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8-09-25 06:49孙嫣红
赢未来 2018年8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阅读能力培养

孙嫣红

摘要:小学是阅读的黄金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年级段更是阅读的启蒙阶段,该阶段正是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引言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就在于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能力培养中,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已经与当前学生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选择有效的教学阅读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彰显出阅读的重要性。阅读可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使学生积累和吸收优秀的文化营养,提高语文的写作水平,提升语文素养。阅读可以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让其受益终身,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培养学生认真专心的阅读习惯。读书要做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这种习惯对于低段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低年级段学生注意力稳定性和持久性差,需要教师借助有效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促进准心阅读习惯的养成。语文阅读重在“读”,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从读中来感悟品味一些美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精巧的构思,当学生被逐渐的吸收借鉴后,会被文中的情感所感染,随着书中的人物一起高兴和欢乐、痛苦和愤怒,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审美观,久而久之阅读便会形成习惯,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成为一种兴趣时,就会养成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基础。一是要选择适合的读物。语文教师要身先示范,热爱读书,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推荐适合学生的读物,给学生推荐一批优秀的读物,让学生一周背诵一首古诗,积累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让学生准备摘记卡,及时记录阅读中的好词好句,使学生因为好书而喜欢上阅读。二是明确阅读的目标。教师要明确低年级阅读的要达到的目标,在阅读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即使了解学生对阅读重点的理解程度和对阅读目标的掌握程度。三是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指导和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具有创造思维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会观察和想象,多教如何学习知识的本领,多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锻炼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四是帮助学生进入角色。阅读中教师要注意摆正与书本角色、孩子角色的关系问题,将孩子带入故事中,深入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获得更深的感受与理解。教师通过让学生故事角色扮演的方法,激发孩子的阅讀兴趣。五是避免过度诱导。阅读时教师要给学生留下自由思考的空间,提前给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和思考。阅读完成后让他们说出各自的感受,对偏离正确价值观的思想加以正确引导,对有思想有见解的表扬和鼓励,通过科学的评价来激励和鞭策学生,使他们积极、愉悦地参与到阅读中。

三、培养科学的阅读方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自身的阅读经验和阅读习惯几乎处于空白,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引领作用,加强学生自主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通过阅读不同的篇目,培训学生养成动笔做批注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学会感情的交流与表达。比如让学生在边阅读中给生字注音、难词注释、标小节号、划重点和优美词句、标注疑难等,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阳光》教学中,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对12个生字的认识和识记,并标出感受到阳光所带来的美好的词句,教师给予适当引导,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要培养学生熟读成诵的阅读习惯。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一些优美的文章,要指导学生多读,做到熟而成诵。比如《美丽的小路》教学,教师通过培训学生整体感知整篇阅读的教学情感,引导学生采用多样化阅读形式,熟读成诵,实现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教学《窗前的气球》时,教师给学生预留自主阅读时间,结合课文所配插图所提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阅读的氛围和环境,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营造开放式课堂,将多媒体课件引进课堂中来,有效调动学生“学”的兴趣,从而产生“读”的兴趣,丰富学生想象力、拓宽学生视野,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月亮的心愿》教学中,教师通过课文朗诵音频课件,从“商量商量、悄悄、照顾”等词语的阅读语境中,让学生体会到妈妈、家人等行为,学会关爱、为别人着想的品德。《小兔运南瓜》阅读中,教师播放小兔运南瓜的动画视频,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小兔运瓜时的智慧,让学生增强阅读兴趣,身临其境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美丽的小路》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幅道路图片,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调动学生的欣赏积极性,增加学生阅读兴趣。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支持学生勇于发问和探索,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

结语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阅读的启蒙阶段,教师要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入手,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结合教学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综合素质好人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徐清平.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J].汉字文化,2017,(15):49-50.

[2]周德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纳税,2017,(08):116.

[3]鲍兰英.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04):168.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阅读能力培养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析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导入环节的探索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