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建 黄 凯郭峭峰 刘亦杨 马苟平 沈立锋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2
1.1 一般资料:本组52例患者,所有褥疮均深达肌肉或骨骼,程度为Ⅳ度[1]。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8例;年龄62~85岁,平均73.1岁;病程4~18月,平均10.1月;部位:骶尾部14例,股骨转子区12例;褥疮面积:2cm×3cm~13cm×15cm。对照组中男20例,女6例;年龄65~82岁,平均74.6岁;病程2~21月,平均10.5月;部位:骶尾部16例,股骨转子区10例;褥疮面积:2cm×4cm~10cm×18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2]:疮面腐肉难脱,或腐肉虽脱,新肌色淡,愈合缓慢。伴面色白,神疲乏力,纳差食少等。舌质淡、苔少,脉沉细无力。属气血两虚证。
2.1 对照组:予以全身营养支持治疗,通过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结合纠正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通过输血纠正贫血,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创面每日进行清创换药。连续治疗1个月。
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内服托里消毒散配合外用化腐生肌膏治疗。内服方剂组成:人参、川芎、白芍、黄芪、当归、白术、茯苓、金银花各9g,白芷、甘草、皂角刺、桔梗各6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自制化腐生肌膏主要成分为黄芪、当归、血竭、红花、紫草、轻粉、红粉、麻油、白蜡,按传统工艺制备成油膏,均匀涂于褥疮创面上,再用纱布覆盖创面,隔日换药。连续治疗1个月。
3.1 疗效标准[3]:治愈:褐色红斑消退,或溃烂疮口愈合;好转:红斑未全消退,或溃烂疮面腐肉脱落,新肉生长,疮面逐渐缩小;未愈:疮口增大,溃烂不止。
3.2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总有效率76.9%,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中医学认为老年褥疮患者多因年老体衰,久病卧床,致气血亏虚,不能濡养筋肉,加之局部长期受压,气血运行不畅,皮肤失养,日久缺血坏死破溃成疮[3]。因此,本病主要病机为气血亏虚,治疗应以气血双补、托毒生肌为主。
托里消毒散出自《外科正宗》,方中将八珍汤中地黄易黄芪,能补益气血而利生肌,且生黄芪有托毒排脓之效;金银花、白芷、桔梗清热解毒,提脓生肌收口;皂角刺消肿排脓,托疮毒促其早溃。本方配伍特点在于补益气血与托毒消肿合用,使正气充则祛邪有力,余毒随即外泄而疾病得愈。自制化腐生肌膏由《外科正宗》中的生肌玉红膏加用黄芪、红花、红粉演变而来,生肌玉红膏具有活血祛腐、解毒生肌的功效,加用黄芪益气固表、托毒生肌肉,红花活血化瘀,红粉拨毒去腐、除脓生肌,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祛腐生肌之功。
[1]候春林.褥疮治疗和预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0-181.
[3]周幼文,何芬琴.艾灸联合龙血竭外敷治疗Ⅲ期褥疮25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5,50(6):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