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课新教,促进高效课堂生成

2018-09-07 09:15丁志勇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社戏高效

丁志勇

[摘 要]以鲁迅《社戏》(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为例,从文本、学生、教师、对话四个角度简论旧课新教在高效课堂生成中的运用,从而实现文本的适度解读,促进课堂的高效生成。

[关键词]旧课新教;社戏;高效;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00016001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教学中内容泛化、学习主体失位、模式僵化等现状,有不同程度的改观。然而,要想从根本上实现教与学、学科与人本的统一,还需要从文本、师与生、对话等多个角度入手,进行科学的教学创新。

一、从文本角度,回归语文本质

語文的本质是汉字语言文化的交流与运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减少学生的死记硬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学《社戏》在“解读题目”环节中,教师从汉字结构分类的角度,使学生理解“社”是一个会意字,“礻”表示祭祀,“土”表示土地神。古代把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称为“社”,后来渐渐演变,至浙江绍兴一带以演戏形式祭祀土地神,称为“社戏”。通过说文解字式的题目解读,归本溯源,学生打破生活经验的局限,加深了对标题含义的理解。在阅读课文环节,教师要求学生从时间角度即“看戏前─看戏时─看戏后”,从事件角度即“归省探亲—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舟—船上看戏—归航偷豆—六一送豆”,从怀念童年的“原因”角度即“乐土—美景—趣事—伙伴”,口头概述全文大致内容。这样一来,既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概括文意的能力,将阅读教学与口头实践巧妙地加以统一,渗透了语文本质的教育。

二、从学生角度,尊重主体地位

《社戏》传统的教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从课文分段和归纳段意入手,从中提取出故事梗概“归省探亲—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上看戏—归航偷豆—六一送豆”,引导学生在故事梗概中,提取事中景、景中情。教师从中设疑,让学生体会鲁迅如何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以此来学习融情入景的写作方法。然后,由情到人,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分析双喜、阿发、六一公公等人物形象。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然而,传统的教法偏于理性解读,即使合作探究也是技术性思维为主,使语文的人文性特点有所偏失。若采用旧课新教,引导学生从缩写课文开始,使其在故事缩写的过程中,既达到提取故事梗概的训练目的,又有效培养写作能力,真正实现阅读与写作的统一。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变“教”为“学”的前提,是“学”比“教”更适合学情,而不能为了创新而“学”,对传统教法一刀切,失去了阅读创新的意义。

三、从教师角度,适时转变角色

教师应有大语文观,能够跳出教材教语文,独立思考文本,顿悟教材尚未被挖掘又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文元素。文末作者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那夜吃的是什么豆?看的是什么戏?真的那么好吗?在课文中作者是如何写社戏的?通过设疑引导,使学生领悟作者对童年情趣的怀念,从而感受到“月夜偷豆”的乐趣。在《社戏》中,“社”的会意字知识补充,需要教师扮演讲解者的角色;而对于“夏夜行船”情、景、人物的感悟与认知,需要教师作为引导者,促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夏夜行船”是文中情景交融、如诗如画的一个精彩片断。教师不妨引导学生细读,提取事件中的景与情,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会:鲁迅笔下起伏的连山如奔兽,是以动写静,烘托出“我”急切的心情;听到歌吹之声,料想发自戏台,心里更是迫切之极;而宛转、悠扬的笛声,使“我”心情沉静,反衬出此前着急的心情。

四、从对话角度,优化教学模式

以对话原则优化教学模式,形成“旧课新教”的新思维,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在《社戏》中,作者对“我”内心情绪的细微刻画,是较容易为人忽略的细节,教师可引导学生细读教材,深度挖掘文本细节,将“我”的情绪感受以板书的形式来呈现,即“郁闷—兴奋—急切—烦躁—依恋—欢畅—回味”,使学生对这一细节加以强化。在“品读赏析”环节,由学生朗读“夏夜行船”和“归航偷豆”的有关段落,把表现“我”所见、所闻、所嗅、所感的优美语句找出来,认真品读赏析。教师让学生用“我认为‘ 一词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 的美”的句式,对优美句子中的美词进行感悟、品味、讨论。如“碧绿”“淡黑”“红霞”分别写出了豆麦、连山、灯光的色彩美。在师生对话中,笛声、连山等画面意象被发掘出来,从而使学生明确作者以写意笔法勾勒画面,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渲染描绘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

总之, 采取旧课新教的方式,不是为了形式的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在阅读教学中回归语文本质,落实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从而实现文本的适度解读,阅读的科学规范,促进课堂的高效生成。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社戏高效
峰回路转探《社戏》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社戏》唱的是哪出“戏”
母亲是贯穿“社戏”的核心人物
《社戏》的结尾赏析
鲁迅在《社戏》里撒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