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师钢琴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018-10-21 10:30程桂林
黄河之声 2018年21期
关键词:高师综合能力钢琴教学

摘 要:高师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应该把正确的读谱、良好的唱谱弹奏、踏板的合理运用以及音乐思维及情感表现等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加以重视和研究。钢琴教学中,注重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能够促进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因而符合课程教学目标以及普通中小学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关键词:高师;钢琴教学;综合能力

钢琴课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重要的技巧课程之一,也是师范院校学生毕业后走上教学工作岗位所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之一。如何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能够熟悉并尽快掌握钢琴的基本弹奏技术,提高其音乐思维能力、音乐想象力及音乐创造力,是每位教师重点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读谱、唱谱演奏、背谱、踏板的正确使用、音乐情感表现等几个方面,对学生综合钢琴演奏能力的培养略述一、二。

一、正确读谱能力的培养

首先,正确的读谱顺序的建立。拿到一首鋼琴作品,首先要了解作曲家的生平、成长历程、性格特征以及主要的思想情怀,这些决定着作曲家音乐创作风格。同时,还要具体了解该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在创作该作品时的思想情感。这些往往决定着演奏者弹奏技术的运用,比如,运指方法的恰当与否,情感投入是否合理,等等。

其二,谱号、调号、拍号等与乐谱密切相关的几个重要部分的了解与掌握。谱号决定着音符的音区以及左右手的运用;调号决定着音乐的调性色彩,像人的姓氏一样重要。拍号决定着音乐的节奏律动规律,影响着音乐的风格属性。这些都是要在整个弹奏过程中时时铭记在心的骨干东西,是必须遵守的规矩。诸如此类,如同房屋的主体结构是承载房屋重量的部分,是不可更改的支撑框架一样。因此,对于钢琴作品的演奏而言,谱号、调号、拍号在作品中的表现作用不仅不能忽视,而且要特别引起重视,特别是对于初学者而言更是如此。但是,在教学与练习过程中,这些因素常常被学生所忽略,致使一些“低级性”错误频繁出现。不是音符位置错了,就是音符忘记升高或降低了。至于拍号问题更是很难引起重视,导致音乐的律动感缺失。由于学生在练习时忽略了这些基本的因素,教学中教师将精力几乎都投入纠正这些问题上,使极为有限的教学时间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乐曲的内涵、技术的运用等教学中教师所应该讲的实质性问题东西得不到很好处理,丧失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以及与教师交流的机会。

其三,指法、分句、力度记号、表情术语等与弹奏技术相关的正确处理。指法是一项专门的学问,如果去研究乐谱的不同版本,就会发现编者在指法的选择上是非常讲究的。虽然各自的运用观点有所不同,编定出的指法不尽相同,但其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无二致。那就是怎样科学地安排指法,才能让演奏者更方便更准确地弹奏作品,提高音乐表现力。因此,合理安排并掌握指法,直接影响到演奏的连贯性、流畅性和技术性,是能否决定音符扎实弹奏以及快速跑动起来的核心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发现学生在弹奏过程中只注重音符的节奏,而对指法的安排和运用缺乏思考和记忆,导致指法运用不固定,因而造成乐句不连贯、不自然,断断续续、结结巴巴的现象极为常见。因此,在练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注意指法的合理安排和使用,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时刻提醒学生的指法运用,以避免“慌不择路”的现象发生。

乐句是构成乐段的主要语汇,是乐曲整体构造的基础,是作曲家从心底发出的情思,表达着他们音乐情感,是其情意所在,乐句的不同处理是曲作者丰富音乐情感的直接流露。要很好地理解其中的内涵,需要演奏者不断推敲揣摩每个乐句的情感表达,以及乐句之间的情感接续等。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发现学生只注重音符节奏是否准确,对于乐句的划分、气口的体现、抬手分句、乐句间的衔接等,从技巧到内在思想情感都很容易忽略。导致乐曲表现缺乏生气。因此,掌握乐句的划分以及注重乐句之间的关联,是钢琴教学中所应该重要的内容和环节,切不可随意忽略。

