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丽+徐涛涛
摘要:高中数学知识大部分概念比较抽象,教师在教学中如果直接抛出概念学生很难接受。在教学中采用变式教学法,将相关联的知识连成串,反复操练来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数学问题的知识结构的演变过程,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以及创设暴露思维障碍情境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使全体学生的应变能力得以提高,进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提高数学教学成绩和质量。
关键词:变式教学 数学概念思维方式 转换 效率
一、变式教学法能让高中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新的数学概念
数学中的概念占的比例较大,学生们的新知识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概念的教学直接学到的,它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主要渠道。概念又往往是前人劳动经验的结晶,甚至是老一辈的先驱们经过几代人的试验总结才得出的;是学生们掌握新知识必须掌握的阶梯性知识,高中数学教学又往往是从新概念入手。能否正确理解概念,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概念教学有其特殊性,它不仅要求学生要识记其内容,明确与它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还要能灵活运用它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概念往往比较的抽象,从高中生心理发展程度来看:他们对这些枯燥的东西,学习起来往往是索然无味,对抽象的概念的理解很困难。而采取变式教学却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使学生度过难关。通过变式或前后知识对比,或联系实际情况或创设思维障碍情境,来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变枯燥的知识为乐趣。
二、利用变式教学预设“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在概念、定理及公式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有关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变化,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发现变化中的不变,明确并凸显出概念、定理及公式的条件、结论和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等关键之处,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定理及公式的本质,从而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而运用变式手法恰好是训练和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途经。利用兴趣培养学生思维主动性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运用兴趣变式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主动钻研,积极思考,可以克服惰性,培养思维主动积极性。利用反例变式,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批判性。在教学中,教师利用解题过程的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新观点,从多用度去思考问题,用自由联想的方式,使学生广泛建立联系,多用度地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运用逆向变式培养逆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双向思维习惯,这种训练要保持经常性和多样性,逐步优化他们的思维品质。采用对一题多变和开放性题目的探讨,培养思维的创造性。教学中,在加强双基训练的前提下,运用一题多变和将结论变为开放性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变重复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创造性思维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归宿与新的起点,是思维的高层次化。实践证明,教学中经常改变例题结论,引导学生自编一些开放性题目,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研究探索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大有益处。
三、高中数学中利用变式教学有利于后进生向好生的转换,以此来提高毕业复习效率
在高中阶段,学生会感到数学越来越难学,后进生的面就逐渐增大,并呈增长的趋势。摆在教学面前的重要问题要防止新的后进生形成外,还要注重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传统的教学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实践,对学习和掌握不同的知识采用不同的变式手段,使用不同的授课类型,可以适应各种层次的学生人,使学生听课有针对性,从而避免教师一讲到底。利用章头图和实例进行兴趣变式,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知识的自觉性、主动性,甚至让他们主动参与变式,将几种变式有机结合,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充分暴露他们的思维障碍,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当然,老师也要关心和爱护他们,对症下药,优化疏导,才能使他们的思维得到锻炼和最佳发展,使后进生发生转化。初三毕业复习时间仓促,为了取得理想效果,这时师生往往会陷入传统的“题海战术”之中难以自拨。这种“沙里淘金”的办法不但使师生倍加疲劳,且效果不尽人意。变式教学在这里却有着它的独到功效,因为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应变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与学的手段。事实上,复习不同于新课,新课一节仅需要掌握一两个知识点,而复习课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容量、高效率完成一章节的复习任务,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形成基本技能,同时要掌握基本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还要培养数学意识。从历年的中考试题来看,绝大多数的题目源于教材,活于教材,部分综合性强的题目略高于教材。精选课本中的典型例题、习题,充分运用各种变式进行挖掘、延伸、改造,用问题编成变式题进行教学,注重剖析破题思路,优化课堂结构,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充分暴露思维障碍,展示知识的形成、演变过程,提高思维品质和应变能力,从而提高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