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 何秀丽
[摘要]为深入推进核心素养的校本化实践,满足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中职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实然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应遵循技术技能型人才系统化培养的规律及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规律,构建核心素养培育的“全人模式”,并借助微视频,通过微视频教学、微视频制作和微视频校园媒体三个路径实施该模式,使之体现“三全”“两性”和注重意义体认的特点。中职学校系统设计微视频的内容,建立学习共同体协同创新微视频的运营模式,有利于“全人模式”的高效运行。
[关键词]微视频 中职学生 核心素养 全人模式
[作者简介]韩玉(1973- ),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后。(辽宁沈阳 110034)何秀丽(1974- ),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高级讲师,硕士。(辽宁 沈阳 11012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职业教育制造业专业关键能力一体化培养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DJA160274,课题主持人:韩玉)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17-0018-05
“全人模式”是“全人教育的理想模式”的简称,“是一种既重视社会价值又重视个人价值的模式;是整合‘以社会为本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找准社会需求和培养‘全人的契合点,实施教育的模式。”①构建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全人模式”,既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应对工业4.0时代挑战的战略抉择,也是深入推进核心素养校本化实践的客观需要,更是遵从技术技能型人才系统化培养规律及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规律的体现。
一、构建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全人模式”的重要性和合理性
1.满足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实然需要。现阶段,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战略意义。从实践上看,我国正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促进普职协调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要增强在高中阶段教育中的吸引力,就要着眼于人的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从培养“半人”的教育走向培养“全人”的教育,使中职学生具有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这样才能有助于破解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富有特色的教育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从战略上看,自“中国制造2015”强国战略实施以来,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存在价值受到质疑。为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助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中等职业学校要在国家智能机械、智能制造和精准服务等产业方针的指导下,注重发展中职学生的核心能力,使之在工业4.0时代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能力,不断提高对新产业、新岗位的适应性。满足国家产业发展和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实然需要,中等职业学校摒弃培养目标的工具化倾向,从系统培养的角度出发发展中职学生核心素养,不仅要关注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什么,而且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和办法,落实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
2.遵从职业教育规律和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规律的应然体现。按照国家《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教育实践的总体部署,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应然探索符合其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全人模式”具有合理性:一方面,该模式将“整全的人”的全人教育思想浸润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理念中,“找准社会需求和培养‘全人的契合点”②,使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总体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在中等职业学校育人目标中的具体化。“整全的人”内涵之一是公共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基础性、必要性、关键性的素养。而人生所需的其他素养的发展,则通过核心素养逐步撬动其发展。”③依据公共核心素养在素养中的地位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性、教育性的基本属性,“全人模式”培养中职学生的公共核心素养,使之能够融入社会。“整全的人”内涵之二是职场的核心素养。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具有职业性的特殊属性,“整全的人”应体现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的特定要求,即培养体现“职业人”内在特征的职场核心素养,使之能够胜任工作。公共核心素养、职场核心素养虽然不是全面素养,但它们相互关联,并能动地作用于专业素养、基础素养,這些素养之间有机联系、互动、整合,为形成复杂的心智操作创造条件。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及其多功能作用决定了“全人模式”培养的“整全的人”是一个具有全面素养的职业人。“全人模式”以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基于中职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设计个性的、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系统。“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必须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按照学生发展的敏感期,合理设置发展目标,不能跨越,更不能颠倒。”④遵循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阶段性、连续性特点,该模式将核心素养培养作为贯通整个教育系统各环节的主线,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中高职衔接、普职沟通角度合理设置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突出能力培养。“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要注重遴选普遍性素养”⑤,但“在培育普遍素养的过程中要结合职业教育特征进一步具体化,并在中高职阶段体现普通素养发展的层级性特征,注重遴选职业范围内所需共同素养。”⑥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全人模式”的育人目标既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总体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也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教育性和职业性互补的体现,它有效矫正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目标工具化倾向。
