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数学主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有的题目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如果生搬硬套给学生讲解,学生即使解出这道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无法做到活学活用。为此,教师需转变方法,进行变式教学,帮助学生转换思路,理解内容,解决难题。本文将结合教学案例,就高中数学变式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理解和做法,并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变式教学;转换思路;理解内容;解决难题
在高中数学学习阶段,对学生进行变式教学很有必要,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加其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并运用变式转化思路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我们老师可以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进行探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那么,我们需要分析与探究如何开展变式教学,才能使其最有效化。
一、 基本变式
运用变式解题的过程:改变某一信息→进行假设→转变思维→进行推理→得出结论→解出题目。基本的变式分为两种:①概念变式其实质是在教学中使用相关材料改变次要信息,凸出主要信息,用来揭示事物的本质,方便学生把握题目的关键点。在进行概念变式时,会常用到引入法(将学生引入到生活环境中,用熟悉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辨析法(进行题目的延展,帮助学生展开思维。)、深化法(深化该知识的内涵,帮助学生理解得更加透彻。)等,辅助学生把握关键点。②过程变式其实质是指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层层递进式的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脉络,建立起连贯性。在进行过程变式,常使用条件法和结论法,辅助学生理解记忆,在教学时,进行条件的强化、帮助学生选用正确概念与公式,解出题目。
二、 提高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 学生认知方式的培养
所谓的学生认知方式的培养,就是教师要交给学生如何在较长题目中,发现考点与分析重要信息的能力的培养。高中数学的题目,可能综合有多个考点,学生需要进行深刻理解后,把握关键点,才能正确地选用概念与公式进行解答。在教学时,教师需事先准备好相关材料,创设适宜的场景,与日常生活相连,促使学生可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在创设场景时,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一起打造环境,而且在分析题目时,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我们只在一旁进行指导;最后应处处为学生强化基本概念与公式,使用的前提与范围,形成暗示作用,增强记忆。每道题都有不同的特点,只有进行认真分析,才能发现其中的本质,明白所要考察点,套用正确的公式,解决题目。
例如:已知点C1(-3,0),C2(3,0)与动点D(x,y),求满足条件|DC1|+|DC2|=8的D的轨迹方程。
拿到这道题目,先进行审题,后进行变式。老师应带着学生进行这样的分析:这道题已明确告诉我们两个点的坐标位置,还有一个动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式,使学生明白要进行变式,只能改变关系式,进行延展,发现椭圆的本质。变式1:已知点C1(-3,0),C2(3,0)与动点D(x,y),求满足条件|DC1|+|DC2|=6的D的轨迹方程;变式2:已知点C1(-3,0),C2(3,0)与动点D(x,y),求满足条件|DC1|+|DC2|=2a (a>0)的D的轨迹方程,用变式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助长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此,可使用讨论法与问题探究法,带领学生展开探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意识。教师再不断更换条件,产生一个个看似相似,又有区别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互帮互助地进行分析与探究,然后解决题目;最后再进行展示与归纳,方便学生积累经验,促使其后期可以做到举一反三。教师改变问题条件时,一定要注意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学生情况,不易过难,而且要一层一层的进行变化,做到循序渐进,这样既能帮助学生解决题目,又能为学生建立起知识的脉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归纳总结能力,进而有助于增长学生的自信心。
如过点C(0,3)可画_条直线与双曲线x24-y23=1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拿到本道题时先进行题目分析,学生进行合作分析后发现过点c且与双曲线x24-y23=1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平行于渐近线,第二种是切线。现进行变式,变式1:过点C(1,3)画直线满足上述情况的有几条?变式2:固定一点C,画5条直线,看哪几条符合上述条件是哪几条?然后围绕重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問题,进行思考,深入理解。
(三)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时,我们要扩大自己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鼓励他们进行探究,进行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引导方式,可使用多媒体与创设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指导时,要有耐心,有的学生可能就需要你点拨一下;在总结时,把权力交给学生,并适时指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构建框架,明白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对于有进步、表现好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与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助长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愈学愈热,愿意主动去探索与创新。
总之,开展变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多去提倡与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自己能力的提高,在课前熟悉每一章的知识内容,把握好知识之间的关系,有规划的开展教学;在课堂上,要去分析学生摆出来的变式,并关注差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在课后,要进行反思、归纳与总结,与同事积极交流,促进共同进步。我们教师要做好每一步,正确引导学生参与探究、进行变式、进行思考、进行归纳,真正地理解数学知识,最后提高自己的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汉聪.例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变式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7).
[2] 国秀平.着眼“变式”助力“探究”——例谈高中数学变式教学[J].文理导航,2016(8z).
[3] 黄志敏.高中数学变式教学的有效性探讨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12).
[4] 郝耀.《高中数学变式教学的课堂教学研究》研究报告[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5).
作者简介:
陈佳妮,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