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培养解题能力

2018-05-10 09:36林艺苹
新一代 2018年6期
关键词:自主探索培养能力创设情境

林艺苹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故事情境、问题情境、活动情境、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培养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取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可见《数学课程标准》中更为关注的是数学教学是否向学生提供了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是否能使学生从现实背景中“看到”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能否应用数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要达到这一目标,作为数学教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我从以下方面做了一点尝试: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解决问题的意识

所谓故事情境,就是利用儿童爱听故事的心理,于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置一种由生活、童话或神话中选出的有浓郁趣味性的故事情境,使学生受到强烈刺激,各种感官得以调动,激发学习动机。比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通过故事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故事,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有关他们父子的故事:有一天,小头爸爸正在书房里看书,突然,大头儿子哭哭啼啼地跑进来,对小头爸爸说:“我同学明明每年都过生日,为什么我12岁了,你才给我过3个生日?”小头爸爸听了哈哈大笑:“傻儿子,不是爸爸不给你过生日,而是因为你不是没年都有生日呀!”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我通过将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一个高潮,学生的大脑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为什么大头儿子12年才有三个生日?是不是这几年日历上没有这一天?这时学生就有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同时伴随着的是大胆的猜想和继续探究的热情。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解决问题的欲望

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思维的闸门,达到“心求通”、“口欲言”的境界。因此,教师应根据数学自身的魅力去设计一些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激起他们好奇、好胜心理的问题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在学习“简单的统计”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1.出示了苹果、梨橘子、香蕉的水果图;2.提问:老师要在班中进行一次调查,这四种水果到底哪一种水果最受小朋友们欢迎呢?请大家讨论一下,帮助老师出出主意,想想办法。3.讨论并反馈。指出要了解哪一种水果最受欢迎,先要了解每一位同學最喜欢的一种水果是什么(收集数据),其次要看喜欢每种水果的人数有多少,看看哪种水果喜欢的人数最多(分类整理)……这样,学生不仅认识了统计过程,而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激励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设置问题,并不是为了难倒学生,而是要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思维活跃性,触发学生进行自主解决问题的欲望。

三、创设活动情境,挖掘解决问题的潜能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最初阶段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思维离不开形象和动作,既要用眼看,动手做,还要用脑想,动口说,使外部的操作过程与内在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时,我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首先让学生折纸,拿出两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分别折出它的1/2、1/4,并剪下来比较得出:1/2>1/4。然后进行第二次操作,将12枝铅笔放在讲台上,让学生分别取出这些铅笔的1/3、1/4,比较得出1/3>1/4,紧接着进行第三次操作,让两名学生取出这些铅笔的5/6、5/12,并比较大小,得出5/6>5/12,最后引导学生观察上述三组分数比较大小的结果,概括出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通过以上活动,能够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具体形象思维进一步转化为为抽象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活动情境,使学生亲自参与活动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四、创设生活情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解决着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教学中可以开放教学,建立大课堂教学观,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题材,鼓励学生去经历、发现、提出、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数学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去学数学、做数学。如我设计一次“ 我帮妈妈管家”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家了解家里一个月基本生活的各项开支情况,再将搜集的数据在老师的指导下加以分类整理,如食品类、家具类、学习用品类、水电类等支出,并提出有关的问题:你家一个月共需要开支多少钱?照这样计算一个年的基本开支是多少?家里每月的收入是多少?家里每月的结余是多少?哪些开支是不必要的或可以缩减?如果家里要购置一台800元左右的热水器,根据家里每月的结余,几个月后可以买一台?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数学,他们会感到很亲切,做起来得心应手,又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应重视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追求来获取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课堂教学将更加有效,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自主探索培养能力创设情境
“双减”背景下主题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创新教育发现数学——以小学数学为例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数学课堂“自主学习”教学初探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