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与策略分析

2018-06-28 09:08林志滨
考试周刊 2018年53期
关键词:教学现状文言文高中语文

摘 要: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和学生都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实施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教师应该在坚持研读教参的基础上,用诵读、释义、知人论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一、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 教师方面

从对文言文的认识方面看,有的教师受实用主义的影响,错误地认为,学生学习文言文对他们未来人生没有太大的帮助,所以不愿意教文言文。另外,还有教师认为,我们现在处于新的时代,根本没有必要学习古代的东西,这些文言文和现代社会是脱节的,学习起来浪费时间和精力。由于老师存在错误的认识,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文言文的动力不足,兴趣不大,教学效果差。

从教材内容方面看,有的老师认为高中教材文言文的篇幅太多,不仅对老师是个挑战,学生学习起来更头疼。加之文言文语言文字深奥,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必然也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大多数教师为了学生在高考中能取得一个好成绩,只教学生一些应试性的技巧,而对文言文的“文”与“言”并没有进行深刻地讲授,学生学习的文言文也是流于形式。

(二) 学生方面

学习文言文兴趣不大。学习文言文,必须要咬文嚼字、回顾历史、理解背景,这种花时间、花精力的工作对追求直观、快节奏的中学生来说是一种浪费,但是又考虑到高考的原因,就不得不学。另外,受现实功利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认为,学习文言文不是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读大学涉及古代的东西很少,因而缺乏学习文言文的动力。

人生经历有限、知识积淀不够,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因素。选入高中教材的文言文有丰富的思想、艺术内涵,不少作品表现了古代作者坎坷的人生经历和深刻的人生体验,但是学生受生活视野的限制,根本无法理解其中丰富的内涵,感受不到作品的魅力,因而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分析

(一) 诵读

朱自清曾经说:我可还主张中学生应该诵读相当分量的文言文,特别是所谓古文,乃至古书。这是古典的训练,文化的教育。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至少必得经过这种古典的训练,才成其为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由此可见,要想学好文言文必须经过诵读这一环节。因为,“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然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在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诵读训练,诵读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男女齐读、教师范读、学生演读、配乐朗读等,具体用那种形式的诵读方式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进行选择。

比如,在讲授苏轼的《赤壁赋》一文时,为了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的诵读。第一次诵读是配乐朗读,在这个环节中要求学生听準字音和节奏,当听完配乐朗读后再指导学生自己练习一遍。第二次诵读由个别学生泛读,要求学生读出重音,并在这个环节中检查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读音和节奏。第三次朗读由教师泛读,在这次泛读中指导学生听一听情感的变化。最后一次诵读由男生完成,教师选择几处能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让学生来读,如“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就要引导学生读出感慨的意味。通过四次不同形式的诵读训练,学生不自觉的就走进文本了,教师再教课就容易多了,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了。所以在教学文言文时,先以诵读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文言文的大门,然后再教授具体内容。

(二) 释义

在教学文言文中,教学生理解文中汉字的意义是关键。文言文中的汉字有很多已经不再是今意了。所以为了更好地教学文言文,我常采用以形说义的方法来教学生理解文言文中汉字的意义。以形说义就是通过对汉字形体的分析来解释字义,从而探明词义的方法。汉字的古形体多是直观的形象符号,即便是形声字,它的形旁也有一定的与词义相关的形象性,这就为采用形训手法进行形象直观教学提供了条件。教学实践证明,用形训方法分析字词,能够增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文言文字词意义的理解。

比如,在《劝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其中的“绝”字不好理解,“绝”字,《说文解字》的重文写作“绝”,像不连体的两束断丝,“绝”的本义就是丝断成两截。“绝江河”,即横渡江河,在意念上有使江流断开的意思。如果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中,我们的教师能从一个重点字的形式和意义上来为学生进行讲授,必定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这些汉字的意义,那么学生学习起文言文来就比较容易了。所以,就算是讲解一个单纯的字,也要讲究方法,方法对了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对作者本人思想、经历等问题要清楚。在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中,学生所学习的文言文都是距离学生比较久远的内容,学生生活阅历浅,根本无法理解当时作者的情感、经历,所以在教授文言文时,教师要教会学生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赏析、理解文言文的感情色彩。

比如,在讲授庄子的《逍遥游》一文时,就要提前给学生讲讲庄子的故事:楚王听说庄子很有才,便派使者以厚金礼聘,请他出任丞相。庄子说:“千金、相位的确是重利、尊位,但这好比祭祀用的牛——喂养多年,便给它披上绣花衣裳送到太庙做祭品。我不愿这样,宁愿像条鱼一样,在污泥浊水中自得其乐。”这个故事反映了庄子的人生观。他对现实十分悲观,他消极厌世,对整个人生采取的是虚无主义态度。而庄子认为真正的自由是能进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神秘境界。当教师给学生讲了这些以后,学生就能轻松地掌握了《逍遥游》的主要思想,等再学习庄子的文章时就得心应手了。其实文言文并没有那么难,只要教师找到合适的方法,必然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绪娟.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2] 彭蔚兰.中学文言文教学困境思考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

[3] 赵宇.高中恩杨文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培养[D].河北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林志滨,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安溪梧桐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现状文言文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