的得出多以不完全归纳的得出。基于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真假不能确定,因此需要通过证明进一步确认其可靠性。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对经由不完全归纳所得到的结论一般不要求进行严格意义的证明,只要求他们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验证。这里所说的验证,一般是指举例验证。
“和与积的奇偶性”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例如,学生依据列出的若干个具体算式归纳出“当两个加数都是偶数时,和一定是偶数;当两个加数都是奇数时,和一定也是偶数;当两个加数中,一个是奇数,另一个是偶数时,和一定是奇数”等结论之后,可以告诉他们:这些结论都是通过对几个具体例子的观察得到的,是否一定正确还不好说,所以只是一些猜想。由此,进一步启发:你能再举一些例子验证上面的猜想吗?你能找到不符合上面这些猜想的反例吗?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使相关猜想的可靠性得到增强,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初步感受数学推理的严谨性。
3.在有序的表达中感悟模型思想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计算教学中,让学生有序地表达,不仅有助于算法的理解,还能促进算法模型的迁移与新建!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生已有的算法模型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乘、加”,与本课内容的学习高度关联。教学中,我们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具体竖式,表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乘、乘、加”的模型得以明晰。在此基础上,出示例题:每箱迷你南瓜24个,53箱一共有多少个?竖式计算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将前两步算式标注在竖式旁边;另一方面,在学生完成计算后,要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是怎么算的?求出的是什么量?如图1引导。
图1
同时,为了避免无关数字的相互干扰,竖式过程中可采用“遮挡法”,例题中,当计算“24”乘“3”时,可以将“53”中的“5”遮挡住,当计算“24”乘“5”时,可以将“53”中的“3”遮挡住,这样的遮挡将两位数乘两位“转化”为类似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模型在迁移中得以重组!
对于计算中学生的错误,我们通常用“粗心大意”这个词来笼统地概括,背后的心理层面的原因思考甚少,因而,对于错误的对策不多——重复讲解、反复练习;效果不佳——一讲再讲、一错再错。如果我们从心理层面去分析学生计算时的状态,可能会给计算教学带来新的启发。
1.感知粗略:区分不精细
计算技能的熟练需要一定量的反复练习,这种练习还常常处于同一个思维层面。因而,计算教学往往会给师生留下机械、重复的印象。小学生笼统、随意的感知特点导致计算时出现看错数字、抄错运算符号等现象。如把“35”写成“53”,把“-”写成“+”,等等。
学生进行计算,必然要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与数据、符号建立联系。[17]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先入为主”心理定式的积极作用,重视学生先前的学习,重视学生的首次感知,给学生留下正确、深刻的表象;其次,要重视学生感知的监督,即要养成检查、比对的习惯,达到强化感知、建立清晰表象的目的。
2.注意分散:动作不同步
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据主导地位,到了中高年级,开始向有意注意转换,这也从一个角度解释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计算层面的低级错误减少的原因。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多安排在低中年级,这符合数学教学的逻辑顺序,但与学生注意力的现状存在冲突。
小学生的注意持续时间短还具有明显的情绪特点,往往被鲜艳的色彩、富有趣味的故事等所吸引。计算中单调乏味的数字与符号,机械呆板的讲解与练习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因此,教学中要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如在新授环节,我们可以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故事情境展开;在探究中,让学生成为主人,小组交流、相互批改等方式进行;在练习环节,可以适当“小比赛”等形式激励。
3.思维定式:应用不清晰
思维定式也称“惯性思维”,是指按照已有的思维活动经验,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或模型。[18]对于学习而言,思维定式犹如一把双刃剑,对类似内容的学习产生正向的推动力,而遇到“形似神非”的问题时,思维定式会造成学生不假思索的套用,干扰新知的学习。
打破思维定式,教学中,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对比练习与变式练习。对比练习在现行的各版本的数学教材中均有安排,教者应该为学生的观察、比较、辨析提供足够的时空;变式练习即一题多变式练习,有助于学生提高思维的深刻性与警惕性,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如“)”,在学生简便计算后,可以将原题稍作改变为:“,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4.记忆较弱:提取不顺畅
记忆时间在几秒左右的记忆称之为短时记忆,这种记忆方法在计算时经常用。如将题目中的数据提取,列成算式,将第一步的结果代入下一步等等。在简单的计算中,学生应对自如。但随着计算的复杂程度加深,对学生的记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两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其中,既有记忆的成分,也有运算的成分,学生错误较多。
正确计算需要学生及时、准确、完整地提取储存的信息,提髙学生的记忆力应该是计算教学的一个分支。教学中,一方面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如从200开始,让学生连续减去8,或者出示一个数9,学生连续加9等,这种“接力”式的训练,需要学生记住前一步口算后的得数,有助于记忆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计算过程中的辅助环节,也有助于学生记忆,以“48×17”为例,在计算7×48时,七八五十六,可以让学生将进位的5写在相应的位置,四七二十八,可以让学生将“28”写在草稿纸上,算出28加5后再按第一步的程序进行,事实上,对于一些后进生28加5都达不到脱口而出。
“运算能力”对于学生数学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从更高层次理解“运算能力”,准确把握其内容要求,并在教学中,不断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为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而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