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然归宿

2018-07-05 08:04陈允绣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8年6期
关键词:生成资源爱国情怀

陈允绣

[關键词] 依托文本;生成资源;亲情感受;爱国情怀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学要在夯实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丰盈学生的人文情怀,滋养学生的性灵。由此,立德树人就应该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指向。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铸造,本质上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即语文教学“立德树人”理念的积极呈现。

一、依托文本素材,激发爱国情怀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借助于爱国情感来凝聚人心。语文学科就是对学生进行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教学《邓稼先》一文的时候,教师收集了与文本内容相关的一些文字材料和视频资料,并将其与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整合,以此来增加学生对邓稼先这一人物的感性认知:放弃名利诱惑,毅然回归祖国;艰苦环境下奋发钻研,坚韧不弃;拥有荣誉而绝不居功自傲,这些都是邓稼先爱国情怀的重要表现。教学中,教师紧扣邓稼先弥留之际时“下辈子我还会选择共和国的核事业”这一临终之语,使很多学生备受感动,教师可以相机追问:很多人都被邓稼先这种甘于奉献的精神所感染,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去爱国呢?学生纷纷从自己的生活、学习出发,诉说着自己的爱国情怀。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语言的同时,也实现了情感认知上的突破,学生在深入感知人物形象的基础上,也逐步地明确了自身的认知方向,真正落实初中语文教学的“立德树人”。

二、把握文本细节,唤醒亲情感受

人世间最珍贵、最伟大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社会的普世价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亲情的淡漠、感恩之心的消失,使生命个体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严重的扭曲。为此,初中语文教学需要开掘文本中关于亲情的素材,将学生的身心意识浸润在文本世界中,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如莫怀戚的经典散文《散步》就主要描述了作者一家三口陪母亲外出散步的情景,这本身就是一篇引领学生感知亲情的有效文本。教师在帮助学生了解文本核心情节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品味课文质朴的语言风格,透过人物的言语和行为,窥探人物内心所蕴含的对母亲的孝顺以及浓郁的家庭亲情;最后,教师出示课文的中心句: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紧扣课文中的“整个世界”,将学生的思维聚焦在核心板块,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文本语言背后所隐藏的丰富内涵。

三、聚焦生成资源,点燃慈爱之心

文质兼美是语文教材收录文章的重要标准,课文除了有精美的语言之外,还蕴藏着丰富的关于“美”与“爱”的资源。我们要引领学生深入到文本世界中,感受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情感,并将其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真正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老王”这篇课文时,一位学生在发言中就无意间提到:“我们学校捡垃圾、冲厕所的保洁员也叫老王。”一时间,引得很多学生哈哈大笑。很明显,学生的笑包含了对职业观的严重误解,为此,笔者专门进行了一次以“捡垃圾的老王”为话题地研讨分享会。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身边平常的人、平常的职业进行了重新审视,通过语言文字,将学生内在的怜悯、慈爱之心激发出来。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资源并没有不闻不问,更没有对学生呈现出来的错误价值观进行粗暴而简单地纠正,而是引领学生在深入交流中明晰自己的错误认知,激发他们对于普通民众和职业者的慈爱之情,为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取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初中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学必须要肩挑两头重担,一方面注重学生语言能力地培养,另一方面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铸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真正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宇晨.英语语言文字在我国的普及与提高[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0(S1):84-85.

猜你喜欢
生成资源爱国情怀
捕捉课堂生成资源,构建动态课堂
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捕捉利用生成,形成创新阅读感悟
浅析张元干诗词的爱国情怀
论红色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爱国情怀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生成资源应用探讨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抓住生成, 留住意外, 共享精彩
红色经典艺术作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