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验驱动数学集合思想的建构

2018-10-27 15:35李小红石斌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感悟体验

李小红 石斌

摘要:本文主要从课始的“情境问题孕伏重叠——合作探究体验重叠——巩固运用深化重叠”三大板块展开,引领孩子走进故事,走进生活,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集合的思想和方法,丰富学生对集合间关系的认识,获得有价值的数学活动经验。短短40分钟,犹如一次原生态的“孕育”,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初步的集合知识,更是数学研究的方法与集合思想的浸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方法;体验;感悟;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5-0111-02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04页“数学广角”例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理解重叠和维恩图的意义,会利用集合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在猜想、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充分感悟和体验集合思想,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勇于质疑的数学学习习惯。

(3)在解决问题中,使学生感悟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教学过程:

1.创情设疑,引发冲突

同学们,听,森林王国要举行运动会啦!(播放动物入场视频)请看,参赛情况如下:

1.1 提出问题。从这份参赛表中,你发现参加跑步的和跳远的各有几种动物?

1.2 引发冲突。怎么出现了三个不同的结果,谁有发现?

1.3 引出课题。咱们这节课就来研究有关重复部分的问题,数学上我们称之为重叠问题。

【评析:“森林运动会”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问引发矛盾冲突和学生的探究欲,研究“重叠问题”就变成了源自学生内心的学习需求。】

2.合作探究,体验重叠

2.1 设疑引思。刚才,我们发现有2种动物重复了,但是,就这份参赛表的排列我们不能一眼就看清是哪两种动物重复,咱们想个办法把它重新整理整理,使大家看得更清楚?要求:首先独立思考,想好怎样整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可以摆,可以画,也可以圈),其次在摆的过程中,各小组要注意分工、合作。

2.2 合作探究:(小组操作3分钟)。

2.3 交流争辩。

生(第1组):我们是这样整理的:

师:你们看明白了吗?有什么想法?

生(第2组):我认为,既然小马和小鹿重复了,只需用一个小马和一个小鹿,应该拿掉一个小马和小鹿。(上前摆):

师:啊!这位同学她居然想到了——重复的动物只能摆一次。了不起的发现!(奖励这组的红旗前进一步)现在参加跳远的只有几种了?

生:4种。

师:行吗,为什么?

生:不行,因为参加跳远的有6种动物啊!

生(第2组):(女孩情不自禁地又跑上讲台。)将跑步里的小马

和小鹿移到了中間,还分别圈出了参加跑步的和参加跳远的动物(右图)

师:这样将小马和小鹿放中间,什么意思呀?

生(第2组):因为小马和小鹿既参加了跑步又参加了跳远。如果将小马和小鹿放在跑步这边,跳远的种数就不对了,如果将小马和小鹿放在跳远这边,跑步的种数又不对了,所以我想到了将重复的小马和小鹿放在中间,再用粉笔分别将参加跑步的和跳远的圈起来,这样就看得很清楚了。(全体同学情不自禁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评析:学生通过合作、思考、交流、比较等活动过程,亲历了集合思想的形成过程,充分感悟了维恩图的直观和便捷。在层层讨论交流中,学生从不同的认知角度运用集合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在争辩中思维碰撞,不断创新。】

3.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本节课你的收获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比比哪组红旗插得高?

4.总评

这节《重叠问题》的教学,重在向学生渗透集合的思想方法,彰显“数学广角”的教学价值。整堂课,学生情趣高涨,思维飞扬,高效有味。其亮点如下:

4.1 以生为本,在活动中自主探究。本堂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在一系列自主操作交流活动中层层展开,小组整理参赛名单时,全体组员积极参与,分工合作,亲历了“韦恩图”的整个形成过程,在殊途同归的问题解决中,学生独立思考,交流争辩,既加深了对集合思想的理解运用,又启迪了智慧,培养了探究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4.2 创用教材,突出数学学科本质。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创设生动有趣的“森林运动会”情境,围绕“一共几种动物”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探究,描图意、说算法、明算理,突出了数学思考的本质。练习设计对教材习题适当取舍,并创造补充,特别是“游乐场里的事” 让学生猜测、验证,不仅学会用集合思想进行分析,还能结合可能性的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完成了对“重叠问题”结构化水平的自主建构,拓展了数学思维,突出了数学思想方法。

4.3 培养习惯,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教学中,教师十分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探究韦恩图的形成和算法算理时,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在合作中操作,在实践中体验,在交流中思维碰撞,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进而有效促进可持续发展。

4.4 积极评价,建立小组学习共同体。 高效的课堂源于师生、生生之间的和谐交流,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采用比红旗评价,有效提升了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小组团队意识,从而真正建立了师生共同体和小组学习共同体。

纵观全课,教师始终以“引路人和合作者”的角色去精心引导学生品味数学,用兴趣去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用责任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小莲. 让体验驱动数学集合思想的建构——以《重叠问题》为例[J].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15(6).

猜你喜欢
数学思想方法感悟体验
再谈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