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08-31 18:45李春霞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阅读语文教学

摘 要:本文介绍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意义,从阅读、作文教学、小组合作及课后检测辅导这四个方面具体论述了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最后提出目前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阅读;小组合作

作者简介:李春霞,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教育局。(湖北 鹤峰 445800)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5-0106-03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习早已突破单一的教室空间、课本空间,教师也不再是学生唯一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目前,全国各地各级学校也顺势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争创现代化学校的相关工作,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最基本的评价指标。依照学生学习规律,这里的“应用”不仅针对在课堂上的电子课件、网络信息,也应包括学生的课前预习、复习、巩固和检测等方面,应该让信息技术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成为多维高效的辅助工具。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1. 符合语文学科特点。语文学科需要学生将课本上的文字与已有知识相联结,使平面的印刷体鲜活起来,在脑海中形成逻辑思维、图像信息及触发更多的感知感受。由于知识面的局限,学生往往对文字信息掌握的不全面,需要教师补充相关信息。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般采用口述形式或展示几幅图片,但又受制于教师水平,限制了学生的接收和想象。因此,要让书面的文字重获“生机”,采用多媒体音频、视频、网络微课、同步直播、现场连线甚至现在大热的VR技术,都能让学生多维度地接收字里行间的内容,让平面变为多面。

2. 辅助教师评价。传统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检测和反馈评价绝大部分限于书面文字,学生完成与老师批阅之间有较大的时间跨度。此外,在呈现作业的层面上也停留在教师读或者复印原件之上,既不利于实时反馈,也不利于学生合作探究。有了信息技术的加入,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平板电脑即时输入,即时呈现,让老师第一时间批阅,并在课堂上展示,极大地提高了师生间的沟通效率。

3. 激发学生兴趣。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枯燥乏味,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具有极强的模拟仿真、创设学习情景的特点,可以将文字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展现出来,使其更为直观生动,不仅提升了知识的接收率也激发了学习兴趣,层层加固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乐于参与课堂、拓展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

4. 拓展知识面。传统课堂中,学生的知识主要来源于课本和辅导资料,而有了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后,其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世界触手可得,不仅能让学生拓展知识面,在教学效率和质量上也比传统课堂要好很多。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收集信息,在校外也可以自主学习,拓宽眼界。

二、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 阅读教学。传统课堂上的阅读教学仅限于书本,限制了学生对内容、作者等相关信息的了解,信息技术能带给师生一个丰富广阔的教与学的世界。

(1)延伸阅读内容,提高内容质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能够带给师生一张覆盖全球的大网,让喷发的信息量、急速的传输和多形式的呈现协助阅读,我们可以用它来搜集、补充、扩展相关知识。

(2)创设阅读情境,建立内容氛围。在语文课本中,有的课文内容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理解起来比较有难度,傳统的灌输往往只能起到一知半解的作用,这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网络资源重现文中描绘的对象或情境,通过声影的生动传达,使抽象的文字和想象变为具象的、生动有趣的信息,便于学生充分理解。

此外,阅读并不仅仅是阅读文字,还需要有合适的阅读氛围,正如古人山中抚琴,竹亭品茶,有了恰如其分的情境更能催化出独特的阅读感受。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在朗读文章时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例如,文言文篇目播放国风古乐,抒情散文配上舒缓钢琴曲,雄浑壮阔的篇目配上激昂战鼓,等等。除此以外,通过视频及目前大热的VR虚拟技术,可以使学生重回文字所描写的环境中,使人身临其境,极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作文教学

(1)写作资源整合,搭建仿写平台。作文教学大多从教仿写开始,尤其是目前使用的部编版语文教材,每个现代文单元都有写作主题活动,旨在要求学生通过单元课文的学习,从中学会某种写作方式或文体,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带领学生归纳总结本单元的体裁特点、具体的表达方式等。传统课堂中,只能依靠在每篇课文中去勾画批注,而无法同时呈现在一个平面中,有了电子课件,可以将单元课文的共同点同时陈列出来,使学生一看便明了。其次,在布置仿写任务时,如描写人物,教师可以出示一张人物图片,让学生在课堂上边观察边描写,也可以传输到共享平台上,在家里也能继续根据要求描写,这样利于学生更仔细地观察和悉心的描绘。

