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婷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支柱,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呈现普遍上升趋势,因此,会计和会计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各独立院校经管类专业普遍开设了《会计学》课程,当然,非会计专业和会计专业对会计知识的需求是有所差异的,教师面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侧重点也应当是不同的,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培养。《会计学》课程教学的落脚点是让非会计专业学生了解和掌握会计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以便解决在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会计相关问题。
(一)教学目标缺乏针对性,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各独立学院普遍忽略了会计课程教学与学生自身专业的相关度。《会计学》课程对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最基础的入门课程,他们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熟练掌握记账原理,为后续的会计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而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学会运用会计相关信息从而更好地为本专业工作服务,他们只需要“懂会计”,而非“做会计”。作为未来的经济管理工作者,非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应当侧重于使其理解并能够运用会计信息以帮助管理当局分析、预测、决策,并不需要过多关注会计核算,应当侧重于评价预测会计信息的会计报表分析、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内容。
(二)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单一。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小组讨论与问答互动。但由于会计学知识专业性较强,单纯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无法深刻理解会计学知识,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同时,某些院校并未设置会计实训教学环节,难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大部分院校仍然采用期末闭卷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三)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而言,该课程只是公共基础课,并非其专业主干课程,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再加上会计的专业术语较多,学习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针对专业特点编著的教材较少。市面上的《会计学》教材大部分都是针对会计学专业编著的,这类教材忽略了不同专业的差异性,兼容面过大。同时,教材大部分以文字表述为主,缺乏相应的案例介绍和实训操作环节,再加上会计专业术语较多,这必然导致学生在学习上的畏难心理。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其成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非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学生们应当能够利用会计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满足管理方面的需求。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应当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以满足各专业培养不同管理人才的需求。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应放在财务报表分析,并不需要过多关注会计核算,教师应当结合其专业特色,整合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应当吸收外国会计教材的优点,多引入案例特别是上市公司的案例介绍及会计职业道德、内部控制、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等相关知识,以完善教学内容。
(二)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1)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设置问题情境,并以提问的形式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探讨问题的本质,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真正转化为自身的知识,以提高专业素养。《会计学》课程中有大量的专业知识可以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在讲授资金的来源渠道这个知识点时,可以设置具体的情境,假如同学们毕业后选择创业,那么资金从哪里来呢,学生们通过思考与讨论得出自有的和借入的两种资金来源渠道,所有者和债权人的概念就形象地建立起来了。
(2)案例教学。通过课前导入经典案例的形式,把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案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们对会计学习的兴趣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会计教学质量。
(3)实物展示法及实训。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章节跟实务结合得非常紧密,单纯的理论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建议理论和实训相结合,在理论学时中采用实务展示法,在实训学时中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做账,亲身体验会计职业的魅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真实的凭证、账簿、报表等实训资料,让学生们合作完成经济业务的建账、凭证填制及审核、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结账、利润表的编制等实务工作。为了使学生们理解内部牵制机制,可以安排两个人一组自愿分组,分工合作,一人负责填制凭证,一人负责审核凭证。
(4)课前提问、随堂练习及小测。基于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同时为了帮助学生们回顾课程的内容和重难点,每次课都可以以随机抽点提问的形式进行导入。本课程的学习需要结合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客观题的小测试可以借助问卷型考试平台。主观题的知识点应当让学生们练习相应的题目,最好让学生们到黑板上书写答案,辅以答对加平时分,答错不扣分的奖励政策,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课堂。
(三)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会计学》课程的第一次课尤为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们对该课程是否感兴趣。因此,建议第一次课尽量不要讲太多理论的内容,可以“戏说会计”,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情讲起,用实例告诉学生们会计知识的重要性。比如讲到财务报表及财务报表分析时,可以从投资讲起,如果学生们要炒股,会选择怎样的被投资企业呢?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投资前要对被投资企业作充分的了解,通过企业的三大报表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再进行投资选择等等,通过这些简单的实例告诉学生们会计跟自己的学习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四)选用合适的教材。目前,选用的教材都是针对会计学专业的,不太适合非会计专业,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专业特点去相应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有选择性地进行讲解。各独立学院可以尝试根据不同专业的专业特点编著或选用合适的《会计学》教材。
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必须从实际的专业需求出发,针对经管类不同的专业特色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普玲.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原理》课程建设研究[J].价值工程,2017,(36):251-253.
[2]颜转运.浅析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经济,2016,(0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