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胃黏膜病理变化的关系

2018-06-13 10:42潘莲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病理特征幽门螺杆菌相关性

潘莲

【摘要】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胃黏膜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1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胃黏膜活检,样本经固定、包埋、切片、染色后,于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变化,包括组织类型、炎症程度及活动度。样本快速幽门螺杆菌染色法染色,统计幽门螺杆菌阳性病例,观察Hp感染与胃黏膜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不伴急性活动91例,占41.6%,慢性浅表性胃炎伴急性活动128例,占58.4%,伴肠上皮化生61例,占27.9%,Hp阳性111例,占50.7%。慢性浅表性胃炎伴急性活动HP阳性率(82.8%)显著高于不伴急性活动慢性浅表性胃炎(5.5%),炎症程度、活动度越重,Hp阳性率越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炎症程度与活动度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密切,临床应高度警惕,及时检测和治疗,防止病情进展。

【关键词】 慢性浅表性胃炎; 胃黏膜; 病理特征; 幽门螺杆菌; 相关性

doi:10.14033/j.cnki.cfmr.2018.7.08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7-0176-02

慢性胃炎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多种类型,常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1]。幽门螺杆菌(Hp)为革兰氏阴性菌,是主要生长于胃黏膜和黏膜层下的微需氧菌,是目前已知的定植于人胃中的唯一病原菌。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Hp是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肠道疾病的重要致病因子,也是诱发胃癌的高危因素,被列为I类致癌物[2]。近年临床试验发现,慢性胃炎胃黏膜病理变化同Hp感染存在相关性,文章现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临床有效诊治慢性胃炎提供参考依据,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1年1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19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以反复发作的腹胀腹痛、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经病史、体检及胃镜检查,证实病症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相关诊断标准;(2)近4周内未服用过质子泵抑制剂(PPIs)、抗生素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未接受Hp治疗者;(3)患者知情同意,自愿配合。排除标准:(1)脏器系统原发疾病;(2)合并消化道出血、溃疡、反流、息肉、肿瘤及胃黏膜上皮重度异型增生;(3)妊娠、哺乳期女性;(4)同期接受其他试验者。入选病例中,男133例,女86例,患者年龄35~65岁,平均(48.7±6.3)岁,患者病程4个月~13年,平均(5.2±1.7)年。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胃黏膜活检,即根据悉尼标准,于胃镜引导下以活检钳钳取5块有效的胃黏膜标本送至病理科进行活组织检查。实验室内,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3 μm厚连续切片及HE染色后,制成病理切片,由病理科2名专业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显微镜下观察样本组织类型、炎症程度及活动度。标本快速Hp染色法染色,统计Hp阳性(+)病例。主要试剂:泰普生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的胃黏膜组织及幽门螺杆菌双重染色液(生物电荷法)。

1.3 诊断标准

本研究診断标准参照文献拟定。炎症程度:正常,单核细胞(慢性炎症细胞)每高倍视野下≤5个;轻度,单核细胞较少,浸润黏膜层≤1/3;中度,单核细胞较密集,浸润黏膜层1/3~2/3;重度,单核细胞密集,浸润黏膜层>2/3。炎症活动度:正常,中性粒细胞未浸润黏膜固有层;轻度,中性粒细胞少数浸润;中度,中性粒细胞浸润较多,以表面为主;重度,中性粒细胞密集,胃小凹可见脓肿[3]。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不伴急性活动91例,占41.6%,慢性浅表性胃炎伴急性活动128例,占58.4%,伴肠上皮化生61例,占27.9%,Hp阳性111例,占50.7%。慢性浅表性胃炎伴急性活动Hp阳性率(82.8%)显著高于不伴急性活动慢性浅表性胃炎Hp阳性率(5.5%),炎症程度、活动度越重,Hp阳性率越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病理样本见图1。

