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初探与思考

2018-10-25 10:33蒋晓亮
西部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蒋晓亮

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我国职业教育实现工学紧密结合、校企深度合作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虽尚未成熟,处于试点探索阶段,仍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国内现代学徒制文献的梳理,分析现代学徒制研究现状与不足之处,以期学者们对现代学徒制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把握研究动态与趋势。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从已有研究来看,推行现代学徒制的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能够有效促进学校与企业、教育与产业的紧密结合,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孙佳鹏等[1]认为现代学徒制是破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难题的良药,充分发挥了学校理论知识教学的优势和企业实践技能培养的优势,将学校本位教育与工作本位培训紧密结合,实现了双主体育人,校企联合培养理实一体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孙晓燕[2]认为现代学徒制能够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矛盾,节约教育资源和企业成本,促进教育与产业的结合。王洪斌[3]从分析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出发,提出现代学徒制符合高职教育特点,以“育人”为核心,能够有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新出路。

一、现代学徒制内涵与特征研究

关于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特点,大多从学校和国家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学校层面上,认为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国家层面上,认为是一种职业教育制度。谢俊华[4]、胡秀锦[5]等人将现代学徒制看作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学校层面分析现代学徒制的特点。普遍认为现代学徒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充分体现了就业导向原则与因材施教原则;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可获得劳动报酬,减轻了学业上的经济负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就业前景比较乐观。孙佳鹏等人认为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基于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他们从国家层面分析现代学徒制的特点,总结现代学徒制具有以下典型特征:国家战略层面的制度管理;多元参与的利益相关者机制;以企业为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徒为主的双重身份;统一规范的教育培训标准;与国家职业资格体系的融通。

二、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的启示对现代学徒制的启示

瑞士、德国、奥地利采取的双元制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现代学徒制,和传统的学徒制不一样,传统的学徒制就是把小孩子送到师傅家里,一边在师傅家里生活,一边当学徒。现代学徒制是指企业和学校合作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叫做双元制,一元是企业,一元是学校。这种双元制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可以降低两个门槛。在职业社会学里有一种所谓的“门槛理论”,就是说青年人要从学校教育过渡到劳动市场去就业,需要迈过两个门槛,第一个门槛是从普通的学校教育到职业教育,第二个门槛是从职业教育到就业。不管怎样,只要有一个门槛高,青年人在迈这个门槛的时候就有可能失败。所以说,一种有效的职业教育制度可以很好的降低两个门槛,帮助青年人顺利实现从学校到劳动市场的过渡,这种双元制或者现代学徒制教育方式无疑就是一种可以降低两个门槛的制度。

德国采用的这种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有哪些典型特征呢?

第一,所谓的双元制就是指企业和学校,有两个学习场所,学生在两者之间的学习是有规则交替进行的。第二,有两种类型的老师。在学校有老师来指导或者进行教学,在企业有专门的实训教师进行指导。第三,经费来源也是两种类型。在学校的经费由政府的公共经费支持,在企业培训的经费大部分来自企业的投入。第四,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在推广的这种所谓现代学徒制有多种形式,有工学交替、双元制、跨企业培训等,但是最核心的就是企业和学校两个元合作式的教育制度。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本特性就是所谓的双元特性,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有两个学习场所,一个是企业一个是职业学校。因为有两个学习场所,所以学习者也有两种身份,在企业里面的身份是学徒,在职业学校里面的身份是学生。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身份,所以德国人专门创造了一个词叫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学生者,因为他既是学徒又是学生,既不完全是学徒也不完全是学生,这是一种很特殊的学习者的方式。

第二,在企业里面有一批受过专业教育的人指导学生在企业中的学习,因为他既不同于以往手工业里的师傅,也不像职业学校的教师,他还需要得到国家认可的培训资格证明,所以这些人也有一个专有名词,我们把它翻译成实训教师。当然在职业教育学校里面还是有职业学校的教师,所以说他的师资也是双元的。

第三,在学校和在企业里的学习内容都有相关的规定。在企业里的教学大纲或者企业的教学标准,德国称之为企业的培训条例。这些培训条例是由教育部开发,专业部长签署的带有国家政府条例性质的,规定了企业培训的学习内容。这些框架教学计划规定了每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长,这是德国的特点。他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立法和管理权限也分在不同的层面,对于企業是由联邦政府来管理的,对于学校则是由各州政府行使管理权。

第四,管理和调控职业培训。企业的职业培训由企业负责,学校的培训由学校或者各州教育部门负责。在企业的教学过程更多的是和生产过程相联系,所以叫做生产过程的系统化,在学校里面更多的是和理论学习相联系,所以叫做学科系统化的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 孙佳鹏,石伟平.现代学徒制:破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难题的良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7).

[2] 孙晓燕.试论现代学徒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意义[J].职教论坛,2008,(1).

[3] 王洪斌,鲁婉玉.“现代学徒制”———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新出路[J].现代教育管理,2010,(11).

[4] 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3,(16).

[5] 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3).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