力度记号、表情术语的处理,也是钢琴演奏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合理运用和处理力度记号、表情术语,能够使演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乐曲情感能够得以充分体现。因为,力度是体现技术声音的强度,是音乐艺术表达情感的重要因素,强与弱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概念,是表达不同乐思重要组成部分;表情术语也是音乐内涵情感的直接体现。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力度和表情术语的处理往往不尽如人意,很难表达出乐曲所要表达的音乐情感,其原因就是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对此有所忽略,加之对乐曲的深度了解不够,其力度、表情术语的运用和处理不够恰当。另外,不同时代、不同作曲家由于成长环境、性格、世界观等方面的差异,其个人的音乐风格特征也不同。故在力度及表情的运用过程中,也应该有不同的理解和运用,同样的力度记号和表情术语,在不同作曲家的作品中,具有不同的表现作用,不能“一视同仁”。对此,必须在长期的学习训练中不断积累,用慢功夫悉心的去推敲。

二、唱谱弹奏能力的培养

首先,唱谱弹奏对音准、节奏掌握的重要性。无论是掌握音准还是节奏,必须通过慢练这个环节得到训练,唱谱慢练就是其中之一。慢速练习不仅能够注意到音准节奏的准确把握,进而使其得到巩固和熟练,而且对于背谱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因为在唱谱弹奏的过程中,音准、节奏都在唱谱的反复练习得到体会和巩固,从而形成了固定的旋律音准节奏概念,而且能够得到永久的记忆。

其二,唱谱弹奏对视唱练耳的重要性。从心理学上讲,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不难理解,所谓有意注意就是有意识地关注的人和事;而无意注意就是下意识的注意。在钢琴教学中,无论是有意注意还是无意注意,都必须得到重视和锻炼,尤其对读谱(视觉)和听音(听觉)至关重要,亦即视唱练耳能力的提高,不仅仅需要有意注意,同样也需要无意注意。而唱谱弹奏对视唱练耳来说,就是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训练过程。比如,有意识的唱出弹奏,耳朵就会无意识地记住音的高低,时值也会通过唱谱弹奏旋律牢牢记在心里。此外,唱谱弹奏对于旋律位置的记忆也有很大帮助,因而不能忽略。

三、踏板合理使用能力的培养

踏板的合理使用,同样是弹好钢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现代钢琴自十八世纪初诞生至今,踏板这一重要“零件”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使钢琴的声音变化及传播功能得到了逐步提高。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对踏板的使用各有特色。比如,弹奏巴洛克时期(如斯卡拉蒂、巴赫)的钢琴作品复调作品,为了保持音乐的清晰度,踏板的使用较少,只在个别音上点一点而已,起到连接和润色的作用;又如,弹奏海顿、莫扎特(古典乐派)的钢琴作品,为了追求声音明亮、清晰干净,踏板的使用也相对较少,奏鸣曲用的稍多,主要是为了连接歌唱性。而弹奏贝多芬的钢琴作品,踏板的使用就相对多了,当然也要视作品而定,早、晚期作品就有很大差异,因为晚期作品实际上已超越了古典乐派而进入了浪漫派。

对于浪漫主义时期和法国印象派时期的钢琴作品,踏板的运用就相当重要了,踏板的合理使用对音乐色彩的把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常常见到一种情况,许多老师怕教踏板或不会教踏板。关于踏板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技术问题,即如何踩踏板。作为教师老师应该将踏板的装置和效果及时向学生介绍,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踏板练习,让学生辨别踏板换干净与没换干净的区别;二是艺术问题,即如何运用到乐曲上。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应该从“和声”的角度加以考虑,亦即,和声变换踏板应该随之变换;另外,还要考虑作品的风格问题。

