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睿姝,王振宇(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庆402160)
荨麻疹在世界各地均是一种高度流行疾病,患病率为0.3%~11.3%,大约有20%的人一生中某个时刻会患急性荨麻疹[1⁃2]。40%~45% 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U)患者存在自身免疫紊乱,而血管性水肿出现在40%~50%的CU病例中,其中10%的患者仅出现无风团性的血管水肿[3⁃4]。在过去的十余年中,欧洲共识通过对荨麻疹的循证医学分析来规范这类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根据其发病随着时间的演变,可分为急性荨麻疹(<6周)或慢性荨麻疹(>6周)。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对患者的日常活动有重大负面影响的疾病,反复发作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一些致病因素与慢性荨麻疹的病史相关,包括甲状腺疾病、过敏源、幽门螺杆菌感染、其他感染,以及自身免疫或自身反应性疾病等[1⁃2]。针灸治疗通过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改善慢性荨麻疹风团、痒觉发作,为临床治疗荨麻疹提供了一种相对于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小的方法。本研究评价针刺风池穴、曲池穴、血海穴治疗CU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入选的8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均为本院门诊2017年6月3日至12月31日收治的患者,CU的诊断标准按照2008年第三次国际荨麻疹共识会议讨论达成的《EAACI∕GA2LEN∕EDF∕WAO 荨麻疹指南:定义、分类和诊断》中的标准[5]:CU皮损为暂时性瘙痒,每天或几乎每天出现至少6周。风团消失后无皮肤损伤。排除其他药源性、接触性、吸入性、食物性等确定发病诱因。纳入标准:(1)年龄 18~60 岁;(2)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症状,排除伴其他全身严重症状;(3)风团与瘙痒症状反复,病程超过6周并且少于24周;(4)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对针刺不能耐受或盐酸西替利嗪片过敏者;(2)正在接受其他抗组胺药物治疗或应用激素治疗停药时间小于2周者;(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4)严重心、脑、肾及全身代谢性疾病者等。将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49例)和假针刺组(40例)。针刺组患者中男22例,女27例;平均年龄(33.5±7.6)岁;平均病程(15.3±2.6)周。假针刺组患者中男17例,女23例;平均年龄(30.6±6.3)岁;平均病程(16.8±3.1)周。2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UCB Fardim SA 瑞士,批号:190046)10 mg口服,每天1次。针刺组患者选取风池、曲池、血海穴进行针刺治疗,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 min拔针,每天1次,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4周;假针刺组取穴同针刺组,但不施行手法刺激,患者不得气,每天1次,每周5 d,连续4周。
1.2.2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嘱患者不吃辛辣食物,以及海鲜、酒等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
1.2.3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 治疗4周后,参照文献[1]对患者症状积分变化率进行疗效比较:包括瘙痒程度、风团数目、风团直径、发作时间;治疗效果采用4级评定法:(1)显效,疗效指数下降达到90%及以上;(2)良效,疗效指数下降达到 60%~<90%;(3)微效,疗效指数下降达到20%~<60%;(4)无效,疗效指数降低不到20%或症状加重。停止治疗4周后随访观察复发情况。
1.2.4 安全性评估 在开始治疗前1天和治疗结束后检测患者的血压、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心电图,观察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 Mann⁃Whitney⁃U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4周,针刺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假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5,P<0.01);8周时随访,针刺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假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4,P<0.01)。见表 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不良反应 所有纳入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无明显变化。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CU皮损为暂时性瘙痒,40%~50%的患者可能伴血管水肿。血管周围浸润的间质水肿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CD4+T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6⁃7]。荨麻疹发病的具体分子机制至今不明确,急性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通常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有关,由几种触发物引起,其中包括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和非IgE介导。与急性荨麻疹相比,慢性荨麻疹是一种更复杂的疾病,因为其发病的触发物在至少80%~90%的患者中不可识别。CU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表现,CU患者可显示自身IgE抗体或其高亲和力受体(anti⁃FcεRI)。然而,仅在 1∕3 的患者中检测到自身抗体,提示其他循环介质可能参与CU的病理生理学。趋化因子、细胞因子等诱导白细胞亚群的趋化和活化,能影响荨麻疹的严重程度。趋化因子、细胞因子等在皮肤中的表达有助于通过过敏性炎症部位的白细胞和居住细胞的协调招募和激活来开发和维持变态反应的过程。荨麻疹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干预,非药物干预方法主要包括减少压力水平、减少日晒和减少乙醇摄入量等,在25%~30%荨麻疹患者中,非甾体类抗炎药(尤其是阿司匹林)会使症状加重。但同时很少有临床证据表明,减少药物摄入量和减少暴露于过敏源会改善CU患者的症状[8]。因而,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中,重要的是要使患者认识到这类疾病需要持续的、不间断的治疗,以达到对疾病的适当控制。西替利嗪属于第二代抗组胺药,在许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RCT)中,其治疗轻、中度荨麻疹患者的有效性证据非常高,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另外,在一系列的体内比较研究中,评估不同抗组胺药对组胺引起的风团和耀斑反应的抑制作用,西替利嗪及其衍生物左西替利嗪在疗效方面总是优于其他非镇静抗组胺药物[1-2],但也存在可能的镇静和认知∕精神运动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考虑到长期口服抗组胺药的可能不良反应,针灸疗法是对这类疾病有益的一种补充治疗手段。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较高水平临床研究文献报道,针灸治疗荨麻疹及其他过敏性疾病的疗效。PFAB等[9]通过研究针刺与口服抗组胺药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Ⅰ型过敏性瘙痒和皮肤反应的比较,证实针刺治疗与安慰剂比较可显著减少患者的过敏性瘙痒和荨麻疹症状。BELGRADE等[10]和 LUNDEBERG等[11]研究均显示,电针可以减少皮内注射组胺药物后的瘙痒和眩晕。PFAB等[12]研究证实,与安慰剂或假针刺对比针刺预处理治疗可以减少健康成人组胺引起的瘙痒和风疹形成。YAO等[13]利用meta分析评估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总共有6个RCT和406例参与者被纳入该meta分析,主要结果是全部症状的改善。当比较针灸和药物(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时,3个临床RCT的综合结果表明,针灸可能比药物更有效;另外3个临床RCT结果表明,针刺加药物治疗在改善全身症状方面优于药物。结果表明,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可作为治疗药物的辅助手段。然而,证据的总体质量较低,在6个纳入试验中,偏倚的总体风险很高。
荨麻疹中医称风疹,这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一种由“寒邪”或“热邪”随着“风邪”外感而来的疾病,阻碍了肺、皮肤、黏膜的防御气流(卫气),这导致了卫气和肺气的充盈或不足(空虚),进而引起过敏的典型症状的发展,如风团、瘙痒等。本研究选取风池穴、曲池穴、血海穴治疗慢性荨麻疹。风池穴为治疗风邪疾病之要穴,充肺气,祛风邪,善治外感疾病;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灵枢·寿天刚柔》:“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既可调整手阳明经的气血,清泄阳明积热,又可以通达肺气,调和营卫;血海穴为治疗血证及皮肤病的要穴,活血通络,祛风止痒,养血调经,健脾除湿,“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14⁃15]。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刺治疗CU可以有效控制其发作,减少复发,疗效明显优于假针刺组,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针刺治疗荨麻疹的机制尤其是止痒机制尚缺乏文献报道,可能与痒觉传导通路研究不清有关,但一定存在潜在的中枢作用机制,比如注意力等认知过程的调节,有待学者利用神经成像等技术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