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纲 徐兴林 张艳
[摘要]“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大数据”广泛应用,各种新媒体平台、交互软件等不断推陈出新。民办高校学生意见领袖是存在于民办高校中,活跃在网络空间的一支特殊的学生群体,对其他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有着深刻影响。民办高校要充分重视学生意见领袖的作用,做好发现、分类与培养工作,为促进民办高校校园稳定和谐、发挥多重功能助力人才培养、优化新媒体育人环境及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强化优秀校园文化传承创新服务。
[关键词]微时代 民办高校 学生意见领袖 培养
[作者简介]李新纲(1980- ),男,山东青岛人,青岛滨海学院,讲师,硕士。(山东 青岛 266555)徐兴林(1978- ),男,山东梁山人,青岛黄海学院,副教授;张艳(1980- ),女,山东青岛人,青岛黄海学院,副教授,硕士。(山东 青岛 266427)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2016年度研究项目“‘微时代下校园意见领袖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16ZC117,项目主持人:李新纲)和青岛滨海学院人文社会科学2018年度研究项目“民办高校网络舆情处置应对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8RY12,项目主持人:李新纲)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19-0056-05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手机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微时代”已悄然而至。“微时代”是以論坛、贴吧、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交互平台、APP软件作为传播媒介的新载体,以短小精悍、传播迅捷、实时交流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意见领袖是指在大学独特的舆论网状结构中,善于运用各种新媒体工具和社交平台,以富有个性特点的话语、专门的业务知识及对社会热点、焦点的独特见解,在网络上与大学生群体进行多向频繁交流沟通与互动,成功对大学生群体施加舆论影响,进而把控舆论走向的个人或组织。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高校学生意见领袖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作用,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二级传播,充当新传播视域下的“把关人”角色。“微时代”背景下,学生意见领袖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线上网络活动开展、校园舆情发展、教育教学管理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民办高校着力推进培养学生意见领袖工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民办高校应创新工作思路,拓展教育管理服务空间,实时关注学生意见领袖群体的现状,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好他们在网络舆论导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作用。
一、“微时代”民办高校学生意见领袖的发展概况
(一)民办高校学生意见领袖的类型及特点
民办高校存在官方与“草根”两大类意见领袖。官方学生意见领袖来自于经过学校授权的学团组织,协助开展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草根”意见领袖具有随机性、多样性、嬗变性等特点,他们或许是学习尖子生、文体特长生、某一领域的“铁杆发烧友”,甚至是“问题学生”。官方学生意见领袖能得到学校的关心指导、支持与鼓励,而“草根”学生意见领袖则较难得到此待遇,一般是按照自身兴趣、情感及专长发展等诉求来参与网络生活。官方学生意见领袖参与网络意见引导的目的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高度契合性,久而久之会使他们的人格独立性受到消解,与其他同学产生隔膜。相反,“草根”学生意见领袖往往在舆情引导过程中依据自己的思考与体会发表观点,则更容易与其他学生形成共鸣而得到关注与拥护。
(二)民办高校学生意见领袖存在的问题
1.崇尚感性激情而缺乏理性研判,或酿危机。民办高校学生意见领袖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多数是涉世不深、“三观”尚未成熟的青年,政治敏锐性和真伪鉴别力较差,法律意识不强。在网络舆情或突发事件面前,缺乏教师指导的“草根”学生意见领袖往往感性亢奋,追求激情快意,盲目跟风转发未经证实的信息,并喜欢站在学校对立面大肆“吐槽”,以此迎合网络粉丝的心理预期。这往往会使不恰当的言论、不正确的观点及不理智的行为持续发酵升级,最终导致网络舆情失控,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2.注重形式包装而忽略内涵挖掘,华而不实。民办高校学生意见领袖限于综合素质偏低,发布的信息注重形式包装,多图文并茂、设计优美、活泼新颖,采用时尚网络流行的话语体系,迎合了当前青年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审美情趣,因此对粉丝受众有较强的观感和吸引力,短期内即有大量的阅读量。但是,也充斥着小道消息、贬低吐槽、无病呻吟、明星八卦等无聊信息,正能量的信息所占比例较小。相对华丽的辞藻堆砌,与自身的专业发展关联度不高,显得稚嫩而没有内涵,缺少新时代大学生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3.即兴有余而持续不足,难以为继。民办高校学生意见领袖多属于就某一热点、焦点应势而现的即兴型意见领袖,或是在某一阶段投入精力打造出现的阶段型意见领袖。他们在一段时间内都能保持一定的发帖数量和质量,得到众多粉丝受众的认可,形成较高的威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领袖地位由于自身兴趣的转移或言论受到网民质疑、反感等原因逐渐丧失,难以成为稳健型学生意见领袖。
