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
摘要: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教师要做到“四心”:细心,就是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感受到关注与关爱;耐心,就是要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避免对“学困生”急躁、冷漠,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助于学生取得长足进步;真心,就是要用鼓励的评语激励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要求不仅是成绩好,更要有良好的作风、人品;精心,就是要用多彩的活动成就学生,依托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促使学生个体全面和谐地成长,也促使整个班级和谐一致地向前迈进。
关键词:道德教育;教师教学;学生成长;班级和谐
北京大学教授、诗人林庚先生说过:“诗的本质就是发现;诗人要永远像婴儿一样,睁大好奇的眼睛,去看周围的世界,去发现世界的新的美。”我认为这句话也是教育箴言,值得我一生记取。因为教育本身也是诗。如同每一位诗人都是因为有梦有理想一样,有梦有理想的教师才能教育出真正的人。教师这个职业毕竟比其他职业有更多的憧憬,因为他的工作对象是人。也许我们的工作不像一些人说得那样有诗意,但是当我们想到,这种工作会对学生的未来起作用,就能感到美和幸福。
曾听一位学者做德育报告,他说到“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能对学生发火”,“要永远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当时我很惭愧,细细反思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表现,经常有批评学生过于严厉、用语不够恰当的情况,也充分反映出自身修养的不足。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呢?我觉得重点要做到“四心”:细心、耐心、真心、精心。
细心——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高一第一次月考后,一位学生急切地找到我:“老师,您看我成绩这么差,排到122名(全年级140人),我还能行吗?”我坚定地回答:“放心,你准能行,但是这是有条件的。你的学习越踏实,越高效,就越行;你在考场上越有信心,越冷静,就越行。”这位学生从我这里得到了信念,更得到了支持信念的方法。期中考试后,这位学生进入了年级前20名。他兴奋地找到我说:“老师,您怎么说的这么准呢?”其实,我不是预言家,无法预测学生的未来,只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给予学生肯定。
我相信每个孩子从内心都愿意进步,每个孩子都愿意有好的成绩,只不过他们暂时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而无力克服罢了。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可惜的是,这些潜力往往被父母、老师恨铁不成钢的“爱心”给扼杀了。爱之深、责之切,往往适得其反。做个“细心”的老师,学会欣赏孩子,给孩子一些暗示,反而可能使他们成功[1]。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缕温馨、一脉沟通和理解、一份信任与祝福。欣赏能使人具有成功感,可以起到点石成金、锦上添花的效果。
徳育可以将不完美的生命趋向完美,将不辉煌的生命铸造地辉煌。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而欣赏就能帮你擦亮眼睛发现美。
耐心——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赞美成绩突出的学生,这对许多教师来说再平常不过了。可是对于那些经常跟你“作对”的学生,对于成绩差、品德差的所谓“双差生”,对于“屡教不改”,让你头疼的“刺头”你会“耐心”的对待他们吗?可能有的老师会说:我怎么一看到他们就来气呢?我原来肯定也会这么说,直到有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一天放学我回到办公室,发现桌子上有一张纸条写到:“在好学生面前,您总是眉开眼笑的,可是见到我,您可就晴转阴了。我知道自己笨,又不用功,上课捣乱,总惹您生气,可是我也想学好呀!可您却对我说:‘想学就学,不学拉倒。您这话不是等于对我最后的宣判吗?这比打我、骂我更让我痛苦啊!”看完纸条后我才意识到:教师如果不能以耐心平等的态度对待“学困生”,就会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学生的自尊心一旦受到摧残,自信心就会动摇,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厌倦学校生活,甚至会从此堕落下去。
孩子的心里话,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意识到我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而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壞而“冷热”有别。于是,课上我对这位学生进行特殊的关注,经常叫他回答问题。当他不会回答时,我会微笑着告诉他正确答案;当他回答正确时,我就让全班同学为他鼓掌,让他感受到大家没有放弃他,我时刻都在关注他,使他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他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学生教育了我,事实教育了我,使我深刻地领悟到了这样一条真理——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位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教师应该体会生命的丰富性和主动性,以耐心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真心——鼓励的评语激励学生
给学生写评语是教师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多数教师都喜欢使用这样一些语句,如:热爱班级,团结同学,学习刻苦等等。形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通用型评语。但是不管这些评语的内容怎样,学生都是非常在意的,因为学生希望通过评语了解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家长们也期待通过评语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因此,我把给学生写评语作为自己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而不是当作形式主义的任务去完成。
教师应该“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而这种真诚往往就体现在写评语这种小事儿中。让学生通过评语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对他们的肯定、对他们的爱护,增强他们的信心,从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比如,我教过的一个男孩,几乎每天都迟到,上课总睡觉,各科成绩一塌糊涂。可是其他学生和我说他几乎每天都去喂街上的流浪狗。在期末评价时,我给他写的是:“心地善良,富有爱心,热爱生活。”他看到评语不好意思地问:“老师,我有那么好吗?”我说:“这是我对你的真实评价,社会需要你这样的人,只不过你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还有一些平时默不作声的学生,总以为被老师忽视了,我也会通过欣赏的评语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目光时刻在追随着他们普普通通的身影。在写评语的同时,我感到一年一次的评价周期太长,缺少时效性,达不到及时地教育学生的目的。因此我改为每月一次小评价,期末一次总评价。把学生平日里一点一滴的进步更充分地收集起来,对学生及时评价反馈,从而做起思想教育工作能得心应手。
学生看到老师对他们鼓励性的评语,不仅了解老師对自己的评价,还能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要求不仅是成绩好,更要有良好的作风、人品,这些都是走向社会后更重要的为人之本。通过表扬为主的评语,学生们心满意足并对他们起到激励的作用[2]。正如鲁迅所说:“一滴水用放大镜来看,也是一个大世界。”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人关注,孩子们更是这样,一旦得到别人的肯定、鼓励,他们就会更加奋发向上,更渴望成功。
精心——多彩的活动成就学生
如今的高中生,每天十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负担沉重,又背负着分数、升学的精神压力。学生的生活中不应该只有学习和功课,那种单调乏味的生活,只会使学生丧失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只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多方面协调发展。
精心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作为紧张学习的松弛,压抑心情的释放,也可以让学生得到价值认同,通过不同领域获得成就感。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是科技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小观察、小实验活动,也可以是琴棋书画、航模、体育等专项兴趣活动,还可以是艺术画廊上的随意发挥、以及轮流当班长活动。我曾经教过一个女生,学习成绩一般,在班里很自卑。但在一次班级书画比赛中,我发现她很有画画的天赋,我就找她聊天,让她承担起了班级板报、宣传栏的策划工作。在承担此项工作的过程中,她的天赋得到了充分展现和进一步强化,她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瞩目。她自卑的心态逐渐消除,在学习上变得愈加勤学好问,学习成绩也得以不断提升。后来,她通过特长,成功地考上理想的大学。可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成就更多的学生。
精心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一种经历,培养其实践能力[3],促使着学生个体全面和谐地成长,也促使着整个班级体和谐一致地向前迈进。
教师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仅看考试成绩一刀切的衡量标准,而要多几把衡量的标尺,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正如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德纳所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
爱所有的学生,这就是我们教师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李娟.以人为本,加强学校管理[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9(01).
[2]刘大庆. 用鼓励点亮每颗纯真的心[J]. 新课程(教研版). 2009(01).
[3]高玉芬,张伟.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J]. 天津教育. 199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