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李文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13
痛经亦称“经行腹痛”,寒湿凝滞型痛经多发于经期感寒或者素体阳虚患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笔者采用八髎穴隔姜铺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38例,取效较好。报道如下。
76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针灸科,符合寒湿凝滞型痛经[1]诊断。年龄16~25岁,病史3~36月。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年龄16~25岁,平均19.3±2.4岁;病程3~36月,平均16.6±2.4月。对照组38例,年龄16~24岁,平均20.2±2.0岁;病程34~36月,平均15.8±2.7月。两组患者在病程和年龄差异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1 治疗组:予以八髎穴隔姜铺灸治疗。操作:将300g老姜用食品加工机绞打成带有细小颗粒的姜末,挤出多余的姜汁,然后将纱布平铺于八髎穴的位置,在纱布上放置姜末,稍加用力,使铺好的姜末紧实平整,不易脱落,形成底部宽5cm、顶部4cm、高3cm左右的梯形。在姜末上轻轻按压,做出一条可以放置艾绒的浅沟槽,将质量较好的艾绒压紧后均匀放置于铺好的姜末上,高出姜末2cm左右,在艾绒上用注射器均匀喷洒少量95%的酒精,帮助艾绒迅速、充分燃烧,施灸过程中叮嘱患者勿动,防止艾绒掉落烫伤皮肤。待艾绒燃尽后,用镊子轻取下艾灰,继续在姜柱上铺置艾绒,重复3次,持续时间大约90min。一般从第2壮开始,患者能感觉到有温热感向小腹传导。自月经结束后开始治疗,每周铺灸1次,直至下次月经来潮前停止。
2.2 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疗法。取穴:关元、三阴交、地机、十七椎温经止痛。患者取仰卧位及俯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25mm×40mm规格的毫针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在小腹部用TDP神灯照射。自月经结束后开始治疗,每周治疗2次,直至下次月经来潮前停止。
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3.1 观察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疼痛程度;采用中医痛经症状分级量化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变。
3.2 疗效标准[1]:治愈:痛经症状基本消失,连续3个月经周期末见复发;好转:痛经症状减轻或者消失,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未愈:痛经症状未见改善。
3.3 两组VAS及痛经症状分级量化表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VAS与痛经症状指数比较(-x±s)
3.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寒邪性凝滞易收引,寒邪侵袭人体,容易使机体的气血津液凝结,经脉循行受阻,导致血瘀胞宫,不通则痛。治疗应以温经散寒为主。寒得温则散,气得温则行,瘀得温则化。八髎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经脉,其上接手太阳小肠经,又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沟通联系上、中、下三焦;八髎穴在骶部与督脉关系密切,任脉、督脉、冲脉三脉同起于胞中,“一源三歧”,所以八髎穴具有调补冲任、调经理气的功效。生姜性味辛温,温经散寒,解痉止痛;艾叶苦辛,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生姜合艾叶,温经通络,祛寒外出。因此,八髎穴隔姜铺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可较快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痛经症状。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