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燕 安存红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担负着为国家与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使命。2018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广西大学校长赵跃宇委员指出:高校应该专注人才培养,建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但是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的人才实践性差,不能胜任企业的工作等。这就需要高校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社会与企业的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双向达标的学生。
国外发达国家具有先进的校企合作办学经验,逐步影响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如德国以企业为主体的“双元制”;新加坡以学校为主体的“教学工厂”;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这些模式都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校企合作模式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国内的校企合作模式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不同的教育工作者探究了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2009年,钟彬彬在《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上,提出“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该模式借鉴了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实施“三双”即“双环境、双师资、双证书”。2011年,谢源、匡德花等在《南方职业教育学刊》中提出“嵌入式”工作站校企合作模式,该模式以企业为主导,学校与合作企业在企业建立联合机构。2012年,谭涛和舒琳在《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提出“三螺旋”校企合作模式,三螺旋是指大学-企业-政府三方在创新中密切合作、相互作用,同时每一方都保持自己的独立身份,在我国具体表现为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2012年,许新华在《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上提出“三借一筑”校企合作模式。该模式是四种校企合作模式的融合体,即“借梯上楼式”、“借船出海式”、“借鸡下蛋式”和“筑巢引凤式”四种模式的融合。2013年,李晨、郑峰等在《教育教学论坛》中提出“一条龙”型校企合作模式,该模式强调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置身于龙头位置,院校、政府、企业、社会承担一体化责任,履行相应义务。目前为止,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积累了很多经验,高校对校企合作非常重视,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积累,但是各地区、各学校、各企业的具体情况有所差异,在校企合作实践推进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学校专业师资不足、企业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规模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本研究结合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的校情和学校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试图在多个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究一条独具地区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对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通过对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会计学专业审计学课程的改革,逐步建立“校企合作”的双向培训管理审计学人才模式,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首先,围绕审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课程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即带着学习任务与项目来学习审计学,根据热点审计问题对学生们进行启发式的教学,把企业实际项目案例带到课堂上,使课堂教学最大程度地贴近现实审计。在教材选择上注重实用性,与当前的审计准则要一致,培养学生树立大局观,全面系统地了解审计基本理论与知识,增强处理审计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内容选择上突出“课岗融合、课证融通”的特色,注重学生审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审计学的职业道德培养可以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来规避道德风险,使学生感觉到审计工作不只是停留于书本上,而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在未来的审计工作中遵守职业道德和审计准则。尽量缩短学校理论学习与实习的空档期,让学生趁热打铁地去工作岗位实习,增强实操能力,从而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
其次,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以学校或以经济学院为名义定期邀请会计师事务所或企业的注册会计师、高级管理人员或业务骨干到学校以举办专题讲座的方式为学生授课,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审计学课程的感性认识和审计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授课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采取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同时配以图片或视频等对审计案例进行生动地展现,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此外,可以建立校企交流的平台,开设审计知识交流区,让学生分享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案例或疑问,教师或企业审计人员对学生的工作进行点评与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再次,建立一批合作企业,应以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为主,将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有机衔接和融合,使得学生的审计专业技能得到有效的训练。独立院校要与合作企业讨论协商,规划好学生的实习安排,根据合作企业岗位的需求,学校主动地调整教学安排与计划,根据学生的特点,适当的增加顶岗的实习时间和顶岗的工作内容。在实习中,确保学生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不少于半年。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所采用的具体实习方法是:实践教学结合理论教学交叉安排,集中社会实践或企业实习本科安排在5、6、7学期,其中校外实习安排1—2次,每周按1学分计算,最后一学期返校学习。学分管理:本科学分增加到226学分,学生校外实践实习加入教学计划计算学分,学生干部组织相关活动或学生外出实习等给予一定学分。其中,教育教学占180学分,实习实践占26分,在校军事化和内部管理占20分。最近两年,学校已组织学生到长城汽车,和硕集团等企业进行实习,效果显著。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在审计人才培养中,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审计学课程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方法,加强与校外企业与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优秀的审计人才。
参考文献:
[1]符晓晖.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审计学教学方法体系研究[J].财会学习,2016(14).
[2]黄秋菊.基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审计学》课程教学创新探究[J].会计师,2016(10).
[3]林立洪,刘刚.校企协同模式下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金融教学与研究,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