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主动融入现代职教体系的困境与突破

2018-05-14 11:47张磊王继元
教育与职业(上) 2018年9期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转型发展产教融合

张磊 王继元

[摘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主动融入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既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需求,也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以转型发展为基础,通过校地合作、产教融合和實施职业教育“立交桥”项目主动作为,积极参与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现代职教体系 职业技术教育 产教融合 转型发展

[作者简介]张磊(1983- ),男,江苏宿迁人,常熟理工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王继元(1979- ),男,江苏徐州人,常熟理工学院,副研究员。(江苏 常熟 2155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工科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8SJB1390)和2017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行业学院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7JYB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17-0047-04

进入21世纪以来,办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逐渐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基本共识。2013年6月,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立,这是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变的重要标志,该联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分类管理、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明晰了路径。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推进高等学校分类管理,鼓励举办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完善职业人才衔接培养体系,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按照现代职教体系一体化设计,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主动融入体系中,努力成为打通终身教育通道的重要环节。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主动融入现代职教体系的现实意义

(一)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需求

建立现代职教体系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现实考量的国家战略部署。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可以回溯到1904年清末的“癸卯学制”,百余年的发展总体进程是缓慢的,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的供给侧矛盾越来越突出。在新一轮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我国积极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经验,立足经济改革、市场需求这一根本。2014年5月,《国务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出台,文件明确提出建立产教融合、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现代职教体系;同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规划》,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引导、鼓励地方本科高校积极参与到职教体系建设中。主动融入现代职教体系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主动适应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二)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

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的供求矛盾和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越来越凸显,有关地方应用型本科的发展定位以及本科高校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类型和层次一直存在争论。与此同时,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如走重点高校的老路,沿用传统的办学模式;偏重理论教学,实践环节形同虚设;学科、专业缺乏竞争力;人才培养同质化明显,与地方产业脱节严重等。《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2015—2016》显示,2016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为73.88%,专业匹配度仅为67.97%,地方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匹配度问题尤为突出。这些问题使得地方本科高校一度陷入发展困境,同时也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必须增强向应用型转型的内生动力,加大人才培养实践性环节的顶层设计。因此,主动融入现代职教体系也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主动融入现代职教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对职业教育认识上存在偏见

多年来,国家围绕职业教育做了一系列的探索,特别是2015年国务院设立了“职业教育活动周”,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要发扬工匠精神,大力推广职业技术教育,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部署。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相比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国家引导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但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对此存有顾虑。一些人认为,向应用型院校转型,融入现代职教体系,开展职业教育就是降低了学校的层次。这是对职业教育在认识上的主观偏见。这种认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进程,也不利于地方本科高校融入现代职教体系,更不利于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二)顶层设计不够,激励政策不落地

第一,顶层设计不够。以职业教育“立交桥”试点项目为例,在实施过程中,虽然使本科高校生源多样化,但从职教体系进入本科阶段的学生,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综合素质,都明显弱于普招学生,且职业教育“立交桥”试点项目招生占用了一定比例的普招生源指标,这都是不争的事实。由此可见,职业教育“立交桥”试点项目并不能在提高生源质量、提高学校声誉、扩大学校知名度等方面带来更多助益。第二,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相对单一,绝大部分院校办学实行的都是基于单一体制下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办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主要以政府的财政拨款为主,经费来源渠道受限,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环节是关键,势必增加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校的负担。

(三)不同办学主体衔接不畅

职业教育“立交桥”试点项目的实施,要求不同办学主体之间的教学和管理既保持相对独立,又有机衔接。但是,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和办学主体在权利、责任、利益分割方面存在分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方的有效合作。另外,由于对职业教育“立交桥”构建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很多职业院校认为把学生顺利送入高职院校或者本科院校学习就算完成了任务,很少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素质能力等能否达到下一阶段学习的要求,将培养任务完全压在了下一阶段的学校。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本科院校需要深入前一阶段的中高职教育,参与中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和过程管理,同时中高职院校也需要跟踪升入本科阶段的学生学习情况,及时总结中高职与本科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下一轮人才培养过程中持续改进。

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主动融入现代职教体系的路径

(一)以转型发展为基础和切入点

在“工业4.0”的国际背景和“中国制造2025”的国内形势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势在必行,即转型为培養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与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具有目标一致性,应用型是目标指向,也是技术教育的题中之义。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明确定位有助于学校找准自己的方向,明晰自己的发展路径。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在成立之初,就明确定位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和行业,密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支持。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探索中,学科建设是争议较大的地方。有观点认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发展,就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但是,没有学科的专业将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探索实践中,要坚持学科专业并重,并深刻认识到应用型院校的学科建设区别于学术型、研究型高校的学科建设,应更重视学科的应用型服务面向。学科的设立目标指向产业,指向一线应用,注重校企校地共建应用型学科平台,学科研究侧重于解决工程实践问题。

