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少数民族声乐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明珠,有着弥足珍贵的价值,对它的定位关系到我国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意在通过探讨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的定位与发展,实现少数民族声乐教育体系多元化、综合性、开放性的发展目标,使少数民族声乐艺术始终保有勃然生机。
关键词:少数民族;声乐艺术;定位发展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各个民族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少数民族声乐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少数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生活习惯,造就了内涵与形式不同的民族声乐艺术,有必要我国多样化的少数民族声乐艺术进行定位研究,促进它们更好的发展。
一、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的定位
(一)艺术特色
我国不同的民族在声乐艺术上的表现有着巨大的差异,这是由生存环境和发展历史决定的。在对它们进行定位的时候,首先应该充分的考虑其自身的特色,如蒙古长调字少腔长,高亢悠远;白族调山野气息,节奏自由;苗族飞歌激情昂扬,缠绵悱恻……这些独特的风貌是其他民族所不能取代的基调,应该得到平等的重视。其次,要始终牢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背景,那就是华夏民族,这不仅决定了它们在内涵和价值观上的一致性,还对艺术特点的共性进行了阐述,确定了艺术特色发生的内涵和外延。
(二)定位问题
在不同的时代,关于艺术的定位都是不同的。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的价值定位是基于平等的前提开展的,这就造成了很多问题的产生。无论在院校还是在传播媒介,少数民族声乐都存在“发育不良”的问题:少数民族地方音乐学科定位偏差,课时量少、缺乏特色,忽略情感的表达;少数民族声乐改革实践性不足,政府缺失推动和建设的力量;少数民族声乐人才的培育数量少,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由此可见,本属于理论范畴的定位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艺术实践。
二、少数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策略
(一)人才定位精准
我国显著的地域经济差异直接影响着艺术的发展水平。我国的西北地区和东南地区都聚集了大量的少数民族,但是西北的经济明显落后于东南地区,所以他们在艺术人才的需求以及培养上也是不同的。从当前这个时代来看,艺术的教育与实践都需要对音乐人才的培养进行合理的定位,那些以多元化为“借口”脱离本民族母体文化的发展趋势是错误的。因此,高校和艺术团体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切忌使用“规范化”的教育路径,而是要根据少数民族声乐的特点进行既专业又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建立特色体系
我国因为少数民族人口占据总人口的比例非常小,所以在声乐课程体系的开发上和汉族声乐艺术相比非常匮乏,地位也相对劣势。因此,少数民族声乐要想得到发展,应该着眼于课程体系的健全化,结合少数民族语言特点、发音习惯,进行声乐课程的设计。在物资支持和课时安排上给予充分的保障,让理论与实践合二为一,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少数民族教学中,普通话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这就是在提醒我们在音乐课堂的教学中,应该尽量降低普通话对民族声乐的影响,开展双语教育,在语言范畴内树立本族声乐教育的实力。
(三)实现创新要求
任何教育都有其必须遵循的规律,声乐艺术教育也不例外。诚如上文所说的多元化时代,我们的声乐艺术也应该主动的迈出创新和发展的一步,符合时代的整体特征。在少数民族的声乐演唱上,如何吐字发音、嗓音力量调节、真假声音转换、共鸣腔体运用等等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演唱者和教育者应该重视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这对于歌者自觉的转换方法进行演唱,有着重要的作用。早些年流行的“原生态”唱法就是因为不注意其中细微的差别,“千人一腔”,从而导致很短的时间内被掩埋。在认识到相同和不同之后,可以辩证的处理音乐的风格,让民族特点成为先导。此外,为了配合创新的要求,应该建立声乐培养综合考核机制,通过对教育实践的考核,督促实践者细化演唱方法,实现原汁原味。
(四)做好情感定位
少数民族声乐艺术和汉族声乐艺术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优势,那就是情感相当充沛,它们在和当下流行的民族风进行融合的过程中自然顺畅,直达人心。因此发展少数民族声乐,积极培育情感,无疑是抓住了最活跃的因素,极大的提高了民族音乐的审美品位。而且,声乐艺术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激发人们内心向善、向美、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因此在进行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的实践时,必须紧紧围绕本民族在情感上的表达特点。如苗族、壮族用对歌含蓄的表达情感;藏族和蒙古族的情感表达热烈直接,依循着情感培育的规律,适度的发挥个人的联想、想象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在准确理解音乐内涵的基础上,适度的展现个人的音乐风格,从而激发出深层次的情感力量,展现出立体的民族艺术形象。
三、结语
关于少数民族声乐艺术定位与发展的研究,我国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是新的时代总是为我们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如何确保定位精准,实施有力,兼顾内容的传递和情感的表达,是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探索与总结的,这样才能确保少數民族声乐艺术焕发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 李瑞敏.我国少数民族声乐艺术定位与发展研究[J].大舞台,2012,07.
[2] 杨曙光.中国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的定位与发展[J].音乐研究,2001,09.
作者简介:刘媛媛(1980-),女,河南省郑州市人,硕士,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