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哲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服务模式;评价
摘要:文章从服务意识、服务内容、服务范围、服务项目等方面对国内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从传统服务、细分读者类型、无偿服务、有偿服务、图书馆联盟五方面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进行详细阐述,并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进行了评价。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1-0035-03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90年代末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开始有条件地向社会开放,但一直没有得到全方位的开展。虽然图书馆界已经达成高校图书馆应该向社会开放的共识[1],但是具体实施进程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国内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
1.1社会化服务意识不断增强
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意识经历了从排斥到接受,再到寻求合理化服务方式漫长的转变过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刚提出时,曾产生激烈的争论,但无论争论如何激烈,资源共享理念已成为图书馆发展道路上不变的准则,高校图书馆提供社会化服务也将成为必然的选择。2008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讨论了“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展社会化服务”问题,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201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在首都图书馆联盟大会上再次强调:“高校图书馆将把接待社会读者的服务进一步制度化,……逐步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2]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社会的进步,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理念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
1.2社会化服务实践不断深入
最初是以深圳大学、北京大学为首的一些高校图书馆开始实行有限制的对社会开放,之后国内其他高校图书馆开始陆续向社会提供服务,其主要内容是提供馆藏资源的借阅和浏览服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高校图书馆开始向社会读者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及信息检索等服务。现在开展社会化服务的高校数量在不断增加,随着社会读者信息需求的不断变化及信息资源类型的不断增加,其社会化服务的方式也不断变化,一些高校图书馆开始向不同行业的用户开展专题信息服务,如暨南大学图书馆开展软硬件维修和企业咨询服务等。
1.3社会化服务范围不断扩展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在不断扩展,从最初的仅面向本校的师生服务,扩展到为与本校有合作关系的科研人员及本区域内的公众提供服务,有的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始向全国的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并且相关的服务限制条件也在不断减少。虽然现在高校图书馆的开放程度并不是很深入,但是从实践来看,社会化服务范围在不断地扩展。
1.4社会化服务项目不断丰富
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最初是从向社会读者提供文献借阅服务开始的,之后各种服务项目不断出现:最初是对电子资源的开放利用,随后参考咨询服务也随着社会读者需求内容的加深而开展起来,开始为社会读者提供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随后科技查新、查收查引、各种类型的讲座和培训也成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知识服务也开始走向社会读者,并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新的思路。
2国内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
2.1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最简单、最直接的服务就是文献浏览服务和借阅服务。很多人认为一个高校图书馆是否真正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主要标志就是其是否对社会读者提供浏览服务和借阅服务,虽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误读,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人员对与高校师生享有同样权利的传统的信息服务的重视。
文献浏览服务和借阅服务,主要是通过向社会读者发放阅览证或借阅证来实现的,但是各高校图书馆向社会读者提供借阅证的证件类型并不统一,有提供长期借阅证的,也有提供临时借阅证的,临时证件的使用期限也不尽相同。很多高校图书馆采用的方式是多种证件类型同时存在,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图书馆既提供期限为一年的借阅证,也提供期限为半天的临时借阅证。高校图书馆对社会人员提供借阅浏览服务是在不影响本校读者的前提下进行的,要根据图书馆空间可容纳的读者数量及社会化服务能力等来决定,因而要适量控制借阅证的发放数量。
2.2细分社会读者类型,按需服务
2.2.1科研用户。高校图书馆资源丰富、专业性强,是科研用户获得科研信息的有效渠道。科研用户大多来自科研院所或高校,素质与技能都高于普通社会读者。因此,其对信息服务有一定的要求,他们比较看重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与时效性,对电子资源比较感兴趣,一般不需要图书馆员太多的帮助,能与图书馆员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所以,对于科研用户最有效的服务方式是为其开通电子资源的远程访问系统并能够及时推送专业前沿的信息,对他们的咨询要做到即时回复。
2.2.2政府用户。政府在做决策时需要大量准确而全面的信息,而高校图书馆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学科资源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中很多知名专家学者的知识水平、学术水平、科研方法及个人能力都有明显的优势,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这些优势为政府用户提供高水准的服务。高校图书馆可以为其提供有效的信息预测、合理的决策方法、周密的决策分析,使其做出及时科学的决策,如广州大学图书馆开展的“政务资讯厅”服务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2.2.3企业用户。未来的企业竞争是情报的竞争、资源的竞争、信息的竞争,但是现在大部分企业对信息的获取率却非常低,对竞争对手、产品、市场等各类信息都了解得非常少。同时,有些企业的信息获取能力也较低,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企业能够通过自身的能力获取所需信息的还不到10%[3]。因此,企业用户也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非常重要的服务对象。目前很多高校根据企业的需要也开展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服务,如: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基于行业协会为企业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等[4]。
2.2.4农村用户。农民的知识水平和信息获取能力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图书馆面向农村用户开展社会化信息服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高校图书馆可根据农村用户的需求,向其提供最新的农业信息和科研动向,并指导其将这些信息利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同时,高校图书馆亦应向其传授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便于他们迅速掌握新产品、新技术等相关信息,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如:天津农学院图书馆多次为农村用户查询农业种植、养殖方面的信息,推荐实用经验和最新技术,并为农业生产的一线人员提供远程教学和继续教育[5]。
2.3无偿服务的多样化方式
2.3.1数字信息服务。数字信息服务是指高校图书馆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实现的信息服务。数字信息服务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社会读者提供更多灵活主动的服务。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将其数据库资源对社会读者开放,数字信息服务可以使高校图书馆与社会用户、其他图书馆、相关行业之间更加方便地协作与交流,在服务与资源方面能够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6]。
