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学校普遍对高中生的生涯规划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良好的指导,致使高中生无法正确地认识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进而缺乏学习的动力,对未来的发展感到非常迷茫。高中时期的学生,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学校只有把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做好了,才能帮助高中学生在未来的就业道路上更好地前行。因此,加强对高中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学生;生涯规划;现状分析;应对策略
2018年秋,福建省将推行“6选3”的新高考改革,“高考选考”必将带来“学生选科”,“学生选科”必须立足于“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目前,我省高中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大部分学校都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来指导学生的生涯规划,导致学生缺少学习的动力,同时也严重浪费了学校的教育资源。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提高动力学习,增强对生涯规划的认知意识。因此,各高中学校必须加强对高中学生生涯规划的教育工作,分析问题并及时解決,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 加强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 应对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为应对素质教育改革发展对高中教育体制提出了要求。新高考带来了新课改,新课改激发学生新思考,为何升学?如何升学?升什么学?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对高中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教育中,应当以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人格特点和兴趣爱好作为教育的基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树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不断充实自身、完善自我,朝着未来的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前行。这不仅是素质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 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加强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据相关调查显示,高中时期是学生形成个性爱好、塑造价值观念的黄金时期,因此,加强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尤为重要。在对高中学生生涯规划的教育中,学校应当让学生自己深入了解各个行业的特征和工作类型,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正确指导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养成正确的个性爱好和人生价值观。各校只有注重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才能指引学生正确地思考未来的发展,让学生找准自己的方向并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前行,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 分析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问题
(一) 当前高中生缺乏对自身情况和未来职业的认知
当前,高中学生普遍缺乏对自身情况和未来职业的认识。据问卷调查显示,大约有52%的高中学生对自身情况基本有一些了解;大约有29%的高中生比较了解;只有大概11%的高中生对自己的个性爱好和兴趣理想非常清楚;还有8%左右的高中生对自身基本情况完全不了解,更糟糕的是这8%的高中生也没有主动去了解过自己的兴趣爱好。由此可见,绝大多数高中学生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程度较低,缺乏正确的生涯规划意识,对自己的基本情况没有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且也没有去深入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即使了解过,也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阶段。另外,大部分高中学生对一些高科技、专业技术职业缺乏兴趣,不愿意进行深入了解,反倒由于经常接触社会生活类职业,而对这类职业有着一定的了解,所以比较偏爱此类职业。
(二) 当前高中学生缺乏对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认知意识
当前,高中学生普遍缺乏对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认知意识。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69%的学生在生涯规划方面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大约有12%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指导不重要,可有可无;还有19%左右的学生觉得自己的生涯规划完全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并且,在这69%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不仅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而且还希望教师能够帮助自己在未来职业和未来发展方向上做出正确的选择。高中学生对生涯规划教育缺少正确的认识,不会主动收集信息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大部分学生缺乏生涯规划知识,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机械式地收集规划信息,缺乏主动性。因此,各大高中学校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加强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
三、 应对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策略
(一) 开设科学合理的课程,加强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
在高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设置方面,为了提高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学校应当结合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科学合理的课程,加强高中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学校应当在课程内容中分别设置自我认知和生涯规划这两个模块,同时也可适当借助心理辅导这一课程,有效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身个性特征及兴趣爱好,提高对当今社会各种职业的认知度。在自我认知课程中,教师应当从学生自身情况出发,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另外,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确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方向目标,让学生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教师可在生涯规划课堂上,通过霍兰德类型理论中经典的“六环岛游戏”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世界,通过兴趣岛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以及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的特点,然后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此外,学校可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去不同的市场进行实践考察,增强学生对各种职业的亲身体验度,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发展基石。
(二) 学校与家庭相互合作,加强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
当前,大部分高中学生在家庭父母的呵护下,没有正确认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对自身生涯规划缺乏主动性。因此,学校和家庭要相互合作,共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向未来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家长需要不断接受新观念的灌输,摒弃传统的旧的教育观念,避免对孩子的过度溺爱,做到真正放手让孩子独立成长。另外,父母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媒体平台,对当前市场就业压力进行分析了解,并不断引导孩子去了解相关职业情况,从而提高孩子的生涯规划意识和主动性。除此之外,在对高中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学校和家庭要明确目标,找准方向,携手并进,帮助高中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选择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生涯规划。
(三) 鼓励学生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增强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意识
高中学校应当尽可能多的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独到的一面,增强学生生涯规划意识。活动可以是校外的社会实践体验,比如“生涯访谈”“创业大赛”“生涯体验——跟随工作”等活动,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工作性质,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会承担责任的同时,更好地审视自己的能力,及早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并根据目标制订相应的计划,选择正确的生涯规划发展方向。活动也可以是学校自己组织的文化艺术节,让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学生在享受舞台的同时,不仅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也体验到了工作的艰辛。此外,这种校园活动还可以增强学生自信,活跃学校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总而言之,高中时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生涯规划作为高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校应当加强对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及早认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涯规划意识,并针对自身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利于自身发展的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陈熙,陈豪,刘传星.预见,方能遇见——“校园招聘日”生涯规划教育主题活动案例及点评[J].教育科学论坛,2018,17(02):35-38.
[2]张继红.多元评价促成长生涯规划助未来——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及反思[J].中国考试,2018,22(02):37-39.
[3]邝乐,吴敏.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对高中学生学习动机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121(13):421.
作者简介:
付腾辉,福建省宁德市,宁德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