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晓,陈殿兵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简称IEA)主办的、每五年进行一次评估的全球学生阅读能力测试(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ies,简称PIRLS)的最新评估报告显示俄罗斯学生的阅读素养及能力位居第一位。本次评估测试共由来自全球50个国家(地区)的超过31.9万名学生参与。测试由整体阅读、信息类文章和文艺类文章三个项目组成,主要测验九至十岁学龄儿童关注并提出明确信息的能力、直接推论的能力、解释并整合观点和信息的能力,检视并评价内容、语言和文本成分等四项能力。[1-2]从此次的测试报告来看,参与学生的平均分为500分,俄罗斯、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学生以581、576,以及569的分数位列前三。[3]其中,俄罗斯学生阅读能力再次跃居第一位,从2001年的第14位、2006年的第1位、2011年的第2位,再到2016年的第1位。从十多年的测试历史来看,俄罗斯学生的表现在出现大幅度提升之后,一直保持在全球学生阅读能力的前列。
阅读素养及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不仅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个人学习能力、个人素养以及终身能力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学生阅读素养和能力的发展状况已经被视为衡量一国教育、社会文明乃至综合国力发展的重要指标。基于此,以PIRLS2017年度报告中的研究结果为基本解读框架,以俄罗斯2001年以来的相关政策举措为研究文本,对俄罗斯国家、学校、社会、家庭等所采取的举措中影响学生阅读素养和能力提升的因素进行探究,以期为我国学生阅读能力及素养的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启示及借鉴。
本文的研究问题如下:
1.促进俄罗斯学生在测试中取得良好成绩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2.俄罗斯为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发展所采取的举措对我国学生阅读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有哪些借鉴?
本研究在分析、总结PIRLS2017年度系列数据报告的基础之上,结合该领域已有的研究,从国家、学校、家庭、学生个体等四个基本维度入手,建构了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和素养形成及提升的基本理论框架。
PIRLS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统一测试比较世界各国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揭示不同国家教育体系中阅读教学的差异,改善教与学,帮助学生成为有能力的阅读者,从而促进全球学生阅读能力及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文章以上述理论框架为基本的研究框架,以俄罗斯自2001年以来的政策、法律及法规为研究文本,探究了国家、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体在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并采用质性数据分析软件Nvivo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明俄罗斯学生阅读能力和素养得以提升和保持的共性和独特性的经验、策略,以及这些经验、策略在实践中是如何进行推广的。其中的政策文本主要以俄罗斯的《国家阅读与扶持发展纲要(2007—2020)》以及PIRLS2017 encyclopedia中关于俄罗斯的相关数据信息展开。[4-5]
通过对PIRLS的研究数据以及俄罗斯政策文本中关于学生阅读能力条框的整理、分析和解读,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俄罗斯学生的阅读能力自2001年第14位跃居2016年的第1位是俄罗斯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集体努力的结果,为学生从阅读文化气息到良好阅读态度及阅读习惯的养成创造了系统、有序、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从而在提升国民整体阅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同时,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2017年俄罗斯教育科部部长瓦里耶娃在评论俄罗斯学生阅读素养项目的测试结果时指出,学生阅读成绩的提升说明了国家教育标准中对培养学生能力的指向是正确的。俄罗斯为了提升国民知识水平,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实现国家的发展与振兴,首先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颁布国民阅读推广的纲领性文件《国民阅读扶持与发展纲要》(简称纲要)。《纲要》由联邦出版与大众传媒署、俄罗斯图书联盟共同签署,由俄罗斯文化部提供财政支持,有效期为2007—2020年。《纲要》将推广阅读确定为国家的首要发展任务,以提高国民素质并为民族知识潜力和文化水平的增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基本宗旨,主要包括三个实施阶段:建立阅读扶持与发展基础设施和运行机制(2007—2010),系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11—2015),以及实现积累的潜能、促进有力增长(2016—2020)。
在《纲领》引领和指导的同时,俄罗斯还通过《教育法》的修订、《俄罗斯联邦新教育标准法》的颁布来规范教育标准。俄罗斯充分发挥其教育体制中垂直领导的优势,在中央颁布统一的教育政策、法规、教学大纲及标准之后,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执行。中央政府会定期视察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以及相关阅读辅助资料的准备与执行情况。