3 讨论

Hp呈世界范围分布,是感染率最高的病原菌之一。流行病学统计显示,其感染率平均水平在50%左右[4],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人群感染率存在较大差异,我国调研数据为42%-64%[5]。本次临床研究的219例患者中,Hp阳性病例占50.6%,符合平均水平。另有国外数据调查显示,Hp多见于30-40岁人群,是感染的高发群体,近年儿童Hp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平均递增速度为年0.5%~1.0%[6]。

Hp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主要分布于胃黏膜组织中。目前,临床已确认Hp为后天传染[7],但传播方式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其感染过程是Hp经口到达胃黏膜定居感染,经数周或数十周引起慢性胃炎,数年或数十年引起溃疡、萎缩性胃炎和胃淋巴瘤的慢性过程[8]。生物学研究发现,Hp细胞壁粘肽上含有脂多糖(LPS),该成分对宿主有毒性,可诱导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机体防御细胞分泌TNF-α-IL-6等炎症介质,从而促进炎症发生[9]。既往,临床对Hp感染与慢性胃炎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萎缩性胃炎,对不同类型的非萎缩性胃炎研究较少[10]。本次临床研究择取慢性浅表性胃炎,对比观察伴急性活动和不伴急性活动患者的黏膜病理变化同Hp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急性活动的Hp阳性率(82.8%)显著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不伴急性活动的Hp阳性率(5.5%),重度胃炎Hp阳性率(84.8%)和重度炎症活动度的Hp阳性率(95.7%)也明显高于其他胃炎程度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认为可能与Hp分泌的细胞毒素和产生的酶破坏黏膜有关[11],需要针对性予以抗Hp治疗,以积极改善临床症状。此外,冯青青等人观察隆起型糜烂性胃炎的Hp感染率(47.5%)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31.3%)[12],其原因可能为糜烂性胃炎患者胃黏膜损伤面积大,胃酸胆汁侵袭程度高,为Hp繁殖提供了良好内环境,促使Hp分泌更多细胞毒素,加重病情进展。对此,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需重视病情,注重观察和治疗,以防止疾病进行性损害。

综上所述,慢性浅表性胃炎、炎症程度与活动度、固有层淋巴滤泡形成及肠化严重程度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密切,临床应高度警惕,及时检测和治疗,防止病情进展。

参考文献

[1]徐法贞,乔东方,李桂芹,等.培菲康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及胃黏膜病理变化的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3):122-124.

[2] Yoshida T,Kato J,Inoue I,et al.Cancer development based on chronic active gastritis and resulting gastric atrophy as assessed by serum levels of pepsinogen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antibody tit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Journal International du Cancer,2014,134(6):1445-1457.

[3]李慕然,刘艳迪,唐涛,等.幽门螺杆菌和慢性胃炎胃黏膜病理变化的关系研究[J].天津医药,2015,57(1):54-56.

[4]白金梅.胃黏膜活检切片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3):44-46.

[5]邵晓红.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7):1416-1418.

[6] Hayashi S,Imamura J,Kimura K,et al.Endoscopic features of lymphoid follicles in Helicobacter pylori-associated chronic gastritis[J].Digestive Endoscopy:Official Journal of the Japan Gastroenterological Endoscopy Society,2015,27(1):53-60.

[7]吴共波,董勤勇.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胃黏膜病理变化的关系[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4):566-568.

[8]陈润花,张厂,苏泽琦,等.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中医证候分类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3):156-159.

[9]石建玲,段恋,程波,等.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0(12):2069-2072.

[10]莫雅娴.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9(21):122-125.

[11]卜建朝,曹群奮,徐宇玫,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病理变化的关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5):129-130.

[12]冯青青,彭波,彭秋平,等.南方某部军人隆起型糜烂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J].临床军医杂志,2014,42(3):227-229.

(收稿日期:2017-09-15)

猜你喜欢
病理特征幽门螺杆菌相关性
湖州地区651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调查分析
“幽门螺杆菌”那些事儿
50例青年女性乳腺癌临床治疗效果和病理分析
胆总管结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近期疗效
T1期外周型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淋巴结转移分析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