另一方面,“全人模式”的育人实践能够遵循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规律,促进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和谐发展。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期,遵循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综合性、广泛性和渐进性特点,“全人模式”以“系统的生态世界观”为指导,“强调全球视野、整体和综合”⑦。“全人模式”以全人教育的“关系”课程观为指导,构建整体培育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当前的理实一体化课程、项目课程、学习领域课程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注重在整合情境中融入与专业内容的特性紧密相连的核心素养内容,使核心素养与工作任务联结,培养能完成整个工作过程的完整的人。“具体的操作技能至少是知识、心理运算过程和操作行为三者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同时也涉及职业态度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心理素质和智力的提高、审美意识的提高等。”⑧为避免普通文化课程中的文化基础知识与职业实践、生活实践相脱节,使知识能够转化为素养,这些学科素养课程要融入体现公共核心素养、专业素养的专业内容,通过学科间课程内容知识的整合使职业教育课程趋于整体化。在课程教学中,“全人模式”以整合式的学习观为指导,通过行动导向教学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唤起其情感、体验、互动参与,使智力的发展与身体、情感、思维和社会化等必备品格和谐发展。“全人教育所倡导的‘整合学习就是要‘寻求学习情境中内容与过程、学习与评价、分析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等因素之间的动态平衡。”⑨除显性课程及其教学外,隐性课程也是有效实现自然教育与价值教育目标的有效路径。“全人模式”根据隐性课程对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潜在影响,给予学生全息浸润式的体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决定了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培养,学校和企业整合利用两种紧密联系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校企融合的校园文化环境、企业文化环境,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生态环境教育、精神教育等素养教育。显性与隐性课程有机结合形成生态核心素养教育系统,全面、深入地促进中职学生自主发展核心素养。
二、微视频对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全人模式”的促进作用及其特色
1.微视频是“全人模式”现实化的有效手段。中等职业学校以微视频教学、微视频制作、微视频校园媒体为主要路径,实施“全人模式”。学科素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构件,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制作便于学生学习的视频资源,用于提出问题,形成对话交流,或者给实习实训和实验提供指导。微视频教学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也从制作上关注对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带来的影响。“利用微视频展现出的教学内容具有教学信息量大、学生参与教学程度高、交互性强的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心智活动,发展认知能力。”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某一知识点播放教学微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合作探究等互动活动,学生接收到的远不止这一知识点,因为微视频所引发的互动探究活动本身就蕴含着核心素养的培育。当合作探究促进教学方式从接受式转换成平等建构的对话生成式时,对话互动会形成非线性作用机制并积极作用于个体,使之在自我与他者、自我与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对话互动中产生思想碰撞,引起主体对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意义的反思并激发其做出价值观或行为的改变,基于微视频的教学使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更为主动、自然、有效。除微视频教学资源外,微视频的制作、上传、浏览、评论过程,也是有效培育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微视频具有可视化、可复制、内容丰富、阅读时间碎片化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所了解、认可,除了被运用于教学中外,还被广泛应用于校园媒体中。在微时代,学校以微信公众号为抓手开发微视频,并以微信公众号为主要载体进行传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内容具有价值导向、情感陶冶和行为规范的功能。由于微视频的信息传播可以随时随地,具有强烈的互动效果,在校园媒体中的传播能够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特别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在不盈利的情况下,往往独立进行微视频生产,由于微视频制作方法简单、快捷,便于学生掌握,学生参与微视频这一校园媒体的制作更能贴近和反映他们的生活实际。师生从学校生活、职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找寻能够体现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的素材,共同进行微视频的构思、策划、录制、剪辑合成制作,主动观察、发现、鉴别、体验、实践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真、善、美。微视频的制作集人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于一体,因此基于微视频的校园媒体成为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优质资源。
