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藏汉籍《香字抄》说解

2018-04-16 06:38张颖慧
铜仁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抄本石山笔画

张颖慧

( 贵州师范学院 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一、《香字抄》的版本、体例及内容简介

《香字抄》是一部日本所藏的古籍,有《香药字抄》、《药字抄》等多个名称,这些名称是该书在流传的过程中形成的,虽然内容稍有差异,但都是日本关于香药记载的不同版本。一般认为,《香字抄》的作者为日本白河天皇时期的名医惟宗俊通,或者是平安时代的名医丹波雅忠。

《香字抄》目前存在多个版本,但都是后出本,祖本已不可觅。在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中收录有《香字抄》的多个版本。有滋贺石山寺藏《香药字抄》三卷本(以下简称“石山寺本”)、京都帝国大学久原文库藏《香字抄》一卷本(以下简称“久原本”)、京都帝国大学藏《药字抄》一卷本(以下简称“京都本”)、早稻田大学藏《香字抄》三卷本(以下简称“早稻田本”)。其中“久原本”一卷为《香字抄》第一卷,“京都本”一卷为《香字抄》第三卷,这两个版本同属于高山寺藏本,而该藏本的第二卷佚失。“久原本”和“京都本”可统称“高山寺本”。以上版本中只有两本在书中注明了抄写年代。一是“京都本”,其卷末朱笔书有“永万二年九月九日丹波抄五卷之内也”的跋文,永万二年即为公元1166年。二是“早稻田本”,其第一卷磨书“文永六年三月十九日以觉洞院御本书写之毕”字样,其第二卷末书“文永六年三月九日,书醍醐寺宝箧院,以觉洞院本书写之;件本者,遍知院僧正成贤所持之本也”字样,其第三卷末书“文永六年四月一日以觉洞院御本书写之”。书者均署名“宗谦”。“早稻田本”中的“文永六年”为公元1269年,以此时间推断,在以上诸本中,该本是时代最晚的本子了。而其所据之本为“觉洞院本”,现已无存,估计应是在“石山寺本”和“高山寺本”基础上的传抄本。

在以上诸本中,“石山寺本”和“早稻田本”为全本,因为前者抄写时间在前,损益较少;后者时间靠后,损益相对较多。事实上,就传抄中的讹别字而言,“早稻田本”相较于“石山寺本”,其文字讹别相对较多。或许正是基于这种考虑,1981年版的《古辞书音义集成》在收录《香字抄》是,也是选择了“石山寺本”。

在体例和内容上我们以“石山寺本”为例来谈,即《香药字抄》。该本封面分卷标题和书内分卷标题不一致,即便书内分卷标题也不完全一样。封面分卷标题为《香药字抄上》、《香药字抄中》、《香药字抄下》,书内分卷标题为《香字抄第一》、《香抄第二》、《香抄第三》。封面分卷标题所在页的右下方分别贴有一长方形藏书编号条,其内文字分别为“石山寺宝藏第二九函第一七号一”、“石山寺宝藏第二九函第一七号二”、“石山寺宝藏第二九函第一七号三”。书内分卷标题所在页右下方各钤有一长方形印章,轮廓线为一粗一细两条复线,内有“石山寺经藏”五字。

《香药字抄》共三卷三百零八页,自上而下,从右至左书写。一般正文页每页八行,每行在写满的情况下为十四至十七字不等。书中抄错的字一般不作涂抹,而是在误字旁重新书写正确者,如卷一“鬱金香”条之“鬱”字抄误,即在其左边予以纠正。抄写时若有脱字,即在所脱位置之旁侧补上,如卷一“零陵香”条“《本草抄》云:‘味苦甘,微温,无主乳妇……’”中“无主”间脱一“毒”字,便是在“无主”二字中间位置右侧补写上的。书中不少地方存在叠字符的运用,这是许多古籍抄本中的常见现象,此不赘述。书中还存在一些替代符,用短竖“︱”表示,一般是替代文内小标题。若小标题为一字,则用一个“︱”替代,如:“裛,于叶反。《说文》:‘裛,缠也。’《广雅》:‘︱,谓之袠。’……”[1]其中“︱”替代的是字头“裛”字。若小标题为两个字,则用两个个“︱”替代,如“注云:‘︱︱,好食桂,饮之。’”[1]其中“︱︱”就是替代的小标题“范蠡”。若小标题为三字,则用三个“︱”替代,如《本草》云:“︱︱︱,一名芣苡。”[1]其中的三个“︱”是替代的小标题“车前子”。而替代四字及以上者较少。本书中还存在孱入有片假名训和声点的现象,如“(白胶香)和名加乃都乃乃尔加波。”[1]