俄罗斯政府认为全民义务教育对很多公民来说具有重大意义,而教育系统是目前俄唯一能够为俄罗斯人基本能力发展担负责任的体制机构。因此,学校必然要承担起学生阅读能力与素养形成、发展和提升的责任。研究发现,俄罗斯的学校教育主要从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法规及教学大纲,提升教师质量,注重科学教法,关注有困难学生,监督学生成就以及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等层面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首先,学校按照《纲要》的要求以及教育法律、法规中有关阅读的条款为指导,通过各项举措确保国家提高阅读者能力,提高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在学校层面得以落实。例如,《纲要》中学校制定和应用高质量的现代教学大纲、教学法、方式与技术以提升学生阅读和文化水平的要求;学校教育大纲在教育体制层面所赋予的独立制订教学计划和选择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的权力,积极增加阅读资源,除了教科书之外,积极扩充儿童与青少年文学和科普类的藏书。
其次,学校对教师工作质量的评估由原来的学科知识评估为主转向以学生取得的成就指标为主。关注教师在学生发展过程中所做的努力。这种评估方式的转变促使教师积极参加培训,以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从培训的内容来看,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培训与教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共同进行的。同时,学校积极提升教师的学历,引导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教师超过90%都具有高等教育背景。
第三,学校注重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俄罗斯小学教师实施全科教学(音乐除外),因此没有专门的阅读教师。但是学校会安排有经验的教师例如副校长,为有需要的教师提供包括阅读课在内的教学法的指导。为了提升阅读教学质量,俄罗斯小学每个班级的学生数量不超过25人,语言教学的时间不能少于全部教学时间的36%,阅读的时间不能少于全部教学时间的16%。阅读材料主要由四块组成:俄罗斯教育和科学部的推荐书单、教师的推荐书单、地方主管部门的推荐书单、符合学生兴趣和性格特征的书单以及家长的推荐书单。同时,学校积极参与并鼓励学生进行网络阅读:教科书有纸质版也有网络版。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学校为阅读困难的学生提供专门的帮助。学校会在对学生进行测试诊断的前提下,通过为学生提供不同的阅读材料和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提升相应的能力。
最后,俄罗斯还建立了对学生包括阅读能力在内的学业成就的评估和监控体系。从2011到2013年,俄罗斯小学引入了新的评价体系。在该体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被列为必评内容。从2016年开始,四年级的学生必须参加全俄统一测评,测评内容为:俄语言、数学和科学。
《国民阅读扶持与发展纲要》中指出,在当今的俄罗斯,家庭阅读传统消失。20世纪70年代有80%的家庭定期给学生读书,而目前只有7%的家庭还保持着这样的传统。而家庭教育在整个学生教育与发展过程中的启蒙及基础作用决定了其在学生阅读习惯、态度形成中的重要性,并最终影响着学生阅读能力和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研究发现,俄罗斯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采取不同形式、开展不同的活动引导家庭从阅读课程的参与入手,不断打造有利于学生阅读的家庭氛围。例如,《纲要》中“为父母们组织专门的教育与教学培训课程”的规定,“家庭阅读年”活动,“大学家庭阅读独立课程体系”的建立,以及“家庭阅读大纲”的研制,都促进了家庭阅读模式的建立与推广,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家庭教育在学生阅读能力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6]
俄罗斯家庭教育中的浓郁家庭阅读氛围和文化气息的建立还离不开各级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和沟通机制的建立。其中在以巩固家庭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的俄罗斯的“家庭年活动”中,俄罗斯的图书馆通过实施早期婴幼儿阅读计划,重拾俄罗斯传统的家庭阅读,家庭阅读大赛等活动侧重开展培养儿童阅读习惯为核心的家庭阅读和儿童阅读。[7]
俄罗斯意识到社会力量在促进国民阅读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研究显示,俄罗斯读书基金会以各级各地图书馆为依托,建立的阅读中心以及联邦阅读联盟是俄罗斯推动全民阅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初步形成了从国民阅读机构的创建到系列阅读活动的持续开展和推广体系。三大社会力量按照各自的职责和任务极大地推进了全民阅读的兴趣和意愿,进而促进了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参见表1)。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俄境内有各类型的图书馆13万多,超过31家地区性阅读中心建立。在社会层面,书展、图书评奖、地铁阅读活动、针对女性和儿童的阅读计划的开展都有效地激发了全社会的阅读兴趣,从而保障了阅读活动开展的可推广性和实效性,使国家有关阅读推广的政策及法令真正落到实处。
表1 俄罗斯社会力量名称及主要职责[8]
学生良好阅读态度及阅读习惯的形成与发展是学生阅读能力和素养形成发展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从PIRLS2017年的测试维度阅读喜好、阅读动机及自我阅读能力认知来看,俄罗斯学生表现出正向的、积极的态度。本文未能找到俄罗斯境内有关学生阅读态度和阅读习惯测评的数据。但是,学生阅读习惯及态度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家庭、学校以及良好社会阅读氛围的熏陶和浸润,而上述对于俄罗斯家庭、学校及社会因素的研究发现也很好地支撑了俄罗斯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最终结论。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阅读能力及相关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体现着个人知识积累和精神发展,更是衡量一国国民素质和软实力的重要尺度。中国和俄罗斯无论在地缘政治结构还是在教育体制上都具有较多的相似性,这就决定了俄罗斯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素养方面所取得的国际公认的成绩值得我们研究,其阅读推广的措施和策略可以为我国学生阅读能力和素养的综合提升提供借鉴。要提升我国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探究如何建立一套合理的,以科学为依据的,有家庭、学校、社会参与的,协调一致的扶持和发展阅读的综合体系是应答题也是必答题。
