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卫兰
【摘 要】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自觉的行为,它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精神、积极思考的行为。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既要加强学生基础性学习能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关键词】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创设情境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做学习的主人。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既要加强学生基础性学习能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一、培养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積极性
兴趣是引导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带动学生在学习中有更高的学习劲头,也能帮助培养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有极大的作用。
首先,教师要灵活使用教材的趣味性内容,例如,新教材中很多试一试、做一做等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还有部分可以延伸学习知识的阅读资料。其次,以“生活化”的知识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善于总结和归纳生活中的数学常识,或者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出数学与生活相关的氛围,由此产生强烈的探知数学奥秘的冲动,使他们形成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创设合理恰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学习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心理素质的重要源泉离不开数学情境,情境的打造连接着生活和数学学习、各种问题和抽象内涵的通道。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教学环境的形成,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知识的过程,学习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对问题有更好的了解。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和问题,涉及一元二次方程如何产生,以简单的生活实践相关的问题提出,使学生获得方程产生的原理知识,帮助人们解决生活和工作活动中的具体问题,由此促使学生愿意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去参与方程的构建和解答。
三、通过有效提问指引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
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以问题的提出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分析问题,结合教材的知识点来完成对问题的解答,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例如,“正数和负数”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学习负数对生活有怎样的影响?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体现在哪些方面?”教师借助于多媒体的生活展现,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问题的思考,从而促进自主学习的实现。教师还要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适当分配小组讨论,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参与小组内的学习经验交流,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要重点锻炼他们集体配合的团队精神,使全体学生都愿意在课堂上思考问题,发现他们自身的数学闪光点,从而参与到创新性教学中。
以上,我们从“培养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创设合理恰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有效提问指引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三个方面就提高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展开了探究。培养初中生的数学自学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历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引导他们去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同时教师要主动地利用提问来引导学生,当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后,就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而且会更爱学习、更会学习。
【参考文献】
[1] 冯朝君. 谈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J]. 散文百家,2016(10).
[2] 李惠金.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 数学教学通讯,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