本书在内容上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抄引了《玉篇》中的“香”字及与“香”相关的二十五字及其解释,其中的前二十字及其解释分布在第一卷的卷首,后五字分布在第三卷的卷末,而且第三卷卷尾处的五个字中,有“馧、薌、馨”三字和卷首之字的字头重复,字头下释语稍有差异。这种布局的不规整和内容的重复,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书成书上的草率,或许也反映了成熟过程的复杂。第二部分安排在第一卷引用《玉篇》二十字之后,主要是引用了《荀令君》、《越王鸟》、《汉武帝》、《淮南王》等古书中关于“香”的记载。第三部分位于第二部分之后,第三卷卷尾处引用的《玉篇》中的五个字之前,内容是关于各种香的记述。全书共记载香名51种,从“苏合香”起,至“零余香”止。

第一部分内容是对《玉篇》的引用。在对《玉篇》的二十五条引用中,有五条有“野王案”字样。我们知道,南宋陈彭年等人重修的《大广益会玉篇》(即《宋本玉篇》),是在顾野王《玉篇》的基础上编纂而成,主要是增加了不少字,但删去了顾野王的按语和引例。而《香药字抄》中引《玉篇》二十五字有五字释语中有顾野王按语,足证《香药字抄》所引当非《宋本玉篇》,如《香药字抄》卷三“馧”字:“于云反。《字书》:‘馧,香也。’野王案,益馧也。今为蒀字在草部。”[1]

第二部分内容是引用《荀令君》、《越王鸟》、《汉武帝》、《淮南王》、《西王母》、《韩寿》、《贾娘》等古书上的一些记载。其中最后两条《韩寿》和《贾娘》只存书名,而无内容。《越王鸟》和《淮南王》除记述内容外,还在各自题目右下方注明了“在薰陆香所”和“在百和香可”的字样。

第三部分是关于各种香的记述,而该部分是本书的主体部分。共记述了51种香,每种记述内容虽有小异,但都大致记述了该香的性质、形状、功效、产地、采取方法、制作方法、别称、日本名、相关故事、用例等,如“白芷香”条,上述几个方面记述就很完备。

二、《香字抄》的用字情况

本书作为手抄本,存在大量错字及误写,尤其是“早稻田本”尤为明显。我们即以“早稻田本”为例来谈,兹分类举例如下。

(一)错字

1.构件误

构件误指的是组成文字的构件,其部分或全部构件产生异化而又不构成异体字的现象。这种现象在《香字抄》的抄本文字中较为普遍,见下表1。其中 1号字属于全部构件形体错误,其他属于部分构件形体错误。其构件错误的主要原因应是抄写者自身的笔误,当然可能还有因抄写依据的底本错误而错误。

2.构件误脱

这里构件误脱指的是组成该文字的某个构件脱落的现象。见表2。表二中的1、2、3号字分别是脱落了构件“口、灬、言”,而4号字脱落了构件“木”,不过不同于前者的是组成改文字构件中的三个“田”,其中两个“田”因为和第一个“田”构件重复而符号化了。造成该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抄写时的疏漏。

表1 构件误例字

表2 构件脱误例字

表3 笔画脱误例字

表4 笔画误衍例字

表5《香字抄》抄本文字书写性特征例字

表6 《香字抄》抄本文字繁简并存例字

表7《香字抄》抄本文字字形传承痕迹举例

3.笔画误脱

笔画误脱指的是组成改文字的笔画脱落的现象,一般是一笔。见表3。上述这些均是笔画误脱一笔,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抄写时的笔误。

4.笔画误衍

和笔画误脱相对应的是笔画误衍,就是指组成改文字的笔画增加的现象,多数是一笔,有的是两笔。见表4。该表的1至8号字都是误衍一笔,9、10号字是误衍两笔,其致误原因也应该是抄写者的笔误。其他还有笔画误合等,比如字构件“土”的“丨”笔和“丿”相合想接而成一长长的撇笔。

(二)别写

别写就是写别字,即把一字写成该文字系统中的另外一个字。和错字的情况相比,《香字抄》中别写的情况存在的数量较少,暂不赘述。

三、《香字抄》的价值

(一)文字学价值

《香字抄》各本均为抄本,较为真实地保存了文字的历史形态,具有较好的文字研究价值。

该抄本文字存在某些书写性特征,比如合笔、连笔、位移、形变、符号替换等,主要是由于追求书写快速所致,字例见表5。该表1号字的两个“吅”形,其中间两竖笔笔画相合,我们称之为合笔,呈卧“日”形,2号字的下部亦如此。3号字下部的四点画中,上两点相连,下两点相连,变为了两横笔。4号字“噉”,其构件“口”位移至“攵”上,“耳”上构件形变为“口”,而5号字又是在4号字基础上的再形变。6至10号字均存在符号替换现象,都是构成文字形体的三个相同构件中,从书写顺序看,处在后面的两个相同构件就会被符号替换,上述文字的替换符号是类似“S”的形体。