倡导全民阅读,建构学习型社会不仅是当代国家提升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文明程度的重要追求,也是促进包括学生在内公民素养的重要顶层设计理念。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以及PIRLS2017年的研究报告显示,有关阅读的政策、立法以及教学大纲及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反映了国家和地区对于阅读的重视程度,并受教育制度的组织和结构的制约,从而影响着阅读教育资源的整体分配和整体社会阅读环境的良性发展。[9]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中央政府再到地方政府的全面推进阅读的新阶段。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国务院法制办通过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各地方政府出台的《全民阅读促进办法》等。这些举措从政策层面解决领导体制不顺、阅读资源不均衡分布、基础设施不足、阅读内容良莠不齐等问题。接下来,国家层面要继续通过法治思维和治理方式来建立健全阅读立法以及相关法律政策的落地问题,尤其是鼓励民间团体、社会组织参与以及弱势群体的阅读权力保障等层面的政策立法,从而保障全民阅读从构想走向实践,为学生阅读能力及素养的发展提供政策环境保障。同时政府应进行必要的体制调整,从政策层面鼓励包括家庭、社区、学校在内的全社会力量之间的合作,确保各种力量既相互协作又各司其职,完成各自的责任,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优秀图书的机会,丰富其阅读的数量,提升阅读的质量。
学校作为一个学生关键能力、必备品格素养、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综合系统,其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及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个安全有序、资源丰富、重视阅读的校园环境是学生阅读能力和素养发展和提升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学校要提升学校图书馆藏书的数量和质量。学校图书馆是学生自主进行阅读选择、接受读书指导的重要场所,是学生阅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从目前来看,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始终未成为教育过程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学校图书馆藏书选择中的“考试”“有用”导向严重。[10-11]因此,学校在选择图书的过程中要坚持学生为中心的服务导向,积极研究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适合学生心理和年龄特点的图书,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习惯服务。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顺应智慧教育的发展,采用“大数据+微服务”的模式,构建网上图书馆,加快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从而提升学生熟悉电子文本、阅读电子图书的兴趣和能力。同时,学校也可以积极开展家校一体的阅读活动,通过举办系列讲座、亲子阅读等方式提升家长对于阅读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技能和策略的掌握。最后,学生个体的特征与态度是在学生阅读能力及素养的形成、发展与提升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核心因素。因此,学校的教师要积极参与到有关学生阅读特征与态度形成的研究中来,通过研究持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家庭背景因素在学生阅读习惯和态度、能力及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PIRLS过去每五年的测试研究报告表明,学生阅读能力及素养的发展、提升与家庭环境成正向相关的关系。家庭教育资源,父母的阅读习惯和态度、受教育水平、使用及对待电子产品的态度都是影响学生阅读成就的重要因素。同时,国内的相关研究也表明,家庭阅读环境能够影响青少年阅读动机的形成:优质的家庭阅读环境能够形成正向、积极、主动的阅读动机;阅读动机与阅读素养成显著相关,阅读动机端正、积极则有助于较高阅读素养的培养。[12]基于此,家庭应当承担起其在学生阅读能力和素养形成中的启蒙作用和发展中的浸润作用。一方面,家长要积极参加学校和网络相关讲座,形成正确引导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方法策略;另一方面,家长要增加有效阅读陪伴的时间和频率,通过和学生一起读书,给学生讲故事,或者与学生交流读书过程中的感受来激发学生阅读图书的兴趣和热情。
社会在学生阅读能力和素养的发展和形成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阅读氛围的营造和阅读服务的有效提供上。我国目前社会阅读的整体氛围还有待提升,图书的阅读量还处于较低水平,“浅阅读”现象还长期存在(见表2)。这就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持续地投入到一场巨大的阅读扶贫攻坚战中来,在全国开展不同形式的促进阅读活动运动。让阅读不仅仅是“读书节”“读书日”的短暂活动,而是贯穿人们空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阅读就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氛围和习惯,从而让人们在物质生活提升的同时,丰富其精神生活。同时,社会力量也要积极参与到阅读基础环境设施的构建和维护过程中来,为全民阅读提供良好、有效的外部环境。
表2 我国人均阅读量(2012—2016)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素养策略的探究在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具有其重要的意义。学生相关能力、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阅读政策立法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优良家庭阅读环境的有效建构,更离不开学校阅读氛围、教学方式与策略的改善以及全社会阅读氛围的形成。只有积极地借鉴国内外成功的阅读能力、素养形成与发展的策略,解读学生阅读能力、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因素,建立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的大阅读生态系统,才能有效地制定与推广适合我国学生阅读能力与素养养成的政策与举措,从而为全民阅读习惯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