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幼儿在家庭中的养成教育调查报告

2018-05-14 12:45李爱军
新丝路(下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习惯养成养成教育家庭教育

李爱军

摘 要:幼儿期是幼儿各种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而家庭教育在幼儿养成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们通过抽样问卷,对3-4岁幼儿在家庭中养成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使教育者对幼儿在家庭中习惯养成的现状有所了解;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一些养成教育的建议,从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幼儿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家长;养成教育;习惯养成;家庭教育;培养

3—6岁幼儿大脑皮层细胞的功能日渐成熟,这一阶段正是幼儿形成良好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的最佳时期,《指南》强调了幼儿“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及“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陈鹤琴先生说:“越早关注幼儿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并努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对幼儿将来的发展意义非凡。”所以,幼儿时期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而家庭教育在幼儿养成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为此,我们对3—4岁幼儿在家庭中的养成教育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内容包括:日常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品德行为习惯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等等。发放问卷40份,收回有效问卷34份,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A项表示幼儿能独立完成,B项表示幼儿需要成人的帮助和提醒,C项表示幼儿不能独立完成,D项表示幼儿只能完成其中一项),结果如下:

一、卫生习惯养成方面

从表一的数据中,可以看到幼儿卫生习惯养成方面有73.5%的幼儿能够做到每天坚持洗脸、洗脚、洗屁股;64.7%的幼儿会用手绢(纸)擦鼻涕,能保持手脸干净;但另一方面,70.6%的幼儿需要大人帮助才能坚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其他几方面需要大人提醒、帮助的比例也很高。

二、自理能力方面

從表二的数据中,可以看到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22人选A(会自己穿脱衣服),占64.7%;独立大小便,并正确擦屁股这一项,有31人选A,占91.2%;在力所能及的事这一项,选A(洗手绢)有21人,占61.8%,选B(洗袜子)有11人,占32.4%,选C(叠被子)有16人,占47.1%,可见幼儿在自己的年龄水平上能较好地完成这方面的内容。但另一方面,有12人,占35.3%的幼儿会自己穿脱衣服,可不愿自己穿;有16人,占47.1%的幼儿需要大人帮助,不能独立收拾整理自己的玩具用品。

三、学习习惯方面

从表三的数据中,可以看到幼儿在学习习惯方面,91.2%的幼儿喜欢观察,对新鲜事物感兴趣;85.3%的幼儿喜欢看书,愿意提出各种问题;说明幼儿好奇心强,好看、好问、好说。但同时,50%的幼儿需要大人提醒,才能按时起床、睡觉;64.7%的幼儿在专注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上需家长提醒。

四、品德行为方面

从表四的数据中,可以看到幼儿在品德行为方面,58.8%的幼儿,当父母或老人生病时,孩子会帮助病人端水、拿药;55.9%的幼儿能将自己喜欢的食品或玩具与同伴分享。另一方面,幼儿在各个方面需要大人提醒,占的比例比较高,说明幼儿对此认识不足,行为的持久性有待加强。

五、家长对幼儿养成教育的培养情况

从表五的数据中,可以看到家长对幼儿养成教育的培养方面,100%的幼儿家长都认为养成教育非常重要,并在家中注重有意识培养幼儿形成良好习惯,日常生活中在各个方面能为孩子做出榜样;91.2%的幼儿家长,认为幼儿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家庭、幼儿园两者密不可分;85.3%的幼儿家长认为孩子目前的良好习惯养成情况一般,70.6%的家长采取说教的方法;58.8%的家长认识到榜样的作用。

通过对问卷的数据统计,我们惊喜地看到家长对幼儿养成教育都有正确的认识,并意识到它的重要性。由于本次调查对象是3—4岁的幼儿,在行为习惯上处于正在学习与培养的阶段,虽然在很多方面,大多数幼儿做得比较好,如:会自己吃饭,正确使用餐具;能做到每天坚持洗脸、洗脚、洗屁股;喜欢观察,对事物有兴趣;喜欢看书,提出各种问题等。但同时,又发现有些方面部分幼儿完成情况较弱,如:收拾整理自己的玩具,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独立大小便、擦屁股等。《指南》指出:“习惯是在不断重复中逐渐养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而作为成人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六、建议及对策

针对以上调查情况,结合《指南》要求,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及对策:

1.在家庭中创设丰富、适宜的环境,为幼儿提供生动有趣的习惯养成方面的图片、图书及可操作的玩具,加强日常生活中的养成教育,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培养和熏陶。

2.利用多媒体课件、富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生活场景、儿歌、歌曲、故事、游戏等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形式,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3.针对幼儿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等特点,教育者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发挥榜样作用,使幼儿耳濡目染,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

4.家庭生活中,注意观察幼儿,及时发现教育契机,多采用肯定、赞赏的方法,正面鼓励,耐心引导,强化幼儿的良好习惯。

5.家庭成员间对幼儿养成教育观念要一致、要求要统一;并持之以恒地强化训练幼儿良好行为,使之形成习惯。

6.家长及时与幼儿园取得联系,相互沟通,了解幼儿在园习惯养成方面的情况,保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孔子教育思想中就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以说养成教育是幼儿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指南》提出:“教师和家长应长期耐心的教育、引导幼儿,家园同步,达成共识,最终使幼儿已养成的良好习惯得到巩固和保持。”

猜你喜欢
习惯养成养成教育家庭教育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