同时该抄本文字还存在繁体与简体并存的现象,见表6。该抄本文字繁体与简体的并存,有可能是其所依据的底本就是繁体与简体并存的,但不会是不同抄手所致。因为《香字抄》一书共三卷,其中每一卷的末尾都已经注明了抄写者为宗谦。不过我们从这种现象中推测出:一是在抄写者的心目中,没有繁体、简体孰正孰俗的规范意识或者社会上就没有文字规范的约定;二是这至少说明了简体或俗体文字的流行程度。

和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刻文字相比,我们会发现该抄本文字字形有明显的传承痕迹,详见表7。此表的6号两个字,文字不同,但均有相同构件“敝”,作“敞”。其他都是相同文字。从此表可以看出,《香字抄》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字形,显现出对魏晋南北朝石刻文字的传承痕迹。

日本该抄本中的汉字,较多的是对中国汉字的继承,少部分也表现出相对汉字来说的某些变异,个别有自创汉字的例子,比如《香字抄》“箘桂”条:“生交阯山谷桂枝间,无骨,正圆如竹。”[2]其中“圆”作“円”,“円”是日本人创造的汉字。

总之,《香字抄》中的文字遗存,对于构建完整的中古汉字史,了解汉字的传播及汉字文化圈相关情况,都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二)文献学价值

《香字抄》中引用了众多中国古代文献,其中有的文献中国亦有保存,有的在中国如今只存残卷,有的文献在中国已佚,但无论何种情况都对研究我国古籍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香字抄》中多处引用《玉篇》,而其所引用部分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我们知道,顾野王《玉篇》原书已佚,后来的《大广益会玉篇》非其貌,《原本玉篇残卷》保存了原貌,但惜为残卷,而《香字抄》中对顾野王《玉篇》的引用就显得弥足珍贵。“飶”字尚存于《原本玉篇残卷》中:“飶,蒲结反。《毛诗》:‘有飶其香。’《传》曰:‘飶,芬香也。’《说文》:‘食之香也。’或为苾字在屮部。《声类》:‘或为咇字在口部,或为馝字在香部,或为秘字在黍部。’”[3]而《香字抄》中对“飶”字的训释与此完全相同。基于此,我们认为《香字抄》中对《玉篇》的引用就是本于顾野王《玉篇》。因此,《香字抄》中对《玉篇》的引用,对于补苴《原本玉篇残卷》,认识《玉篇》原貌有重要作用。

《香字抄》中不少是利用中国早期文献汇编而成,且所引之文均注明出处,这对于研究我国的早期文献,特别是“本草”类文献具有重大作用。《香字抄》中所引书籍中有些现已亡佚,比如《埤苍》、《文字集略》和《字书》等,书中所留存的珍贵资料,在校勘和辑佚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三)书法学、宗教学价值

《香字抄》为抄本,从书写质量来看,当为较高水平的书家或书者所为。因此,这些保存下来的日本人书写的汉字书法真迹,对于研究汉字在日本的书写状况、所呈现出来的独特的书法美学特征、所表现出来的日本人的美学观以及由此而挖掘出来的日本的艺术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还可以以《香字抄》中的书法为基点,和同时期以及其前后时间段的中国书法作品相比较,由此可看出日本书法和中国书法间的共性及特征。

《香字抄》中所抄均为“香”类物品,为佛教修仪所必需之物,这对于了解当时佛事所用之物及其对该物的了解程度,具有较高的参考意义。同时,该书所引文献中亦有不少佛经文献,如《最胜王经》《法华经》《正法念经》《佛说旃檀树经》《法华玄赞》《慧菀华严经音义》《大日经疏》等,这对于一些重要佛经通过校勘等方式还原其本来面目,增强佛学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本文简要介绍了《香字抄》的版本、体例及内容,并就《香字抄》的用字情况和利用价值作了重点推介。通过这些叙述,笔者意在使这部抄本引起更多学者的注意,投入更多的研究精力,为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而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 香药字抄[M].筑岛裕.古辞书音义集成.东京:汲古书院,1981:48,154,196-197,266,305.

[2] 香字抄[M].抄本.早稻田大学藏.

[3] (梁)顾野王.原本玉篇残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88.

猜你喜欢
抄本石山笔画
简论安大简《诗经》抄本中的讹误等问题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找不同
张石山 作家书法作品欣赏
《清人咏大石山诗》书法
昙石山文化的牡蛎器
《荷馬頌詩》中世紀抄本T研究
舌尖上的昙石山
《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所收录抄本年代上限考