例如,常熟理工学院在其近60年的办学过程中实现了从专科到本科的升级和从传统形态大学到应用型大学的转型。该校在升本之初就提出要大力加强应用技术类专业教育,并有意识地在学科专业结构上增加偏重应用的“理工类”学科专业。该校第一次转型主要涉及的是外延方面,第二次转型则更多地是内涵方面,即教学、科学、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这四大职能更好地体现出“应用”的方向,服务应用,为学校主动融入现代职教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校地合作、产教融合为落脚点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明确提出“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要深入探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加大校地、校企合作力度,共同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技术人才,提升社会满意度。例如,常熟理工学院在确立了“向应用型转变”的基本方向后,就进一步探索如何实现“向应用型转变”。在实践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是,必须实施校地互动发展战略,在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的互动合作中获取更多的办学资源和办学空间,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在校地互动模式下,学校凝练了“注重通识、融入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形成了校地互动调整专业布局、优化培养方案、拓展培养途径、打造师资队伍、构建实践平台、创新就业机制的良好局面。学校聘请企业家参与校、院两级教学工作委员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校企合作构建实践创新训练平台,施行校企“双导师制”,共同培养人才,同时打造企业兼职教学团队,共同开发应用型人才培养教材、合作课程。学校还探索了“嵌入式”“分段式”“预就业式”“整体合作式”等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教育涉及该校9个学院14个专业,覆盖全校近1/4的学生。学校还在全国同类院校率先探索了基于“行业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机制,先后建立了光伏科技学院、电梯工程学院、国际服务工程学院、服装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金融学院等多个行业学院。学校还在五年规划中专门设立了“校地互动发展”分项规划,同时设立了专门处理校地互动的组织机构,确保校地互动良性推进。

(三)以职业教育“立交桥”项目为战略选择

随着中职、高职和本科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和应用,职业教育的“断头路”现象已经彻底改变,全国多个省份正在积极试行职业教育“立交桥”项目,其目的是打破高职高专层次的限制,更好地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的成长渠道。职业教育“立交桥”项目的设立既可以避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中与高职院校的同频竞争,又可以打通职业教育的“断头路”,是地方本科院校落实“应用型”目标的重要举措。因此,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更应该积极拥抱职业教育“立交桥”项目,融入现代职教体系,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地方本科院校要主动与高职高专院校加强沟通和协调,营造良好的合作、分段培养的环境,加强职教“立交桥”项目的调研与科研,积极探索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顶层设计;引入合作项目强制退出机制,强化前端人才培养质量考核,动态调整合作院校或专业;针对校内出台鼓励参与现代职教体系的专项政策,在经费支持、项目申报、资源共享、招生指标等方面适当予以倾斜;与合作院校实行资源共享,注重各方资源的整合,双方互相开放图书馆、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等,加强双方师资交流和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把分段培养的招生指标单列,这也是增加试点项目吸引力的有效手段。

第二,厘清管理归属,构建院校间协同工作机制。项目的长期合作开展,离不开各办学主体间的有效协同。厘清试点项目的管理归属,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及制度体系,是提高管理效率、保持项目稳定的前提。政府政策层面要改革招生制度,把试点项目放在提前录取批次,为高职高专优秀生源提供优先选择的机会;高职高专院校也要主动衔接本科培养课程,加强与本科院校的沟通对接,为项目输送优秀生源提供保障;地方本科院校更应该参与到前端人才的培养与管理中,在专业遴选、退出机制、联合管理机制、过程考核与质量保证机制等方面,与合作院校和政府间建立长期的协同工作机制。

第三,加强课程衔接,推进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在职业教育“立交桥”项目的人才培养上,高职高专院校是前端,本科院校是后端,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只有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形成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才能促进人才培养。从试点项目实施来看,现行的课程体系衔接重在探索路径、积累经验,覆盖的专业范围有限,而且获批立项建设的试点专业从探索建设、实践检验到相对成熟并向其他院校同类专业推广,需要一个培养周期,对于前期参与试点项目的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风险。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摒弃坐享其成的惰性思维,结合不同办学主体之间专业建设的特点,主动对接双方课程,加强产教融合,推进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车如山.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与特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

[2]王建永.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角下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思考[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5(1).

[3]李亚茹,陈波,刘志峰.产教融合优化专业设置校企合作实现协同发展[J].高教学刊,2017(6).

[4]胡婷婷,张文秀.高校转型发展视角下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6(18).

[5]朱士中.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机制与模式创新——以常熟理工学院行业学院探索为例[J].江苏高教,2016(5).

[6]陈永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之困境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

[7]顾永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核心要义、目标趋向与根本指向[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4).

猜你喜欢
职业技术教育转型发展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大学本科高年级怠学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辽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