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开放校园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2018-06-28 09:08周训梅罗迪
考试周刊 2018年53期
关键词:学生工作思考

周训梅 罗迪

摘 要:广州大学城开启了我国高校“无围墙”的历史,大学城开放的校园环境给各高校的学生工作创造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如何结合大学城的开放环境,利用其优势及优良的硬件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学生工作,是各大学城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开放环境;学生工作;思考

近年来,大学城校区是高校面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校园环境。随着各地大学城高校的完善与发展,开放的、无围墙的校园环境逐步形成,甚至有些学校以现代、漂亮的大学城校区作为主校区。而大学城的发展,给高校学生的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开放校园环境中,学生工作到底应如何开展呢?可以说,开放的校园环境为学生工作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问题与挑战。对“开放环境下学生工作”的探讨,对于搞好当前的学生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广州高校开启“无围墙”历史

在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无围墙大学”一直是各所著名高校的显著标志,比如哈佛大学、剑桥大学。而在我國,“无围墙的大学城”则是近些年的新事物,是全国高校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结果,也是我国高校管理层以前所没有碰到的新课题,为开展学生工作提供了一个新机遇。

第一,“无围墙”环境为开展学生工作提供了广阔平台。

广州大学城规划时,专家们就充分考虑了“无围墙”的新特征,以资源的分级共享为基本原则,空间结构层次为“城—组团—校区”的布局,形成了“城市级共享设施”的鲜明特色。在规划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大学城的所在地小谷围岛形成了“三环分明,环环相扣”的布局——内核一环是“信息和体育共享区”,其次是“生态公园和组团生活区”,最外一环是 “组团教学区”。每个组团都包括了大学教学区、生活区、教学资源共享区、生态公园。每个组团的大学校园间不设围墙,而是以道路、绿化带自然分隔。

相对国外的“无围墙高校”几百年的成功管理经验来说,广州“无围墙高校”的历史则刚开始,需要在借鉴与实践中不断探索。大学城的规划与发展,可以说真正开启了广州高校“无围墙”的历史。在开放的校园环境中,各高校的各方面交流加强,资源共享便利,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流提供了更好的现实环境。

第二,校际互动的便利性、流行性大大增强。借助独特的小岛地貌,广州大学城真正实现了“综合大学”的有机整体构成。

从传统意义上讲,只有一些著名大学的学科设置丰富、合理,学科的交流相对活跃、频繁。但“围墙”限制下的中小型院校,院校与院系交流的都相对贫乏与困难。而如今,各种不同学科、不同院系的大学集中在一起,实行了充分融合,真正形成了“大学城”的特征。10所高校联合形成的开放校园空间,极大地增加了学校间在管理、学术、社团等方面信息的沟通,使各高校、院系的资源共享成为可能。比如,在这样的开放空间中,一个学校的学生可以非常方便地参加另一个学校举办的学术讲座、学术论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院系小资料室,大大方便了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充分实现了知识资源的互补。

第三,同辈群体间学生的交流空间得到了空前扩展。

大学城中,高校各自都拥有具有本校专业特点的专业实验室、教学基地、具有不同背景、不同专业的学生。这处“联合大学”的学生将有更多机会,认识不同学校、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同学与朋友,他们可以从这些不同学校的学生群体中学到更多的东西,相互弥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这样的开放环境下,学生完全超越了传统封闭性的校园,实现了“跨越” 式的日常空间交流。

二、 开放环境给学生工作带来的问题

大学城率先出现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它是一种因为高等教育而形成的居民点城镇模式,在国外出现也已有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新世纪,我国知识经济革命的发展、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和实践、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口的继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社会的普及促使大学城蓬勃发展,大学城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开放的校园环境成为诸多高校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第一,大学生人身安全的保障问题。

目前,各处大学城均完成了前期的工程建设,后续配套设施仍需完善。当前,大学城学校还处在一个相对复杂的发展期;人员往来相对复杂,管理相对混乱,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在这种磨合的新环境下,进驻大学城的大学生,面临着一个可能并不理想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为此,进驻大学城的高校的辅导员与管理者,需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的问题。

第二,大学城的相对偏僻,造成了学生与外界环境的交流障碍。

大学城的进驻位置,一般处于一个等待开发的“处女地”,世外桃源,离市区相对较远,与社会沟通困难,存在出入较远、购物不便、生活远离社会中心等问题。随着大学城建设交通与设施建设的完善,这些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往来过程中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

第三,大学城周边环境不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

大学城居住的群体中,有相当部分群体是刚刚离开土地的农村居民。保持村落的存在,一方面是落实政府安置拆迁户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也是大学城保持原有风貌的一部分。但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本地居民为了生存,利用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商机,开设一些不规范的网吧、不正规的购物超市,甚至是非法的录像厅。这种特殊的新校区外部环境,使大学城的学生工作受到了严峻挑战。

第四,环境的开放性,给大学生的生活日常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开放性,一方面意味着各种资源共享的便利;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学生不会被限制在单纯的区域与范围,学生活动的空间增大,日常管理的难度增加。资源的丰富性与流动性,带动学生实现业余活动丰富性。同时,也可能带来个人自由的扩大化。比如,借助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可能会发生学生逃课、夜不归寝等行为。若没有有效的制度规章,如此开放的校园中,很难发现学生课堂外的一些日常行为,从而也就很难实现传统意义上“防微杜渐、治病救人”的管理与教育方式。

