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
摘要:地理教学中绘制或使用中国地图时,中国领土的“一点”、“一段”都不能少!尤其要完整标注出钓鱼岛及附属岛屿、南海“九段线”与将台湾岛囊括在内的“第十段线”,以维护国家的尊严,并在潜移默化中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作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地理教学;中国地图;钓鱼岛;南海;爱国主义教育
图1是本科期间板书、板画训练时,第一次对照地图册,在黑板上尝试画出的“中国地形图”。作图完毕,同学们发出阵阵惊叹声,纷纷掏出手机拍照留存。自己当时端详这幅作品,也少不了沾沾自喜。
一年后,无意间再次邂逅这幅“中国地形图”时,可以说,少了一份自得,多了一些遗憾,甚至是自责。因为在这幅图中,少了一些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显性”地“放弃”
教学技能比赛中,常看到一些地理教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行云流水般地画出一幅或细致或粗略的“中国雄鸡”轮廓,吸引住台下学生、评委、听课教师的注意,激起无穷的听课兴趣。
但仔细一看,很可惜的是,要么少了中国南海的“九段线”与分布其中的“点点”岛礁,以及“第十段线”(忘记将我国台湾岛包容、囊括在版图中);要么遗漏位于我国东海的钓鱼岛及附属岛屿等领土。中国地图“领土不完整”是一个严重的政治性问题,如果这节课要评优质课——对不起,这个问题可不是“小问题”,“一票否决”;如果是教学技能比赛——对不起,下调档次打分。
日常地理教学中,不少授课内容都需要使用中国地图。部分地理教师的课件中,由于其疏忽或轻视,看到更多的是“有残缺”的中国地图,须引起地理教师的高度重视。
钓鱼岛是中国东海钓鱼岛列岛的主岛,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大体位于台湾省的东北部。此前,由日本实际非法管辖该岛。2012年9月10日起,中国政府对钓鱼岛及附属岛屿开展常态化监视、监测[1]。
南海是中国的“祖宗海”,是祖宗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祖业”,不可丢弃,更不可拱手相让给他人。经历“南海仲裁案”闹剧之后,在媒体的广泛宣传下,相信地理教师对于南海的“前世今生”、主权归属、风波缘由、重要性等问题都有基本的了解,也能深深体会到,我国人民对于南海的感情,以及中国政府捍卫主权的决心。
二、“隐性”地“放弃”
初中地理教学中,少不了讲述“我国的地形地势”这一课。然而,常常会听到类似“我国地势可划分为三级阶梯”的表述,其中,也不乏从教二三十年的老教师。但遗憾的是,这个表述非常不严谨,甚至带有科学性错误。比起展示中国地图时的“缺斤少两”,这种表述更为“隐性”地“放弃”了我国部分领土。
我国领土不仅包括陆地领土,还包括广阔的海洋领土;所以我国的地势,不仅有陆上的三个阶梯,还包括如东海大陆架(中国领土向中国东海的自然延伸)在内的第四级阶梯。上述表述应为“中国陆地地势划分为三个阶梯”,或為“中国地势存在四级阶梯变化”较为严谨、妥当。
三、教学建议
领土主权无小事!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寸土必争!学校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地理课程和地理教师责无旁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家国情怀”的熏陶,并不是抽象、空洞的口号,或停留在课程标准中一句冰冷的要求,而应实实在在体现于地理课堂的每一个细节中。情感的培养要有温度,爱国意识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特别是在出示我国地图,或需画出“中国雄鸡”时,更要严肃认真对待。要记住,不是为展示自己的教学技能、技巧而画,也不是为提高自己的比赛成绩而画。每一次教学都应怀着崇敬、神圣、纯净的情感,自豪地展示伟大祖国,向学生讲述祖国的疆域,履行神圣职责。将祖宗流传下来的基业、父辈和战士们用鲜血浇灌、用生命守护的领土随意、无意地“丢弃”或“抹去”——这不仅是政治性问题,更是超越政治、违背情感以及中华文化认知的错误做法,必须引起重视。
地理教学中,要审慎绘制、使用中国地图。中国的领土“一点”(代表南海诸岛礁和东海钓鱼岛及附属岛屿)、“一段”(代表南海的“九段线”与将我国台湾岛囊括在内的“第十段线”)都不能少。为此,建议广大地理教师:①使用竖版中国地图进行教学,以取代把南海放在边角、作为附图的横版地图;②板画“中国雄鸡”时,一定记得南海和钓鱼岛及附属岛屿,画出完整的“十段线”。并向学生强调“南海是中国的‘祖宗海,属于祖国的领土,我们寸土不让!”“钓鱼岛及附属岛屿是中国的!”③要正确表述“中国陆地地势划分为三个阶梯”或“中国地势存在四级阶梯变化”。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钓鱼岛[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2%93%E9%B1%BC%E5%B2%9B/13344?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