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2018-09-07 09:15周怡秋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周怡秋

[摘 要]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根源。弘扬传统民俗文化,能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并善于从生活中感知和理解民俗文化的精髓。

[关键词]民俗文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00009002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笔者在苏教版七年级语文“民俗风情”单元教学中遇到了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对当地的传统节日风俗知之甚少,然而一提到圣诞节、万圣节等洋节日,却情绪高涨。中华民俗文化源远流长,了解民俗文化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乃至增强民族认同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反之,对传统文化的漠视,正体现了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不自信,甚至是文化的自卑。语文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了解优秀民俗文化的内涵,感受民俗文化之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一、民俗文化受到漠视,是民族文化的失根

民俗,是伴随人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已有非常久远的历史。中国民俗有着自己的本土起源,“民俗”一词在我国古籍《礼记》《史记》《汉书》中已多次出现,可谓由来已久,是中华文化之根。

如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现代化和多元化。而延续了数千年的以农业文明为基础,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民俗文化,正在渐渐被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所吞噬,几乎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漠视和摧残。另外,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学生整日埋首于题海和应试中,虽然能很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考试重点,但是很少能用文化的眼光来看待教材上的各种知识,更不会自觉地培养自己的文化寻根意识。正因如此,我们的民俗文化逐渐缺失。

二、民俗文化内涵丰富,其在语文教材中的体现

(一)气候节令的民俗文化

如《大自然的语言》中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的物候现象和立春、立冬等节气,《看云识天气》中“东虹轰隆西虹雨”“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农谚,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和生产中感知总结出来的时令气候的变化规律,几千年来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由此形成了相关的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

传统节日的民俗在教材中是出现最多的。比如沈从文的《端午日》,作者向我们展现了湘西茶峒族过端午节时赛龙舟、追鸭子,孩子在额上用雄黄酒画“王”字的民俗画卷,生动地体现了湘西的淳朴民风,以及合作争先、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再如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京郊运河一带过年的热闹习俗:从腊月初一炒花生、炒瓜子,到腊月初八煮腊八粥,再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送灶王爷,直到最高潮的大年三十除夕守岁,孩子给老人磕头辞岁,老人赏孩子压岁钱,大年初一左邻右舍、村南村北、各家各户拜年贺喜。全文记叙丰富的节日习俗,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洋溢着浓浓的人情之美。此外,苏轼的《水调歌头》、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圆的》,则表达了中秋佳节炎黄子孙穿越千年的思乡情结。在民族传统的意识形态中,中秋圆月象征着人间美满团圆,象征着永恒、爱与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这些节庆习俗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传统技艺的民俗文化

中国民间技艺五花八门,灵巧精湛。比如《口技》中那位口技表演者栩栩如生地模拟出夜间走火时的各种声音;《核舟记》让我们领略了核雕工艺的精巧;沈括的《活板》记载了北宋布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社戏》中有让迅哥儿期盼已久的“年规戏”;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传统的民俗技艺,也构成了我们丰富而独特的民族审美艺术。

(四)心理信仰的民俗文化

信仰民俗是以信仰为核心反映在心理上的习俗,人们在对神、佛的崇拜中,出于敬仰,冀求庇护。比如鲁迅的《故乡》中,正月里出祭器、摆供品、祭祖像,以及农民闰土要香炉和烛台;《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要“我”大年初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必说“恭喜恭喜”;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中,胡屠户说“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打了天上的星宿,阎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铁棍,发在十八层地狱,永不得翻身”;《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为了赢得民心而“狐鸣呼曰‘陈胜王”。这些信仰民俗都有其特定的社会根源,既反映了一定时期老百姓的集体信仰,又形成了鲜活、神秘的民俗文化。

(五)饮食和服饰的民俗文化

饮食和服饰是极具地方和时代特色的民俗文化。比如《孔乙己》中的溫黄酒和茴香豆,是江浙一带的饮食特色;《木兰诗》中的“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表现了北魏时期女子的装扮;《故乡》中的小闰土“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是江浙一带农村孩子的服饰特点。

除此之外,从《诗经》的有关篇章中我们可以管窥到上古时代先民的婚恋婚俗文化;从陶潜的散文《桃花源记》、五言诗《饮酒》,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隐士文化或酒文化。这些蕴藏在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深厚的民族情感,而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传统伦理道德和礼仪文化教育,还能有助于学生感悟到淳朴的人情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民俗文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措施

(一)立足课堂,开发文本资源

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厚,教师应重视开发利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也能使课堂变得鲜活灵动。

(二)走出课堂,开发社会资源

民俗文化博大精深,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探索民俗文化,由小课堂走进大社会,积极参与当地的民俗活动。

1.组织“到民间采风”活动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观察当地的民俗活动,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禁忌习俗等,并了解这些民俗的文化根源。比如端午节,除了沈从文笔下茶峒人的赛龙舟、追鸭子等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询问家中长辈、查阅书籍和网络资料等方式,了解到在江南水乡一带,还有在门上悬挂艾草和菖蒲,吃粽子和咸鸭蛋等风俗。这样的采风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

2.成立专题研究小组

教师可组织学生选取感兴趣的话题,组成研究小组,深入研究民俗文化。在上学期,笔者曾组织学生分别以“江南美食文化”和“吴侬软语文化”为主题,进行专题研究。学生积极性很高,搜寻的资料丰富多样。整个活动方案如下:首先,利用教室板报营造民俗文化的氛围。布置学生把主题相关的内容整合在一起,使整个教室充满浓浓的民俗韵味。其次,组织学生分组报名。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专题,并自行推举各组的组长和中心组成员,再安排布置每个成员的研究任务。整个活动过程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分工合作的集体精神,无形中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最后,整理汇总,报告结题。经过两个星期搜集和整理资料,两个小组都有了极大的收获,再交由中心组成员进行资料的分类汇总,最后由组长做出精彩的结题报告。此次活动为期整整一个月,但是每个小组成员都颇有成就感,激发了他们继承和发扬我国民俗文化精髓的热情。

(三)亲身实践,弘扬民俗文化

建议学生积极参与到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中去。比如春节和家人一起写春联、贴福字,端午节学习包粽子、制香囊,元宵节亲手做汤圆、花灯,清明节跟随长辈去祭祖,缅怀先人。通过这些活动,能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祖国传统民俗的丰富内涵,并使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发扬。

总之,弘扬民俗文化是时代的呼唤,也是语文教学的迫切需要。学习民俗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还能使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审美观,更重要的是,能唤起现代学生普遍缺失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