总之,踏板的运用可以作为一个专门的问题来加以讨论和研究。它是钢琴演奏中最困难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其个性丰富,表现力不同。没有演奏者会用相同的踏板演奏方法,反之,即使是同一个演奏者也不会在不同的演奏中使用完全相同的踏板法。然而,每人在演奏当时都能具有说服力,这种灵活性可由许多因素来解释,诸如速度、力度、声音、奏法、声部的平衡、作品的风格等,甚至包括時代、音乐厅、乐器编配等等一些可变因素在内,甚至演奏者当时的情绪,也时常会影响踏板法的选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教授作品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领悟踏板的使用,从有意识地运用,一直循序渐进到能恰当自由控制和运用踏板,从而弹奏出动听的音乐。

四、音乐思维及情感体验能力的培养

音乐是什么?什么是音乐,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音乐不仅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最重要的还是情感的艺术。然而,在教学中常常会发现,学生弹奏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了技术上,而忽略了音乐思维及情感体验能力训练和提高。对于音乐思维及情感方面不喜欢动脑子,捉摸不透深处的内涵,只注重乐谱而忽略了“音乐”,忘记了音乐不仅是声音的艺术,更是情感艺术这个道理。而且不知道要跟老师学什么,以为弹得熟练就是硬道理,只强调有没有错误,以及所谓的演奏技术高与不高等。其实,学生要同老师学习的不仅是乐谱的对错和熟练与否,更重要的应该学习作品深处的内涵,即音乐思维和音乐情感表现,这才是音乐的灵魂。我们知道,想象力的培养并不在谱面上,教师所要为学生解决的是谱面上没有的以及谱面上有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或看不透的东西,这些东西才是音乐艺术的精华所在。

将声音变成“音乐”的过程,就是其音乐情感诠释的过程,没有恰当的情感思维来管理弹奏技术,所谓的钢琴演奏充其量也就是轻点、重点以及高点、低点的声音变换而已,只是熟练程度的区别而已。只注重技术而忽略情感的学习与训练,不可能弹奏出好的音乐。因为,缺少了音乐情感的恰当投入,音乐就没有了生命力和感染力。情感是音乐的血液,血液流动到的地方才会有生机活力,才会有感染力。如同一个鲜活的生命一样,如果只有骨骼而没有了血液,或血液不流动,生命也就停止了。任何一个生命鲜活的人都是充满情感的,都是一个极富有感染力的生命体。如果我们的演奏都充满情感,就会感染每一个听众。这就是大家熟知的要想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这句话的意义。情感培养的重要性也在于此。而情感的培养恰恰是建立在音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基础上,所以,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谱子背后的东西和谱子上看见又看不透的东西,才是音乐学习者应该了解、积累、掌握的重要法宝。因此,音乐思维的不断构建才能使乐谱产生故事,有了故事才能有意境感,从而使弹奏者见谱生情。有了故事情感,才能用适当的情感来控制管理手上技术的恰当使用,才能产生出动听的声音——音乐。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怎样有条理地实施教学,怎样使学生能够学习到实质性的知识,以及培养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的能力,是摆在每一位钢琴教师应该注重思考的问题,也是值得不断探究的重要课题。高师音乐专业的钢琴课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以便将来学生走上教学岗位后,继续沿着这样的思路进行下去,符合普通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要求。而要真正做到和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钢琴教学中也必须注重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所要努力掌握的钢琴演奏之道。

[参考文献]

[1] 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2] 黄大岗.周广仁钢琴教学艺术[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3] 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答钢琴学习358问[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3.

[4] 卞萌.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6.

[5] 吴铁英,孙明珠.简明钢琴教学法[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程桂林(1963-),女,山西大同人,本科,扬州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钢琴演奏与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高师综合能力钢琴教学
高师音乐学院音乐教材的规范性研究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初探
地方高师钢琴专业课考试侧记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论高师人文学科教师教育者的“师士”使命的源起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