2.3.2参考咨询服务。目前,在高校图书馆开展的社会化服务中最普遍的形式就是参考咨询,参考咨询分为常规咨询和专题咨询两类。常规咨询主要是对社会读者进行一般性问题解答,用户可以与咨询人员进行实时咨询[7];专题咨询是针对专业性较强的问题而开设的,如:通过对各种类型的馆藏资源的组织加工、深层次挖掘,并辅以网络信息资源,为社会读者提供定题情报跟踪、专题编译等定题服务。
2.3.3主动推送服务。高校图书馆为社会读者开展的主动推送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最为灵活的方式。这种服务方式本着主动服务的理念,对社会读者进行分类并预测其需求后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通过网络或邮寄等方式送达社会读者手中。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开展的送资料到企业、送书到社区、联合开展农家书屋等活动,都实现了图书馆与企业、社区等的互利共赢。
2.4有偿服务的服务范围
2.4.1科技查新服务。我国的科技查新站主要集中在一些信息研究所和高校图书馆,这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化服务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也成为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情报建设的重要形式[8]。高校图书馆服务人员的素质、能力及影响力已得到社会读者的广泛认可,科技查新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查新人员在进行科技查新期间,会做大量的检索与论证工作,也会用到一些收费的数据库资源,这些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都是在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并不属于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因此其收费是有其合理性的。
2.4.2知识服务。知识服务的早期形式是定题服务,对于简单的定题服务,高校图书馆一般不会收取费用,但是随着服务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加大加深,定题服务已经升级成为知识服务。知识服务是图书馆员通过对大量的相关资料进行组织、分析、归纳、总结后提供给用户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决策意见[9]。这类服务的难度和深度是可想而知的,对此类服务的收费也是应该被理解和接受的。
2.4.3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是指对于本馆没有的信息资源,在本馆读者有需求时,根据馆际互借协议向其他图书馆或单位借入或复制的文献满足方式,该方式在满足读者信息资源的需求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随着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不断推进,此项业务也成为高校图书馆为社会读者服务的重要途径。在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查询费、扫描费、邮寄费等相关费用,这些费用完全由图书馆来承担是非常不合理的,理应由资料使用人承担。
2.5建立图书馆共享联盟
任何一个图书馆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而社会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则是无限的,为了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已经成为国内各类型图书馆的共识,而建立以高校图书馆为主体的异质性区域图书馆联盟也成为图书馆共享联盟的首选。异质性区域图书馆联盟强调其异质性,即在一个联盟中既要有高校图书馆又要有公共图书馆,既要有综合型图书馆又要有专业型图书馆,对不同类型的图书馆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高校图书馆无论是资源、设备、技术还是理论水平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理应成为联盟的主体。而高校图书馆提供社会化服务秉承的资源共享、开放互补、为更多用户服务的理念与其他类型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的理念是相同的,从而也成为图书馆联盟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对当前社会化服务状况的基本评价
3.1社会化服务理念不牢
虽然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意识在不断增强,但其对是否应该提供社会化服务还存在质疑。尽管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资源、先进的技术设备,但是高校的管理层却缺少前瞻性的社会服务意识,同时也缺少资源共享理念,从而使各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社会化服务意识淡薄、服务理念不牢等现象,这种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长期持续下去必然会束缚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3.2社会化开放速度缓慢
社会化服务理念从提出到现在,虽然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发展普遍还是比较缓慢的。除前面提到的社会化服务理念不牢外,图书馆的职能理论使高校图书馆只为本校读者服务的思想深入人心,很难改变。而我国暂时也没有任何与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相关的指导性法规和制度,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采取什么形式,社会化服务到什么程度,都没有具体的标准和模式。因此,我国亟须尽早出台有制约性和指导性的相关法规,从而保证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快速发展。
3.3社会化服务规模有限
调查显示,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规模是十分有限的,有社会化服务内容的高校图书馆仅占16.7%。而美国和日本几乎所有的公立高校图书馆都向社会免费开放,并且不需要出示任何证件;英国的大学图书馆里约有5%的读者是市民,且无须提供任何证件就可以与校内读者享有除外借图书以外的同等权利,包括免费上网等[10]。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规模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4结语
我国高校图书馆随着社会化服务进程的不断推进,其在社会化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服务意识在不断增强,服务实践在不断深入,服务范围在不断扩展,服务模式也在不断丰富,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尚需高校图书馆继续探讨与改进。
参考文献:
[1]柳菁.“两型社会”背景下建设开放性高校图书馆[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61-63.
[2]王玉林,曾咏梅,崔然,等.我国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现状调查[J].图书与情报,2011(6):26-32.
[3]周华生,郑瑜,朱甫典.制约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社会化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情报,2006(5):35-37,40.
[4]李丕仕.高校图书馆基于行业协会为企业服务的实践与启示: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07(8):136-139.
[5]赵配影.农业高校图书馆服务新农村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2):106-108.
[6]陈希,彭一中.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途径与策略[J].图书与情报,2007(5):114-116,133.
[7]舒炎祥,叶升阳,钱斌.绍兴市数字图书馆建设之构想[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13-117.
[8]黄继东.高校图书馆情报服务社会化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0):25-26.
[9]陈茁新.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拓展延伸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S2):167-169,163.
[10]冯琼,李细枚,钟翠娇.国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模式借鉴[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66-68.
(编校:徐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