2.基于微视频的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全人模式”的特色。第一,体现核心素养教育的全域性、全时性和全员性。满足于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多端性需求,学校将微视频作为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全人模式”中的学习资源。这些认知类、情感类、行为类学习资源分布于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中,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协同作用于主体发展核心素养,体现了“全人模式”的全域性。微视频教学和微视频校园媒体的制作与传播能够提出问题,形成对话互动,为任务、项目或实习实训提供指导,在认识习惯、策略上能够贴近学习者的心理,更便于移动学习、“泛在学习”,体现了“全人模式”的全时性。微视频教学、微视频校园媒体的制作给予主体充分表达自我的机会,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能够激发学习者的自觉能动性和独特创造性,为学校营造人人都是创造者的创造教育氛围。在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反思性学习中形成一个强大的学习共同体,师生、生生之间在互相学习中臻于完善,体现了“全人模式”的全员性。第二,强调学习者在核心素养形成发展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全人模式”的教学“采用调动‘双主体积极性的教学模式”11,在教学中,当微视频中的故事、情境和案例引发师生、生生对科学性问题的互动探究时,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师生、生生双向、多向互动,非线性教学呈现出互联探究和意义建构的特点。微视频的制作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师生、生生之间相互理解、支持、依赖和合作,建立平等、互助的学习伙伴关系,学生在导师制、同侪辅导中主动形成自治的“学习社区”,微视频制作内容的教育性、思想性及其制作过程中的榜样示范引领、情境和艺术熏陶等都有利于学生自主培育核心素养。第三,注重意义体认。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规范约束与意义引领有机融合的教育过程,学习者参与制作微视频,选题方向、剧本创作、实地拍摄均需要立足现实,捕捉教育生活的意义事件。观察“微现象”,发现“微问题”,开展“微研究”,开发“微产品”,获得“微体验”,每个环节都有意或无意识地引发制作者体认其中所蕴含的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意义。微视频短、小、精,其传播能够给予他人以感染、启发,微视频校园媒体的制作和传播能够促进主体产生文化基础学习、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的内在动力,避免空洞的说教。
三、利用微视频促进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全人模式”有效运行的策略
1.系統设计微视频的教育内容。系统设计微视频的内容,既要对内容进行精选,又要对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以便达到教育目的。一方面,要系统设计微视频的内容体系。“单一、零散的教学微视频并不能真正触动传统的教学模式。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首先需要构建起一个覆盖所有学科各年级,并涵盖所有知识点的微视频资源库。”12依据核心素养整体学习的原则,从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角度整体设计微视频内容,既能为中职学生提供更多的核心素养学习资源,又能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学校在系统设计微视频内容体系前,应明确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整体框架,对中职学生核心素养体系进行类属分析,从文化基础、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这三大核心类属的下属类属中明确知识点,形成整体的知识图谱,以便师生按照知识图谱中的知识点拟定主题,制作微视频。在微视频教学方面,任课教师按照每门课程对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贡献,从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找寻“知识点”,制定本门课程的微视频知识图谱,然后紧扣知识点明确微视频教学的主题,以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短片、实习实训媒体指导工具等形式编制教学微视频。在微视频校园媒体方面,学校从运用校园媒体补充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将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知识图谱中的知识点具体化,然后组织师生围绕每个知识点拟定选题,编制微视频脚本,进入制作流程。在微视频使用过程中,通过调查反馈不断修改完善微视频内容,使之体现时代性、科学性、审美性和教育性。另一方面,学校要制定微视频制作的标准、上传流程以及系统建设微视频的规划。对微视频制作内容的选题聚焦,内容呈现的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和逻辑性,技术运用的规范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性等提出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推动微视频建设。
2.建立学习共同体协同创新微视频的运营模式。基于微视频的中职学生培育核心素养培育“全人模式”的实施和推广,需要人员、设备、资金、技术等条件的支持。“全人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学校除了要增加资金投入、完善设备和提供技术支持外,关键要建立学习共同体协同创新微视频的运营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协同创新微视频的学习共同体自主进行微视频内容生产和自我管理。构建学习共同体协同创新微视频的运营模式,首先,学校要建立校园媒体建设协同管理机构,统筹推进微视频建设。一般由校园媒体主管部门与学生工作主管部门、教学主管部门协同建设微视频,以便整体推进教学微视频和校园文化微视频的制作与传播。其次,建立指导教师队伍,指导教师队伍必须包括下列成员:微视频选题策划、内容的审核和发布者,主要负责制定微视频内容的知识图谱,制定和审核选题和脚本,发布校园文化微视频;微视频技术制作的主要指导者和培训者,对全校教师和学生进行微视频制作的培训,对他们在选题、采写编辑、制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审美等制作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最后,学校要推行导师制和导生制,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通过分工协作协同创新微视频提供人员保障。学校应引导指导教师提高关怀和指导学生提高核心素养的意识和能力,以便能在微视频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主动、平等原则真诚交往,使学习者建立相互学习的伙伴关系,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人在微视频制作活动中自主提高自身素养。
微视频建设是个复杂的工程,学校系统分阶段推进微视频建设,要通过榜样示范方式引导更多的中职学生关注微视频制作与传播,领悟自由创造的快感,这样方能提高以专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兴趣爱好等同质性为纽带所建立的学习共同体的影响力,从而使学习共同体的辐射作用越来越大。
[注释]
①②11彭香萍,莫怏.全人教育的理想模式[J].求索,2006(12):126,126,126.
③杨志成.核心素养的本质追问与实践探析[J].教育研究,2017(7):17.
④辛涛,姜宇,林崇德,等.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2016(6):6.
⑤⑥陳宏艳,徐国庆.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构建:背景与思路[J].当代职业教育,2018(1):25,26.
⑦谢安邦,张东海.全人教育的缘起与思想理路[J].全球教育展望,2007(11):50.
⑧朱晓斌.文化形态与职业教育: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文化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6(6):3.
⑨魏清.全人教育视野下的有效教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6.
⑩郝福生.基于微视频教学的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8):62.
12田爱丽,刘冬梅.论教学微视频编制的原则与方法[J].上海教育科研,201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