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业单位改革谈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的问题

2018-06-11 06:30徐宾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5期
关键词:社会化服务

徐宾

摘 要: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如何更好开发利用高校体育资源,使其符合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本质。建立健全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管理成为高等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事业单位改革对我国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进行了探讨,旨在使学校体育设施服务与社会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配合国家“健康中国”的全民健身口号,有力推动了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改革 公益性事业单位 高校体育设施 社会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9(a)-0202-03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itution reform, how to better develop and utilize the sports resour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make it accord with the nature of public welfare institution,how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socialized services system of college sports facilities, and to improve the socialized services management of college sports facilities,are the problems that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face and solve. In this study, the social services of sports facili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re discussed from the reform of institution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combine the service of sports facilities with social needs and to cooperate with the national fitness slogan of "Healthy China", and also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ports industry.

Key Words: Reform of public institutions; Public welfare institutions; College sports facilities; Socialized services

1 高校體育设施社会化服务的现状分析

1.1 缺乏规范化管理

当前大多数高校体育场馆在场馆的开放时间、服务内容、管理方式上都没有统一的规定,基本上是以学校体育教学为主,课余时间或节假日由于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都放假,导致没有值班人员进行场馆开放和管理,使高校体育场馆的使用率下降。同时,如果场馆开放后设备的损坏, 维修资金也不好解决。而且校园环境和学生安全等因素制约,导致高校体育设施开放度不高,也是导致对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和实施存在很大程度的制约。

1.2 缺乏公共体育服务理念

近年来,我国对校园体育改革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许多高等院校通过对体育设施的改造,设备逐渐完善,体育运动环境氛围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根据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的要求,我国许多高校体育部门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有偿服务活动,但服务主体多数以本校师生为主,但面向社会开放时仅靠接受个别社会团体包场获取盈利或收取赞助费的形式提供给固定单位举办中小型运动会,这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服务开放。

1.3 缺乏对社会宣传的方式和力度

由于高校体育设施的租用门槛高、审批手续繁琐、活动类型受限,导致普通市民对于高校体育设施的了解和认知有限。再加上很少对外宣传,社区居民对其开放程度及形式大多不熟悉,因此大多数社区居民对学校体育设施望而却步,很少想到去利用高校的体育设施来运动和锻炼。

2 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新契机

2.1 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的新趋势

2011年6月,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央明确了事业单位改革分类的时间表,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中国特色的公益服务体系。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高校定位为公益二类。这意味着未来的公益性服务事业单位不是由政府大包大揽,而是多元并存、竞争发展的,因此管办分开、网络化、社会化发展是必由之路。

2.2 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的新政策

国务院于2016年6月印发了《关于全民健身计划的通知(2016—2020年)》,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全民健身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并明确了“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要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并在保证校园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对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给予经费补贴,为学校办理有关责任保险。”同年10月25日国务院印发并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制定。这意味着未来我国高校体育设施将为公众提供广覆盖、多层次的公益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公益服务的需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的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这体现出我国近年来对国民体质状况和锻炼情况作最大努力的改善。

2.3 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的新思路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进入了实施阶段,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也正在积极地寻求突破口,体育设施的服务对象也由过去单一面向全校师生逐步向社会人群开放,有偿服务也开始进入实质性运转阶段。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更科学、合理地安排好高校体育场馆的资源配置,使其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这不仅是高校体育改革遇到的新机遇,更是关系到终身体育锻炼、社会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举措。

3 对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的价值分析

3.1 促进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的管理

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是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优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研究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管理、构建合理的体育设施服务体系、探索其发展的方向和途径,对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3.2 形成高校体育经费社会化的理念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运动锻炼需求迅速增长,而学校体育教学场地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等问题,仅靠教育部门的经费是很难解决资金困难的局面。因此,高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化服务,开展各种经营活动来创造必要的经济收益,打破传统单一的资金来源限制,弥补高校体育经费的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和政府政策指导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3.3 提高高校体育场设施的利用率

目前,高校体育场体育设施的服务主体为全校师生员工,其功能主要是提供学校体育教学、学生课余活动或运动训练和学校各种大型活动提供场地支持,但课余时间尤其是寒暑假期间,很少被本校师生使用,学校体育设施基本处于“半休眠”状态。利用节假日期间对高校体育设施开放,既提高场地使用率也增加了经济效益, 有利于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4 对策与建议

4.1 坚持公益性方向为主导

随着体育市场化的发展, 高校体育设施齐全所具有的优势日益体现出来,其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也愈发突出,高校体育设施为社会大众服务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通过深化社会组织体育设施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政府与社会合作, 推动社会组织体育设施服务于社会的实践, 谋求双赢发展。

4.2 合理规划运动场地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建设规划上都分为生活区、教学区和运动区三大区域,学校体育管理部门刚好可以利用校园建设规划的特点,将运动区实行统一管理,积极探究与附近街道办或社区居委进行合作营运。在确保高校正常教学秩序和校区安全为原则前提下, 做到开放制度化、管理规范化。

4.3 完善体育教学设施开放政策与规定

构建社区和学校相结合发展模式,在学校情况允许的条件下为社区居民共享体育资源,并合理制定出开放的具体办法、规章制度,形成学校体育教学设施对外的管理办法和制度体系。在内容上涉及开放的组织领导主体、开放形式和标准、开放的安全保障、经费补贴与奖励、场馆管理、器械管理、收费办法、值班人员职责、赔偿制度、突发事件处理等一系列相关制度,为顺利对外开放、运作,提供政策法规上的保障。

4.4 完善服务形式

绝大部分高校体育场馆对外服务形式比较单调, 大多数为对外租借场地和器材等低附加值的服务形式。学校可在保证体育教学资源充足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多种社会服务模式,例如,可以提供体育竞赛、商务表演和体育项目培训班等多方位社会服务,有利于提高学校体育场馆的使用率,也满足社区人民群众对休闲体育的更深入理解,增长了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5 结语

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适应人民健康需求,以事业单位改革创新为动力,对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现出“取之于民, 服务于民”的公共政策,是加强公共体育服务的重大变革, 是优化政府职能部门对社会公共服务途径的新起点, 是发展社区体育事业和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必然要求。为加快转变健康領域发展方式,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健康基础。

参考文献

[1] 袁绍辉.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运作模式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0(5):47-48.

[2] 胡来东,郭凡清.哈尔滨市高校体育场馆开放模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28(5):60-62.

[3] 李明.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的资产性质及其改革[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2):56-58.

[4] 施彬.上海高校体育场馆资源运作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70-272.

[5] 林晓滔.浅析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95-197.

[6] 张林中.浅析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的意义[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7-8.

猜你喜欢
社会化服务
兴隆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推进多元化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路径研究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模式与评价
关于学习型社会建设与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探讨
完善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廊坊地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情况的调查分析
浅谈灵武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与实践
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研究探讨
医学院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