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活动教学建议(湘教版)

2018-06-07 08:18沈明明
地理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乡土地理核心素养

沈明明

摘要:“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人地关系内容的开篇,也为后续区域可持续发展案例的学习与理解做铺垫。本文旨在通过解读新旧课程标准,对教材活动进行剖析,从而提出活动教学建议。

关键词:活动探究;核心素养;乡土地理

一、课标要求解读

本文研究内容选自高中地理教材湘教版必修二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本节承载的课标要求是“根据有关材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课标分解如图1所示。课标体现三层次要求,第一层运用各种材料准确抽象出概念,概述主要环境问题的危害;第二层通过分析讨论,按照不同标准建立环境问题的不同分类;第三层透过图文材料和生活实际,分析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合理对策。根据课程标准提出活动建议:“了解本区乡土地理中反映的环境问题”、“观看反映环境问题的视频、图片”。

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2]。通过对教材活动设置的分析,了解活动所反映的地理核心素养,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为实际教学互动中的活动设置提供依据。在整合教材资源的基础上,以乡土地理作为背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实际教学活动进行重新建构(如表1)。

二、活动教学思考

1.调整教学顺序

教材采用从抽象到具体的编排顺序,这种方式利于提升教材的逻辑性和完整性。但从教学活动而言,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演绎,不能很好体现学习的探究性。而采用从具体到抽象,从亲身体验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不仅能有效提升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还可以较好地体现教学活动的探究性,利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

2.整合活动内容

教材中设计的案例和活动,较少涉及学生周边的乡土地理环境,学生体验性较差。因此,建议将教材原有活动与乡土地理内容有机结合,如可以保留教材中渡渡鸟的灭绝及相关活动、造纸厂会产生哪些污染等内容,增加部分与乡土地理教育或学生生活体验密切相关的活动。

3.改进问题设计

教材原有活动、阅读等内容,有几方面不利于开展教学,一是活动问题设计远离学生认知,如“人类对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破坏主要有哪几种形式”;二是阅读材料与活动的衔接不够紧密,如“渡渡鸟与大颅榄树消失的关系”,没有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分析讨论。因此,建议结合师生具体情况,完善活动问题设计,强化教学过程中的体验性、探究性,使地理核心素养培育落到实处。

三、活动教学建议

活动一:舟山渔场野生大黄鱼枯竭问题探究

读“舟山渔场野生大黄鱼产量变化统计图”(如图2),讨论下列问题。

(1)1975年以来野生大黄鱼产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2)1975年以来野生大黄鱼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活动建议】先指导学生读图,发现野生大黄鱼产量迅速减少。后引导学生尝试说出可能是哪些活动导致这种变化。再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必要补充:①适当增加可能原因,让学生讨论甄别,如伏季休渔、海域污染、过度捕捞和限制捕捞等;②适时增补形象素材,如“绝户网”捕鱼(如图3)、利用动物习性诱捕鱼类等(见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利用动物习性的捕捞方式

大黄鱼对声音很敏感,繁殖期的大黄鱼会用鱼鳔发出咕咕的声音,以便相互联络。渔民利用大黄鱼的生理特性,把正处于产卵期的大黄鱼捞出来。清朝舟山籍诗人刘梦兰在《衢港渔灯》中的诗句“无数渔船一港收,渔灯点点漾中流。九天星斗三更落,照遍珊瑚海上洲。”描写的是渔民利用乌贼的趋光性进行不分老幼、不加区别的捕捞[3]。

【活动意图】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图文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通过不合理人类活动的辨析,渗透人地协调观;通过舟山渔场渔业生产活动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并渗透乡土地理教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活动二:渡渡鸟的灭绝

阅读教材P90“渡渡鸟的灭绝”材料,讨论并完成下列问题。

(1)大颅榄树日渐稀少与渡渡鸟的灭绝有什么关系?

(2)教材P90 ~ 91活动第1小问与第2小问合一。

(3)从渡渡鸟的灭绝和大颅榄树的迅速减少,人类应吸取哪些教训?

【活动建议】本活动因内容较多,建议采取分组活动形式,将三个问题分别让三组学生完成,并进行交流展示。学生对大颅榄树与渡渡鸟的相互依存关系可能不甚了解,可适当补充相应素材。注意探究深度。如在第二环节的图表绘制中即让学生明确对动物灭绝的成因从自然选择和人类作用两个角度进行区别分析。第三环节中注意探讨自然和人为成因的权重大小。

【活动意图】通过引导并提示学生利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充分认识大颅榄树日渐稀少与渡渡鸟灭绝的关系,有效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通过指导学生绘制图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通过对渡渡鸟的灭绝与大颅榄树迅速减少相互关系的反思,渗透人地协调观。

活动三:造纸厂的环境污染探究

观看造纸厂生产流程视频,并结合教材P91活动中图4-6,讨论并完成下列问题。

(1)造纸厂生产流程的哪些环节会产生污染物?

(2)造纸厂产生的污染物对当地环境会产生哪些破坏性影响?

(3)从生活实际出发,分析解决造纸厂环境污染的对策。

【活动建议】活动情景设置和后续问题呈现均通过观看造纸厂生产流程视频完成,可以在视频观看中加入旁白和提示,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边看边思设计的问题。本活动问题设置较多,建议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探究污染物的来源、破坏性影响及对策。注意探究的生活化。如在第二环节污染物对环境的破坏分析和第三环节解决污染的对策中,均需引导学生从生活细节出发,可适当补充图片素材弥补学生生活感知不足的问题。注意对学生各种观点总结归纳。对于同一问题的观点展示体现多样性,对同类观点归纳,根据学生表达进行适当补充。

【活动意图】通过对视频和图片的观察,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立足生活分析造纸厂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及对策,增强学生区域认知能力;通过造纸厂环境污染这一反面案例强调坚持人地协调观的必要性;通过每个问题的集体展示、补充、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系统性。

活动四:环境问题的分类探究

结合课内外知识以及个人的生活经历,分享交流以下问题。

(1)分享展示自身了解的环境问题。

(2)结合教材P87活动,展示自己对环境问题的其它分类方法及理由。

(3)教师进行本节内容的点评总结。

【活动建议】分享案例的具体化、生活化。如第一环节分享自身了解的环境问题,在本节教学开始前与学生明确沟通该部分活动安排,以利于学生课余时间准备。学生分享的各种经历,会引起共鸣,也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注意探究的深广度。如第二环节中指导学生对教材P87活动中环境问题进行其它分类时,着重理解该分类方法的依据。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更多角度进行分类。对本节内容的总结侧重体系化,对学生活动的点評以表扬为主。

【活动意图】让学生展示自身了解的环境问题锻炼地理实践的品质和能力;在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不同分类及理由阐述中可渗透综合思维的培养;教师的总结点评可深化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的认识深度。

猜你喜欢
乡土地理核心素养
浅谈乡土地理知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依托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探究
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利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