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强化概念教学的方法探讨

2018-06-04 09:41许杨秋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化学教学初中

许杨秋

【摘要】化学概念的教学在初中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学生形成系统性的化学知识地垫脚石,以往的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学生对化学概念不能充分地理解,往往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使学生失去了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教师应让学生充分理解化学概念使学生懂得其真正的含义,让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对化学概念进行充分地理解。当然,在对化学概念理解的过程中应该层次鲜明,逐层理解,不能一蹴而就。

【关键词】初中 化学教学 概念教学 强化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1

化学概念的学习是初中化学学习的根本,初中化学概念中每一个字都是被认真的推敲打磨过,每一句都非常地精辟,把丰富的化学内涵全都概括在里面,而且语句简单明了,容易理解。但对于初中生来说,虽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的能力,但其理解能力较差,对化学和概念中存在的一些术语不能充分地理解,因此,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在教学生化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多方位、多角度的阅读并理解化学概念的内涵,学生只有对化学概念有了充分的理解后,才会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使教学活动变得有意义。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下面就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强化概念教学予以总结。

一、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具体性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化学教师的教学往往都是直奔主题,首先讲解本堂课中将要用到的化学概念,讲解完毕后,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识记化学概念后,然后在通过习题练习,让学生巩固记忆。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化学概念,使学生对化学学习提不起兴趣。对于初中化学概念的学习,教师应从提高学生科学探究、分析理解及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化学学习兴趣等方面,活化学生对化学概念的学习,这样不仅使化学概念得以外延,利于学生理解,还可以使学生充分掌握化学概念的内涵。例如,在学习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粒子)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通过模型构建的方法,通过将不同大小的小球代表不同种类的原子,然后引导学生去搭建不同种类的分子,通过将原子放大成一个个小球,然后在组合成不同的分子,使一些微观粒子及变化过程变得直观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牢固成绩卓著,基础稳答案就会准,据相关心理学家实验调查分析: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对概念学习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以往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只是对学生讲解化学概念,很难让学生对相关化学概念有深刻地理解,也会存在学生对化学概念理解存在偏差,或者视野不够开阔、全面,这就使得学生对化学概念学习的第一印象不够深刻、准确。如果学生将存偏差的第一印象深深的印刻在其脑海中,就会对以后的教学带来麻烦,学生一直跟随自己的第一印象很难得到纠正,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对学生讲解化学概念时,应对学生讲解各种各样的实例,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对理解其概念,例如,在讲解初中化学课程中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时,如果首先对学生讲解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的概念,学生很难对两者性质有充分的了解。如果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举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二者的性质,比如,以蜡烛燃烧与蜡烛融化为例,通过让学生思考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这个过程有新物质产生,其属于化学变化,蜡烛融化是因为其受热后,由固态变为液态,其属于状态的变化,在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通过让学生理解两者的本质区别,从而得出二者性质的关系,即物理变化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但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后一种教学方可以使学生对化学概念有正确、深刻地了解。

二、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发展性问题

化学概念在初中课程内容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构成初中化学知识的骨架。由于它非常的抽象化,如果教师直接将化学概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其定义的话,往往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概念是逐步发展而来的,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认知化学概念的过程中应该由表及里,逐层深化。化学概念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学习化学概念时,将相互关联的上下位概念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的网络,让学生懂得对自己所学知识分类、归纳。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属性将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分成三大类,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以及抽象概念三大類,并将三类概念的学习原理告知学生,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自行将化学概念进行归纳,建构出学习的骨架,从而方便学生理解、掌握所有的化学概念。例如,在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咸”、“淡”谈起,然后引出化学学习中物质溶液的“浓”与“稀”然后将“咸”、“浓”与放入盐的多少联系起来,使两者在学生的脑海中形象化,可在此基础上将溶液组成的含义对学生加以阐明,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中,有利于学生容易理解及接受知识。

三、 化学概念中的角度性问题

当讲解不同的化学概念时,教师可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讲解,将化学概念额含义从多方面进行阐述,从而使学生更加全面、更加彻底地对化学概念的内涵予以充分的理解。例如在氯化钠的学习中,首先让学生了解氯化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其中的钠离子为维持了人体细胞内外正常水分的分布,以及在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胃液中氯离子是其最主要的组成成分,它可促进盐酸的生成,帮助消化食物以及增进人们的食欲等;然后从化学角度对氯化钠的生成进行讲解,氯化钠中的钠有11个电子,氯有17个电子,将他们的电子分布画出来后,钠失去一个电子变成钠离子,氯得到一个电子后变成氯离子,二者相互吸引,从而形成了氯化钠;最后根据做实验或举例子的方法将氯化钠溶解于水中或讲解下雪后撒盐化雪的例子,让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对氯化钠进行理解,使学生对化学学习充满好奇心,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区别性问题

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出现容易混淆的化学概念时,可以借鉴初中语文教学的对比教学的教学策略,通过让学生对两个相似的化学概念进行对比学习,将二者相像容易导致混淆的地方进行分析对比后,再相互联系起来系统地学习。例如在在讲解分子与原子时,先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讨论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如两者都比较小,而且都是不断地运动着的,并且粒子与粒子间有间隔,两者都不带电等,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较,原子较分子小,但不是所有的分子都比原子大。不同点:二者虽然都是最小粒子,但分子使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则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为原子,而原子则不可再分。两者相互联系:分子由原子构成,而原子是构成分子的粒子,两者都可用来描述物质的微观组成等等,通过列举两者的区别于联系使学生将两者很好地区分开来,加深学习的深刻印象,从而减少化学概念的混淆情况。

五、总结

综上所述,化学概念在初中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贯穿始终,它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也是根本所在。在初中化学的概念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定义分析不同的示例,运用发展性、逐步渗透的原则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深化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同一化学概念进行理解,以及加强学生概念之间的区别以及联系的能力,帮助学生弄清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等,从而使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得以提升,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立英.如何强化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方法探究[J].家教世界,2012,(12).

[2]方玉法.强化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思路探讨[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2,(9).

[3]蔺国欣.如何搞好初中化学概念教学[J].新课程:中学版,2013,(2) :23-41.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化学教学初中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