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宏良
[摘 要]为了使学生在写作的每个环节都清楚做什么,我们可以将特定的写作内容和文体要求,转化为不同阶段的“支架问题”,切实为学生每个写作环节提供精准的支持和帮助,以解决学生写不好、写不实、找不到写作切入点的问题,有效解开学生的写作困惑,显著提升学生的作文质量。
[关键词]问题式支架;写作阶段;问题清单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00002002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总是被写作的环节所困扰,为了使他们在写作的每个环节都清楚做什么,我们可以将特定的写作内容和文体要求,转化为不同阶段的“支架问题”,切实为学生每个写作环节提供精准的支持和帮助。
一、概念界定
问题式支架作文教学策略是一种基于中学生写作过程中常见的注意事项而预设问题导向体系,以导向体系牵引写作思路较为混乱的学生完成写作目标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提醒学生写作的每一阶段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以完整的问题体系协助学生完成构思、写作、自查和反思环节,系统性地支持学生顺利高效地完成写作任务。
二、问题式支架作文教学策略构想
为了使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明确在写作的每个环节需要注意什么,教师可以将特定的写作内容和文体要求,转化为不同阶段的“支架问题”,使“支架问题”本身形成一個严密的流程体系,为学生每个写作环节提供精准的支持和帮助。
以“学写传记”为例,写作问题式支架建构示例如下:
“学写传记”问题清单《我的爷爷》案例范本
预写阶段
1.你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读者是谁?
2.你列了主人公的经历清单了吗?
3.你选好了题目并反复揣摩了吗?
4.你有没有准备好生动的细节去支撑你的主题思想?
5.你需要对写作对象进行调研吗?
1.通过描述爷爷贫困与艰辛的人生经历,表现爷爷不惧艰辛,走南闯北,勤劳致富,积极向上的精神。同学、老师、家人。
2.分别写爷爷的童年、青年、中年及老年经历。
3.拟题为《我的爷爷》。
4.详写爷爷干事勤快,做事头脑灵活,木匠手艺精巧等。
5.列提纲和爷爷面谈,通过奶奶、爸爸等了解爷爷的生平。
草稿阶段
1.你选择的故事适合你的写作目的和读者吗?
2.你用了表达时间顺序的词语去呈现事件的发展吗?
3.你用了真情实感使你的写作具有个性吗?
4.你用了生动鲜明的细节去使读者脑海中浮现一幅想象的画面吗?
5.你的细节能让读者感到自己就置身于故事里吗?
6.你的中心思想清晰吗?
1.筛选能深刻表现爷爷品质的题材,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以时间为序组材,展现爷爷的精神品质。
3.在写作过程中,融入对爷爷的情感和钦佩。
4.爷爷学习木匠手艺、制作木活作品及在当地这一行业中的地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5.能。读爷爷的故事,能激发读者对自己爷爷的思绪,读文思人。
6.通过描述四个阶段的经历,表现爷爷与命运抗争,学习手艺,走南闯北,勤劳致富,歌颂了爷爷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优秀品质。
修改阶段
1.你的故事适合你的写作目的和读者吗?
2.你客观、具体、真实描述了一次个人经历吗?
3.你的故事的任何一部分都需要详写吗?
4.你用了多彩的、准确的词语去描述你的经验和感受吗?
5.你使用了表达时间顺序的词语讲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吗?
6.当你大声朗读时,句子通顺吗?
7.你在作品中添加了有趣的小标题吗?
1.传记题材紧扣主旨,映衬主旨。相信读者读后会触动心灵。
2.我客观、具体、真实地描述爷爷一生的经历。
3.爷爷青年学木匠手艺及中年走南闯北挣钱的部分详写。
4.写了爷爷“酸涩”“热情”的童年,“入不敷出”“灰溜溜”的青年,“勤快”“头脑灵活”的中年,“有滋有味”的老年。
5.写了爷爷“美梦”不断的童年,“积极进取”的青年,“头脑灵活”的中年,“有滋有味”的老年。
6.朗读后觉得通顺。
7.添加了“爷爷的童年”“爷爷的青年”“爷爷的中年”“爷爷的老年”等小标题。
校订阶段
1.你检查关键词应用的语境了吗?
2.你每句话最后使用了正确的标点符号了吗?
3.你有没有把表达同样内容的句子放在一个段落里?
4.每个段落你空格了吗?
5.你的句子能在语意上连贯起来吗?该分段的地方分段了吗?
6.你校对和改正所有的错误了吗?
7.本次写作对你完成同类作品的创作有启示意义吗?
1.检查了。
2.审阅了每一个标点,确定使用正确。
3.有。
4.空格了。
5.句子语意连贯,按时间顺序划分了段落。
6.校对并改正了。
7.有。
三、问题式支架作文教学策略的作用
问题式支架的设计主要包含预写、草稿、修改和校订四个环节,其作用在于在写作的各个阶段牵引学生写作方向和便于学生对照自查及反思。问题式支架环节是围绕读者意识(为谁写)、写作内容(写什么)、写作策略(怎么写)三个维度展开的。这些问题式支架与学生写作每一阶段的任务紧密配合,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可以系统性地解决学生找不到写作切入点、写不好、写不实的问题,有效解开写作能力较弱学生的写作困惑,有效提升学生的作文质量。
四、问题建构需要把握的要点
一是要依据学情。问题式支架设计时需要分析好学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预设不同的问题,问题设计要详细明确,切中要害。
二是要通俗易懂。问题的设计语言要通俗易懂,让学生能明白,好操作。
三是要注意变化。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注意学生的变化,在恰当的时机改变问题方向或减少问题数量,切不可让学生依赖于支架体系而限制了学生自主思维的发散。
在写作学习支架的设计方面,我们需要依据学生写作的实际困惑,将支架的功能与支架设计的基本路径有机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达到作文技法点拨的目的,促进学生作文质量的全面提升。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基金项目]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GS[2017]GHB2619教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