二、“微时代”民办高校学生意见领袖培养的困境
(一)民办高校对培养学生意见领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识别、甄选技术不高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很多民办高校依然过分强调教育者本身的主体性价值,对学生意见领袖的特殊影响力认识不足,更不重视对其进行培养。即使有民办高校认识到了培养学生意见领袖的重要性,却很少制订专门的培养计划,而更多地选择让其自我成长、自我管理。长此以往,对于民办高校学生意见领袖的健康成长和科学引导必然不利,更可能失去这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特殊力量。
准确识别、甄选学生意见领袖是科学培养的前提条件。然而,不少民办高校发现学生意见领袖是通过一般性问卷调查、简单走访或突发网络事件获取,没有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比对筛选,更没有形成一套系统性强、程序化完备的甄选技术与方法,临时性与随意性很大,这必然会导致甄选学生意见领袖不准、不全、不及时。
(二)民办高校学生意见领袖培养对象过于单一,培养内容简化单调
民办高校学生工作者关注官方学生意见领袖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作用,忽视了“草根”学生意见领袖的作用和培养,曲解“草根”学生意见领袖是局域性的一般领袖,对学团干部过度依赖,而对官方意见领袖的局限性和“草根”学生意见领袖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受价值多元化影响,大学生青睐于“草根”的声音,对他们有着莫名的追随和崇拜感。如果对“草根”学生意见领袖疏于培养,民办高校学生工作就会丧失一支可依靠的特殊力量。
民办高校学生意见领袖在培养内容上应是一个融思想政治、网络媒介素养、引导舆论能力等于一体的周密化整体。但限于民办高校的运行特点、办学水平与财力状况,很难将完整的培训内容落到实处,培养内容简化单调,效果不佳。
(三)民办高校对学生意见领袖培养缺乏长远规划,培养制度不健全
部分民办高校培养学生意见领袖缺乏长远规划与持续性,只是在网络舆论事件发生时,才联想到学生意见领袖的存在;只是在学生意见领袖出现严重问题时,才深刻感受到对学生意见领袖培养不足的严峻性;当网络舆论的浪潮消退后,又会继续忽略培养学生意见领袖工作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民办高校在学生意见领袖的培养方面鲜有制度层面的系统性规划,缺乏顶层设计与分层管理实施的具体步骤。一般情境下,往往是在学校团委抑或学生处领导下,应激性地单独进行,多以就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出现,使得后续关于学生意见领袖培养的全过程丧失进一步完善的可能,培养学生意见领袖的制度不健全。
三、“微时代”民办高校学生意见领袖的培养及应用路径
(一)“微时代”民办高校学生意见领袖的培养
1.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顺应“微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民办高校要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一是在理论、技术和艺术方面追求与时同构,校园文化建设与“微时代”协同进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广度与力度,与国家方略、政府政策同向而行;二是加强党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做好发现、培养学生意见领袖的工作,营造网络主旋律氛围,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三是注重校园文化氛围建设,提升校园硬件设施质量水准,提高学生满意度,巩固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建设,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监管,确保网络安全等;四是加强校园网络互动平台、精品主题网站建设,改进网络建设技术手段,制定校园互联网细则,规范管理网络行为,弘扬主旋律,倡导网络清朗,传播正能量;五是密切关注社会大环境,特别是与高校密切相关的热点、焦点问题,做好高校内外的舆情监测,防范可能引发群体危机的校际舆情传播。
2.重视学生意见领袖培养。青年大学生对新事物历来有着高度敏锐性,对网络事件兴趣极强,但受自身阅历、理论知识缺乏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偏颇或酿成网络公共危机。民办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意见领袖的培养与引导,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他们把控舆论导向,把对学生意见领袖的培养当作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工作中更好地促进学生意见领袖成长成才。
3.适当扩大学生意见领袖的遴选面。民办高校学生意见领袖不仅仅是以学团干部为主的官方学生意见领袖,还包括在各种专业、专长领域有突出影响力的青年大学生群体。现实中,“草根”学生意见领袖由于立场、观点的独立和新颖,更容易受到普通学生的青睐。民办高校学生工作者只有把数量更多的“草根”学生意见领袖团结起来,扩大培养的遴选面,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引领功能和扩大辐射范围。一是通过大数据信息分析,以交互平台等网络用户日常的“活跃度”“关注度”“认同度”三个维度以及发帖量、回复量、扩散量、粉丝量、中心性等技术手段指标,漸次甄别出主要网络意见领袖人选,认清他们在现实中的身份;二是跟踪、关注其日常发表的言论,尤其是他们所持有的对学校日常学习生活以及相关社会热点、焦点事件等的观点,为跟进指导、培养做好准备;三是密切观察、分析其具体的线上网络影响力,以及其对议程设置的导向能力、沟通能力、纠偏能力、把控能力;四是根据甄选结果实时进行网上网下同步沟通与交流,并列为学生意见领袖培养对象,从而逐步培养具有示范性、典型性的学生意见领袖队伍。