(2)课堂练笔展示,即时反馈沟通。作文教学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当堂练笔,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部分文字。传统课堂上,只能通过老师的读来传达某个学生的文字内容,其他学生会受制于听读的水平和接收速度,这样不能很好地起到示范或反例作用。而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及时将学生作品出示在大屏幕中,通过其他学生的亲眼阅读,更好地进行讨论、探究和批改,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 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也能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然而,小组合作在实践中往往会形成“一家之言”“一言堂”的局面,其原因是每个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信息的内容不同、层次不同,也有一个小组中较优秀的学生会被其他组员完全依赖的可能。通过信息技术,打破了小组合作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组员在课堂上即时搜索、搜集相关内容,并进行小组资料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平均每个组员的信息掌握。此外,也可以打破班级座位的限制,让学生自由建立网络讨论组,可以依据兴趣相投来建立,也可以依据内容的不同来建立,等等,扬长避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4. 课后检测及辅导。语文作业涉及朗读、背默、书面作业等方面,书面作业较容易批改,背默老师也可以进行当面检查,但朗读任务的落实与否则较难把控。通过家长拍摄视频或直播技术,老师可以清楚地检查学生是否在朗读,并且可以实时指导,极大促进了朗读任务的落实。通过各种社交软件,老师也可以及时答疑解惑,不用将问题留到第二天,而其他学生可以参与进来一起讨论学习。

三、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建议

实际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已经开展多年,但受到各地资源配置、教师水平的限制等多种因素,导致这一先进理念和技术也给课堂带来了些许压力和偏差。

首先,过度依赖信息技术,而忽视了教师的作用。例如有了课文录音的播放,教师减少了范读,甚至学生从未听过老师朗读,降低了老师的示范作用,也会削弱学生的朗读兴趣,使他们认为朗诵是一个任务而非乐趣。有了PPT课件的展示,老师会习惯性丢掉板书设计,而语文学习离不开书写,一旦老师不书写,学生也会潜移默化地认为键盘可代替一切。

其次,过度依赖信息技术,降低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归根结底是一个思维活动,信息技术的发达缩减了思维成本和时间,有时候学生可能会在没有动脑筋的情况下,依赖于点击鼠标而获得答案。例如,近年来炙手可热的“作业帮”软件,正是迎合了网络风潮,通过其大量题库及答案,使学生趋之若鹜,一键点击就可以完成作业。

因此,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必须是在教师掌握教学大纲、重难点、目标和正确的教学理论、教学法的基础之上为所用的,必须是在学生认真思考、动手实践、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所接受的。

1. 提升教师素质,按需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也只是教学方式方法的一种,并非每堂课、每篇课文都必不可少,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来判断是否应用,要根据实际内容来选择技术类型,既不能忽視信息技术带给课堂的便利,也不能被信息技术“牵着鼻子走”,要充分体现教师这一课堂引领者的作用。教师应提升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仅仅限于播放下载的音频、视频,还应具备自主创建、设计多媒体课件等资源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地适用于自己的课堂和自己的学生。

2. 坚守学生主体地位,辅助使用信息技术。课堂的主人永远应该是学生,信息技术的发达有时会喧宾夺主。例如有了音频,学生可以不用再多开口朗读;有了视频资料,学生可以不用自己搜集信息或动脑思考,这些都是课堂失控的危险现象。应用时,教师可以借用背景音乐来辅助学生朗读;可以借用影像让学生谈感想促深思。信息技术的应用切实打破了知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学习的主体不是机器,而是学生,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才不枉费信息技术的带来福利。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不可遏制的,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必然趋势,教师一定要去粗取精,多学习多提升,让信息技术切实地辅助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 张希望.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探究[J].信息技术与教学.2017,(16).

[2] 孙姚同.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05.

[3] 徐永强.移动互联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信阳师范学院,2017.

责任编辑 黄 晶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阅读语文教学
作文评改“五步曲”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