第五,大学城人文底蕴淡薄,不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

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园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十分重要。而大学城校区,虽然在硬件设施上比较完善,但还是缺乏高校本应具备的历史积淀,缺少人文、建筑以及生活底蕴,学术讲座、学术论坛、论文答辩等等相比老校区而言,比较薄弱,且由于地大校广,小的人文环境布置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缺乏老校区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和历史文化底蕴。当然,随着大学城校区的日趋完善与沉淀,这种状况可能随之改变。但在这样的改变过程中,注重人文底蕴因素的培养,应该从现在开始,从现在就具有发展校园文化的意识,使其在较短时间里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从而为更深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基础。在这个方面,西方百年老校,比如哈佛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等,其形成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值得大学城高校借鉴。

第六,大学城校区师生之间的交流缺少。

当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各高校教师一般都住在老校区,任课教师上完课就远离了大学城校区,大学城校区未给教师配套相应的永久住房,致使教师在学校停留的时间会少,除了有限的管理人员和值班老师外,学生几乎看不到任课老师。老师们来去匆匆,除了课堂上的时间外,老师基本与学生没有课外交流相处的时间,学生很缺少与老师进行面对面的思想交流与信息沟通的机会,当然,浓厚的师生情亦难以建立。

三、 大学城开放环境下的学生工作

总的说来,大学城学生工作要以开放校园作为开展平台,充分利用新的开放环境,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无围墙高校”管理与教学经验,加强大学城所具有的天然优势,实现资源的充分共享,起到“1+1>2”的功效。由于没有国内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根据学生工作的实际,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地提高学生工作的管理水平,使其日趋适合开放的学生工作环境。

第一,构筑学生互动常规机制。学生工作者要积极创造提供各种同学校的学生社团的交流、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互动提供绝佳的舞台。可以联合和其他学校共同开展一些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其他学校间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共享资源,也可以成立跨校、跨學科的学生社团组织,帮助各自高校学生加强联络等。总体看,要及时开展高校之间学生工作的互动、互助与互学交流。学生工作可以充分借鉴不同学校的成功经验,做到互相进步。

第二,构筑大学城学生工作信息共享机制。可以建立共享的学生信息(包括学生的学习、生活、日常表现等情况),而这些信息各个学校可以共享。又比如:网络时代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最终形成多所大学的联合BBS网络机制、微信、微博平台,充分为大学城学生提供全面交流的网络空间。

第三,开拓学生社区的基层组织,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这是“无围墙”的开放环境下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开放环境下,随着高校本科学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在充分利用联合高校资源的背景下,各高校有可能采取修本科学生学分制,而不是传统的科目考试制。这样一来,学分制将强化学生的兴趣与主动性,原有的固定班级概念就有可能淡化。为此,可以设想成立由学生组成的大学生生活园区管委会或社区管委会,对入住大学城各单元或者楼层组建学区,成立学区(社区)成员相对稳定、组织相对健全的基层组织,这有利于辅导员把握日常管理,以此提高大学生生活园区的育人功能。

第四,部分教师与辅导员应入住学生寝室。辅导员入住学生寝室是许多高校学生工作的成功经验。当前看,大学城校区中,辅导员入住学生寝室显得更为必要。专职辅导员必须做到与学生住在一起,才能切实履行管理学生的责任。同时,形成辅导员值班制、日常管理定时与常驻制,是保障落实学生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另外,大学教师应该有常驻大学城,增强师生的交流渠道,形成两者的经常、定期互动。

第五,充分利用大学生群体自身的党团组织。党团组织一直起着战斗堡垒作用,大学城校区中,这种战斗堡垒作用更显得重要。这也是传统“围墙”大学中学生工作的重要方式与组成部分。开放的大学城校区中,如何组建和加强党团组织,都需要高校辅导员具有开拓性与创造性,根据实践探索相应的措施方案,并切实利用到开放的大学环境中来。

第六,以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增强大学城校区的人文底蕴。目前看,首先要做好建设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的人文景点工作,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可以说,“环境育人”功效上,大学城高校独特的自然环境具有很大优势,有广阔的空间可以利用;另外,积极开展各种文明健康的文体活动,比如采取大师论坛、名家讲座、高校辩论等形式、吸引并活跃学生生活,以良好的人文环境影响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与生活氛围。

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发展历程证明,“一流大学”(或大学城)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学生工作需要在新环境中不断实践与总结,进而形成一套完善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机制,把学生工作纳入到构建“一流大学城”的总体目标上来。

参考文献:

[1] 庄三舵.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合肥:中国科技大学,2017.

[2] 田艳艳.基于大学城空间开放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师阶段角色定位与实现[J].当代教育论坛,2016(12).

[3] 张治国.大学城片区社会治安面临的挑战及对策——以海口桂林洋高校区为例[J].新东方,2014(12).

[4] 张云霞.我国大学与城市关系现状述评[J].煤炭高等教育,2013(1).

[5] 江先锋,等.松江大学城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状况、问题与对策[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

[6] 周宪,等.个性与共享:广州大学城校园文化的走向选择[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8).

作者简介:

周训梅,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工业大学;

罗迪,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学。

猜你喜欢
学生工作思考
探究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的发展
如何做好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管理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
高校学生工作老师处理学生事务数据的小技巧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