4.创新学生意见领袖培养方案。一是培养学生意见领袖的思想政治素养,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理性处理网络舆情工作;二是培养学生意见领袖成为连接师生的桥梁,提高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思想引领能力;三是培养学生意见领袖舆论驾驭能力,善于洞悉网络动态,提高网络议程设置能力和信息把关水平;四是培养学生意见领袖责任担当意识,增强率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素质。
5.健全学生意见领袖培养制度。民办高校要做好顶层设计,规范具体实施步骤与程序,健全学生意见领袖培养制度。这些制度应包括“学生意见领袖遴选制度”“学生意见领袖培养培训制度”“学生意见领袖工作管理制度”“思政工作者与学生意见领袖定期会面制度”“阶段型和稳健型学生意见领袖培育制度”以及“学校网络平台建设和管理制度”等。民办高校要通过系统完备的制度建设,确保学生意见领袖这一群体积极健康发展,并服务于学校工作大局。
6.搭建学生意见领袖培养平台和完善外部条件。一是打造经典示范平台。宣传、推广已具备示范作用的成型意见领袖,在大学生群体中积攒人气,真正发挥示范功用,推进更大发展。二是构建激励平台。采用与评奖评优、就业推荐、物质补偿等相配套的多种形式,鼓励、保障民办高校学生意见领袖的健康发展。三是完善梯队平台建设。民办高校要注重学生意见领袖的后续业务培训、意识熏陶等的长效建设。四是建设全校一盘棋的协作保障平台。充分协调各职能部门,建立起包括教师发展中心、宣教处、计算机中心、后勤服务处、财务处等在内的大后勤保障机构,及时有效地获得充足的人、财、物保障。此外,还需要和谐的社会结构、通畅的信息传递通道、健康的社会心理以及民众道德与全社会网络安全保护意识等外部条件支持。民办高校可探索引入社会第三方参与,补给信息共享、大数据服务等,做好充分的外部支援工作。
(二)“微时代”民办高校学生意见领袖的应用
1.构建沟通长效机制,促进校园稳定和谐。民办高校要建立与学生意见领袖密切联系的长效机制,积极回应学生群体关切,切实解决现实问题并不断满足他们学习生活的正当需要。畅通信息,使他们形成理性客观判断,在校园监督、观察思考、反映问题等方面良性发展;尊重学生意见领袖的话语权,变堵为疏,建立专人接触和接待学生意见领袖制度,积极采纳他们的正确意见与合理化建议,运用学生意见领袖的智慧,强化人文关怀,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并解决现实问题,确保校园稳定和谐。
2.发挥多重功能,为人才培养助力。民办高校要以提高立德树人质量作为出发点与着力点,发挥学生意见领袖的多重功能:一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运用学生意见领袖的辐射作用,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并重,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二是高举“科学”和“人文”两面大旗,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运用学生意见领袖的引领作用,培养知行合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三是做好信息公开,动员学生意见领袖积极转发学校官方信息,运用学生意见领袖的传播作用,减少因信息沟通不畅而出现的意外冲突;四是开展网络素养教育,运用学生意见领袖的示范作用,增强学生网络道德、网络法律、网络理性消费与网络安全意识,培养高素质的“数字公民”。
3.从事校园新媒体文化建设,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民办高校应将学生意见领袖纳入校园新媒体创作团队,使校园新媒体利用他们的知名度和感召力迅速打开传播局面,获得大量关注,从而培养前期基础粉丝。民办高校可利用学生意见领袖的网络媒体推广经验,在内容创作和媒体推广方面取得工作突破。民办高校要切实加强学生意见领袖的应用,积极将他们纳入校园新媒体建设队伍中来,提升他们的新媒体素养,开展网络舆论环境建设。同时,可将有科研天赋者纳入教职工相关科研项目团队,参与课题研究,造就一批善于运用新媒体语言积极建言问政和发表相关学术成果的学生意见领袖。
4.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实现优秀校园文化传承创新。民办高校要重视和加强学生意见领袖人才梯队建设,实现梯队新老成员之间的紧密衔接、传承发展。民办高校应在培养、提升既有学生意见领袖的同时,积极发掘潜在人才(包括各类微博、微信等活跃分子、优秀学生等)加以重点培养与应用。民办高校还应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在学生意见领袖梯队新老代際之间的传承,注重创新精神在新老代际之间的传承,扬弃传统,革故鼎新,从而实现优秀校园文化传承创新。
[参考文献]
[1]杨榴,肖博.微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4).
[2]徐兴林,赵梅莲.学分制下应用型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优化[J].教育与职业,2018(1).
[3]左向蕾,王万奇.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培养[J].青年记者,2017(29).
[4]李新纲.协同学视角下高校应对突发网络事件的治理模式构建[J].山东省辅导员论坛,2016(10).
[5]路遥.新媒体情境下高校网络意见领袖培育路径浅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6]卢向礼.“微时代”大学生“意见领袖”现象研究[J].视听,2016(4).
[7]陶韶菁,王功敏.积极培育高校网络意见领袖[J].中国高等教育,2016(9).
[8]李新纲,张艳.协同学视阈下高校网络意见领袖的重释与优化[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
[9]文萍,马宏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意见领袖”的培养与激励[J].教育评论,2017(3).
[10]张朝霞.大学生意见领袖——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抓手[J].理论观察,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