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市上元小学 方峥嵘
教学内容是教师将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实际与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发生重组建构后,利用多次教学法处理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包含教材解读与教学转化实施两个重要步骤。绘本式的语言表达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段教材的特色之一,体现了教材的儿童文化,贴近儿童生活,贴近儿童能力。然而,很多老师在使用教材时却发现教材文字少、图画多,对教师使用教材、设计教学内容提出了新挑战。如何准确地解读教材,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有效的、贴近儿童需要的教学内容成为大家探讨的新话题。
教材解读是进行教学转化实施的前提,关系到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效果的达成。很多老师在使用教材时,首先想到的是参阅教参、资料,翻看教材,尝试与教材进行对话。然而,当教师带着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走进课堂时,却发现有时教学并不能走近学生。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在进行教材解读时只有教师与教材的单边对话。《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与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促进儿童的成长。因此,解读教材也必须植根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参与对话,才能够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建构联系,如此设计的教学活动更能贴近学生需要,学生才乐意主动参与学习,获得道德的自主成长。
学生是我们教学的对象,每天就在我们面前。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却没有好好地去认识他们,常常通过对他们的假想,或以自己的视角代替他们看待学习,想象他们可能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国家督学成尚荣老师在《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一文中强调: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关于儿童的问题,基于对儿童的认识的儿童立场是教育的根本立场。
因此,在解读教材进行教学实施的转化之前,不妨围绕教材中的教学话题与学生进行一次对话,发现、认识他们。“学生们对于即将学习的话题是怎么理解的呢?”“学生们的生活现状是怎样的呢?”“他们需要通过学习提升什么?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帮助他们什么呢?”
如一年级上册《课间十分钟》,这一话题是学生们在校期间最喜欢的生活,每天都在过的生活,学生们的现状和需要是什么呢?教师通过观察和对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在学生们的世界里,课间十分钟就是他们游戏的时间。当他们被问及课间会玩哪些游戏时,孩子们的回答很天真:“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啊!”事实上,通过观察,大部分一年级学生课间并没有具体的游戏内容,就是追追跑跑而已。老师通过与学生对话,留心观察他们的课间十分钟,不难发现,学生们对于课间十分钟的合理安排、游戏内容的学习与选择、校园生活节奏的调节都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指导。这些恰恰是进行教学转化实施的出发点与归宿。
教材是学科内容的具体化,蕴含了课程学习的理念、具体内容与逻辑体系。在与学生充分对话的基础上我们再去解读教材就会更有针对性,能发现教材中儿童生活与教室里的学生生活的共性与差异,才能够根据教室里学生的实际生活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减、删、调的个性化使用,而不是照本宣科教教材。
教材中每课栏目的设计遵循学生的道德认知及主题教育发展的逻辑进行编排,由于统编版教材面向的是所有、普遍的儿童,因此有时候教材逻辑并不适合教室里的儿童的认知发展。
例如:一年级下册《大自然,谢谢您》共包含“大自然的礼物”“大自然中的快乐”以及副版“大自然的语言”三个栏目板块,按照“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流——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自然给予人的智慧启迪”层层递进展开教材内容,激发学生感恩大自然的物质、精神与智慧的多重馈赠。然而,当我们以学生视角与教材对话时,发现学生对自己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鱼获得的体验远比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物质馈赠的体验来得真切,由此进入话题更容易走进学生内心,奠定热爱、感恩大自然的情感基础。教师调整了教材逻辑,将“大自然的快乐”板块前置,使教学逻辑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段教材以图代文的绘本式表达呈现教材内容。教材中的每一幅图例都蕴含着教学目标和教学视角。因此,教师不仅需要看懂图例说了什么,更要善于发现每幅图例之间的逻辑关系。教材中有些图例是并列关系,以图示的形式围绕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叙述,帮助教师、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展开讨论。如《不做“小马虎”》第一板块“生活中的‘小马虎’”中的三幅图例分别从生活、游戏、学习三个角度发现生活中的“小马虎”,帮助师生拓宽教与学的视野。同时细读这三幅图例我们还可以发现马虎的原因又各不相同,有的因为态度问题,有的因为缺少方法,与后面引导“寻找马虎的原因”“怎样才能不马虎”的板块图例构成了递进与因果关系,教师在进行教学转化时,应指向对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马虎事的追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改掉马虎这个坏毛病的方法,保证了习惯指导的实效性。
《教师教学用书》作为教学的参考用书,是教师正确解读教材、理解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过程的助读系统。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对《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大多停留在两个层面:一是了解编者对教材内容设计的本源性解读,二是参阅书中提供的教学案例和设计。统编版小学低段 《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用书》采用开放式的对话呈现编者、专家、教师、学生的多元对话,从不同的角色、视角、立场讨论主题教学。用好这一助读系统就要将自己与学生投射进对话场域,在多元对话中反思,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教师教学用书》中不仅有对教材的本源性解读,更解释了为什么这样编。这些追本溯源的讨论恰恰呈现了编者的编写意图及蕴含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些理念影响着我们教学具体行为的改变。
例如:《课间十分钟》一课第四栏目“这样做好吗”,如果我们单纯地只关注教材的本源性解读,仅可以了解到本栏目旨在通过辨析课间学生经常开展的活动,了解课间哪些活动值得提倡,哪些活动需要注意。但我们通过参与书中的多元对话,就不难发现在这一环节中还暗含着引导学生在开展活动时不仅要注意活动的安全、健康,也要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十分钟,做到劳逸结合。那么有了这样的理念指引,在引导学生开展辨析活动时就会是一个动态的情境,多元的价值判断,而不是一刀切。如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讨论课间是否可以阅读时,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可以!”“因为课间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课间阅读也很安全。”这时老师出示了一张课程表,反问学生:这节课刚上了经典阅读课,下节课又是数学课,你们觉得是继续坐在教室里读书好呢,还是到室外望望远、放放松更有益健康?我们又可以在哪个课间开展阅读活动呢?这样的追问能引导学生重新对课间活动的安排加以反思,从而明白如何利用课间十分钟调整自己在学校生活中的节奏,学会根据课程安排和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培养了学生的生活智慧。
很多老师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观摩了一节成功的公开课之后,我们照搬课件、教学设计,可是效果却并不一定能让自己满意,原因便是我们只是做了一个技术搬运工,没有去思考那位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背后的思考与想法。《教师教学用书》中呈现了不同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的教学案例,我们在阅读时与这些老师进行对话反思:他是根据学生的现状这样制定目标的,我该怎样制定我的教学目标呢?对于这个难点他这样突破的原因是这样的,我又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呢?哪种方法更适合我的学生?更有教学实效呢……通过这样不断的对话与反思,我们才能从中寻找出属于自己和学生的教与学的方法、路径,才能在不变中应万变。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