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音乐欣赏教学探析

2018-05-14 08:59陈亚好
北方音乐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学探析欣赏

陈亚好

【摘要】五分钟音乐欣赏教学是指每节课的前五分钟和后五分钟音乐欣赏。它是单欣赏课型的一种延伸、补充与巩固性教学。运用好课前五分钟的激趣和课后五分钟的拓展,对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教学中选择学生耳熟能详和学习过的曲目,利用课前课后五分钟节奏参与、体态律动和谈话交流等方式进行欣赏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五分钟音乐;欣赏;教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是让儿童在接触音乐的过程中产生审美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丰富其音乐知识,扩大音乐视野,发展其音乐的听觉、记忆力和想象力的一种教学手段,每节课的前五分钟和后五分钟的音乐欣赏(也就是五分钟欣赏)正是本着这一宗旨而设立的,它是单欣赏课型的一种延伸,补充与巩固性教学。它的设立使学生脑海中贮存的音乐作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积少成多、潜移默化,培养了学生健康的音乐欣赏趣味及参与音乐的良好习惯,同时也起到了稳定课堂气氛,调节学生心理的作用。

一、五分钟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参与音乐的良好习惯

(一)节奏参与

节奏是我们生命最本质的存在,也是音乐最本质的基础,因此也是我们对音乐产生共鸣最自然的方式。例如:《拥军花鼓》。

我设计了两种节奏模式:

第一种: X 0丨0 0丨0 0丨0 0丨

这种方式是在每一个乐句的第一拍击掌一下,看似简单,却非常重要。聆听者必须在击完第一拍之后用心数完全乐句所有节拍,以便使自己和上第二乐句的拍点。这种模式使聆听者很快搞清楚了音乐的结构,对音乐的基本速度和情绪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为进一步听清和记忆每一乐句打下基础。

第二种:此种模式是根据乐曲的情绪发展,使自身变化起来,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节奏谱击掌,也可分组用打击乐器演奏。

(二)體态律动的参与能使学生准确地把握音乐情绪

在上一节奏的设计练习下,让学生对听到的音乐做出动作反应,这一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尽可能地沉浸于对音乐的体验之中,让动作自然流出,更符合音乐情绪的自然发展。

这一环节的设立不仅起到稳定学生情绪的作用,同时为营造良好的课堂音乐氛围,使其尽快进入音乐情景起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五分钟音乐欣赏,欣赏音乐,体验情感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自觉地去欣赏音乐,体验作品所抒发的情感,并由音乐描绘的情景展开想象和联想。

1.采用提问法培养参与音乐欣赏的积极性。

例:欣赏东北民歌《摇篮曲》,问: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歌曲?是哪一个地方的民歌?歌曲的速度怎么样?为什么它不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2.让学生哼唱主旋律是培养其音乐记忆力的良好手段。

3.用有情节性的音乐作品,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音乐。

例:描绘性音乐《鸭子拌嘴》,音乐运用六件民间打击乐器进行速度、力度上的变化,生动地塑造了一群活泼可爱的鸭子在田间、河旁嬉戏的形象;以玩具兵为题材的儿童乐曲《玩具兵进行曲》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儿时的玩具展开想象。

本学期设计的欣赏音乐作品有:民乐曲《鸭子拌嘴》;东北民歌《摇篮曲》;陕北民歌《拥军花鼓》;音乐童话剧《龟兔赛跑》;柴可夫斯基写的《四小天鹅舞曲》;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二胡独奏《二泉映月》。以上作品,有一部分是以前欣赏课上过的,将其再次引入五分钟欣赏,目的在于“温故而知新”;另一部分作品是课外的优秀作品,引用的目的在于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猜你喜欢
教学探析欣赏
基于语篇的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导演基础课程的教学探析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跨栏跑教学浅探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析
侧重欣赏实效,着眼音乐创造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怎样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探析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探析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